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古代性文化_中國古代性醫學主要著作介紹-性愛

古代性文化_中國古代性醫學主要著作介紹-性愛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24 20:57:58

  中國古代的性醫學,也就是所謂的"房中術",是古代方技之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内容包括性技巧、性養生、性疾患治療、孕育與道教内丹派有關的性修煉等等。通過對現存有關房中術的文獻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它們不僅出現甚早,在漢代以前就有相當發達和完備的體系,而且在兩千多年的曆史進程中始終保持着其傳統的連續性。進一步的分析,我們又可以将其分為三個發展時期。第一個時期止于秦漢之際,是房中術學科框架的成形時期;第二個時期為漢唐時期,也是房中術空前繁榮的時期;第三時期經曆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由于受理學思想的影響,以及道教外丹術衰落,内丹術興起,房中術的發展分為兩種似乎相反的趨勢,我們姑且稱之為發展的新時期。下文将按照這三個發展時期介紹其代表性著作。

  在第一個時期,雖然先秦的諸子百家中許多人都對男女房事、孕育有過論述,如老子認為性欲耗費精氣,提倡保精養生;孔子認為人年少時氣血未定,應該戒色;孟子指出性欲是人的本性等。但我們真正了解當時人們對于性的認識,還得益于"馬王堆房中書"的出土。1973年12月,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号西漢早期的墓葬中出土了大批帛書及少量竹書,被稱為"馬王堆帛書"。其中與醫藥養生有關的著作有7種,它們是:(1)《養生方》;(2)《雜療方》;(3)《胎産書》;(4)《中問》;(5)《合陰陽》;(6)《雜禁方》;(7)《天下至道談》。這些書除《天下至道談》外,原先都沒有書名,現在的書名是由整理者參照隋唐時期有關著作補加的。馬王堆房中書的出土,填補了中國漢以前性醫學文獻的空白,也為中國性醫學研究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它使我們清楚地了解到,遠在漢代以前,中國的性醫學就有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框架。它包含有作為性觀念的陰陽天道觀,有作為交合的原則養生與優生,以及對交合的行為指導和對性功能保健與障礙的治療。

  漢唐時期的房中書代表作是《素女經》、《玄女經》、《彭祖經》、《子都經》等書,這些都是房中書專着,又都沒有被保存下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大多輯自宋代初期由日本名醫丹波康賴編撰的一部綜合性醫書《醫心方》中。除上述房中書專着外,這一期間的一些醫書,如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南朝名醫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等書中也收載有部分性醫學内容。此外,道家著作,如晉代著名道教理論家和煉丹家的《抱樸子》中,也有部分相關内容。從這些著作的内容上看,雖然它們大體上繼承前代性醫學著作的學術内容與傳統,但更多的是以傳授一般的性技巧為特點,其中也包括道家的"九淺一深之法"、"還精補腦之術"、"多禦少女而莫數瀉精"等帶有神秘色彩的秘訣傳,在道家的各種術法(服食、行氣、導引、房中)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認為,雖然漢唐時期是中國古代性醫學的繁榮時期,但在學術上較之前代并無顯著的進步。

  唐代和宋代以後,由于儒家理學的興起,并提出了"存天理,減人欲"的極端主張,對性醫學的發展有嚴重幹擾,緻使少有新的著作問世,而前代房中書的流傳也逐漸受到限制,大多失傳。但醫生面對社會的客觀需要,隻得将有關性醫學的内容以"求嗣"和"養生"的名目下去尋求發展,這種發展主要表現在對前人所持的房事"陰陽天道觀"的觀念進一步深化,以及對影響房事的性功能障礙和不育、不孕的治療等方面,從而形成中國古代性醫學發展的新趨勢。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明代名醫張景嶽的《景嶽全書》,明代名醫萬全的《養生四要》和《廣嗣紀要》。如要說宋代以前的房中書多用以作為男女性生活的指導用書,那麼宋以後醫家著作中的有關性醫學的内容則是指導醫生面對求治者的專業用書。前面講過,這一發展時期的房中書有兩種似乎相反的趨勢,另一種趨勢就是道教内丹術中的房中術開始在道教秘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不但以鼎爐鉛靈等煉丹術語全面改造了傳統房中書的基本風格,還突出了前面新說"九淺一深之法"、"還精補腦之術"和"多禦少女而莫瀉精"等秘訣傳,對當時的宮闱生活和民間文學藝術有很大影響。目前存世的這方面的代表著作有《房術玄機中萃纂要》、《房中練己捷要》、《既濟真經》、《修真演義》、《攝生總要》等多種。此外,雖然宋代以前的房中書不再見于史志着錄并逐漸失傳,但私下仍有少量流傳,以及繼承早期傳統的新作,如明代的《素女妙論》即屬此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