新桂網5月5日,南京某中學一名中學生躲在宿舍裡看“黃片”,被值班老師查到後,他竟稱是接受“性教育”(據《金陵晚報》5月6日報道)。
看黃色錄像竟然被學生稱做接受“性教育”,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成年人身上,恐怕也是不折不扣的荒唐事。但是,聽學生講完理由,檢查的老師居然啞口無言,這就不由得令人疑惑。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年不鐘情”。青少年正處于青春發育期,天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對那些未知的世界充滿神秘感。加之電視、網絡等現代傳播媒介的影響,“愛情”、“性”這類以往帶有些許神秘感的“成人話題”,對于他們來說,已經不再是陌生的字眼。有時候,甚至已經實實在在地進入到他們的生活中了。
近兩年,在社會的呼籲和教育界有識之士的努力下,對在校大中學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在很多地方已經得到了重視并開展起來。然而,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學生性教育,好像并沒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歡迎。就像那位學生所說,“上生理衛生課時,老師一接觸到性知識就讓我們自學,要不就改上别的課程”。一些學校對學生的性教育仍然“羞羞答答”,處于“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态。
在人的一生成長過程中,學生青少年時期,是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性成熟的黃金季節。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受到怎樣的性教育,接受怎樣的性觀念将影響到他們的一生。但是,綜觀我們媒體上報道的一些地方開展的青春期性教育,要麼是學校組織“少男少女愛情課堂”,給學生上“談情說愛課”;要麼把“成人漫畫”“登陸”到公共圖書館的少兒閱覽室,美其名曰“引導孩子的性啟蒙”。其實,這些在時機和内容上出現錯位的性教育,經常是在該“教”的時候“不教”,該“導”的時候“誤導”。最後,懵懵懂懂的學生一知半解,其實卻更加危險。
不可否認,這一代的青少年知識面廣,思想活躍,可謂見多識廣。事實上,這些年,還出現了這樣一種怪現象:一到所謂的“黃金周”,各醫院的婦産科就會出現堕胎熱,這其中很多是不到18歲的中學生。因此,對青少年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輔導,解除他們心目中對“愛情”、“性”這類敏感問題的神秘感,對于培養他們的健康的心理狀态,引導他們正确對待,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網絡時代,不管學校和父母怎麼屏蔽信息,有關性的知識還是會從四面八方通過各種渠道湧進孩子們的視野,影響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堵不如疏”,對學生采取适當的方式開展性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否則,如果逼着學生們關起門來看“黃片”,偷偷摸摸地“自學成才”,隻會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更多傷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