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性 常 識_性解放-性

性 常 識_性解放-性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30 23:23:27

  在性行為上完全抛棄傳統道德觀念約束的主張和實踐。又稱性自由或性革命。20世紀前期開始于西方的一種性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變革。

  性解放,最初是反對性别歧視,争取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社會地位和政治經濟權利的女權運動,同時要求改變基督教禁止離婚的戒律,主張婚姻自由。此後,從這些合理要求逐漸演變為對宗教性道德的全面否定,認為性交是人人都應有的與生俱來的自由權利,性行為是個人私事,隻要雙方自願就可以發生兩性關系。性行為不應受與婚姻有關的道德和法律的限制,他人和社會對此無權幹涉。性自由者反對一切性約束,主張性愛和情愛分離,性和婚姻分離,否定童貞和貞潔觀念,提倡婚前和婚外性行為,要社會接受試婚和同居。一些極端的性自由者不僅主張娼妓合法化,甚至認為亂倫也不應受到指責,更不應受到法律制裁。

  性解放的出現有其深刻、複雜的社會根源和特定的曆史背景。19世紀,歐洲受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時代嚴厲的宗教性禁锢影響極深,對童貞和貞潔的要求非常苛刻,婦女受到嚴重歧視;嚴格的終身一夫一妻制,感情完全破裂的夫妻也不準離婚;手淫被認為是亵渎神靈的罪惡;不準談性,不準進行與性有關的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為此,人們普遍受到沉重的性壓抑。S.弗洛伊德正是在這種社會條件下觀察到大量神經症患者和精神病人都與性壓抑有關,因而形成其泛性論學說。這一學說對于性自由的萌現有着重要影響。羅素的婚姻革命觀則是針對不合理的宗教性禁锢而産生的較為嚴肅的婚姻變革學說,對早期的性解放起過積極的作用。

  促使性解放改變性質的一個重要消極因素,是昆蟲學工作者A.C.金賽對美國社會男女人群性行為的調查報告。金賽采用的調查方法違背了統計學的基本原理,調查結果偏差性很大,片面地把主要存在于性行為放蕩不羁和不嚴肅的人群中鮮為人知的背離性道德狀況,誇大為整個美國的普遍現象。追求性本能自由滿足是源自原始人類的天性,但是社會的生存和發展不可能不對個體的性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性對于人類的生存繁衍有着特殊重要的意義,個體的性行為如果不遵循一定的社會規範,整個社會就會處于無序狀态。金賽的調查報告以誇大了的數字,将這一人類曆史上從未絕過迹,當時又有所增加的秘密公諸于世。遮羞布一旦被揭去,人們又為誇大的數字所震動,因而更多的人不再約束自己,也不再對違反傳統觀念的性行為感到羞恥和罪惡,這就加速了性自由的發展。作為一名曾經從事昆蟲學研究的動物學家,金賽始終無視人的社會性,他離開人類社會行為的整體性,而僅僅從本能的單一角度出發,把社會人的性行為與動物性本能的發洩等同起來,籠統地和不加分析地把宗教性道德完全視做對人性的不必要約束,實際上是把人和動物等同起來。

  此外,青黴素廣泛用于醫治當時的主要性病梅毒和淋病取得了特殊療效,激素類避孕藥的出現,乳膠避孕套質量的提高,均消除和減輕了人們對婚前和婚外性行為引起性病和懷孕的顧慮;兩次世界大戰使歐美國家人口性比例嚴重失調;世界性青春期發育提前和婚齡推遲造成的龐大性饑餓人群;西方個人至上的價值觀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在性行為上缺乏社會責任感;生産力發展,消費資料豐富促成的追求享樂和縱欲的潮流等,都成為加劇性解放蔓延的重要因素。1968年開始于法國大學校園的“五月風暴”作為性解放頂峰的标志,使性解放狂潮迅速席卷西歐、北美,并影響到許多發展中國家,使大量年輕人的性行為完全處于混亂狀态,“性解放”一詞至此已完全失去婦女解放的主要内涵。

  性解放使西方社會離婚率激增,大量家庭解體,單親家庭和非婚生兒童增多,家庭教育職能明顯削弱,青少年犯罪現象激增。80年代,美國每年有100萬以上的少女懷孕,其中40%成為少年母親;英國50%的兒童為非婚姻産兒。這些就是這種嚴重後果的表現。最為嚴重的是,性解放引起全球範圍的性傳播疾病蔓延,性病發病率驟升,流行的性病種類增多,歐美70%以上的成人患過性病,直至出現威脅人類生存的世界性艾滋病大流行。性解放造成的嚴重消極後果已經使西方社會重新審視性道德的重要性,因而正在出現性道德回歸的趨勢,表現為要求青少年婚前禁欲,保持嚴格的一夫一妻的兩性關系,有些國家還出現了提倡童貞的少女貞潔運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