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西遊記修心論解讀

西遊記修心論解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3 17:50:26

西遊記修心論解讀?南懷瑾妙解《西遊記》,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西遊記修心論解讀?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遊記修心論解讀(南懷瑾你讀懂了西遊記嗎)1

西遊記修心論解讀

南懷瑾妙解《西遊記》

01 金箍

人生這個頭痛的圈圈都是自己戴的

清代有個文人蔣坦,有天聽見雨打芭蕉,心緒凄迷,就在花園的芭蕉葉上寫了一個句子:“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他的妻子看到了,就接着寫:“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其實,人生境界不管出家的在家的,都是“種了芭蕉,又怨芭蕉”,所以一切都是自造的

《西遊記》中描寫孫悟空頭上被觀世音戴了個金箍,最怕唐僧念緊箍咒,一念咒孫悟空就頭痛,隻好聽話了。最後到了西天,唐僧也取了經了,孫悟空一想,頭上的金箍還沒取下,就跑去找如來佛,請佛幫他取下來。

佛就笑了,問他:“猴子,是誰給你戴上這個金箍啊?”孫悟空答:“是觀世音啊!”佛要他摸摸自己的頭上是否有個金箍,孫悟空一摸,真的,本來就沒有戴上。這就是“種了芭蕉,又怨芭蕉”。孫悟空因此大悟,猴子就成佛了。

人生這個頭痛的圈圈都是自己戴的,每個人沒事還要想個辦法找個圈圈戴到頭上,戴上之後,頭痛極了,好煩惱啊!然後想盡辦法把這圈圈脫掉,還告訴人自己本事多大能脫下這個圈圈。脫掉了不到三天,頭不痛了,人就不舒服了,又來一個圈圈把頭套上去。

02 牛魔王與鐵扇公主

人的牛脾氣一來,理智往往不能戰勝情緒

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在心理行為上,即使一個最壞的人,都有善意,但并不一定表達在同一件事情上。有時候在另一些事上,這種善意會自然地流露出來。

俗話常說,虎毒不食子,動物如此,人類亦然。隻是一般人,因為現實生活的物質的需要,而産生了欲望,經常把一點善念蒙蔽了,遮蓋起來了。

而最嚴重的,是剛才說到的,《西遊記》中的牛魔王,也就是人的脾氣,我們常常稱之為牛脾氣,人的脾氣一來,理智往往不能戰勝情緒。

所以凡是宗教信仰、宗教哲學,乃至孔孟學說,都是教人在理性上、理智上,就這一點善意,擴而充之,轉換了現實的、物質的欲望和氣質,使内在的心情修養,超然而達到聖境。

至于牛魔王的太太那真厲害,叫鐵扇公主。對不起啊,女性同志們,鐵扇公主和牛魔王生的孩子叫紅孩兒,後來觀世音菩薩把他收了,做觀音菩薩的侍者。紅孩兒腳踏風火輪,手拿火焰槍,誰也拿他沒辦法,最厲害,就代表心意識的拙火起來了。

現在大家考據《西遊記》,講鐵扇公主管的地方在新疆過去一點,那個地方有個火焰山,是很熱。孫悟空帶師父過不了火焰山,因為鐵扇公主在這裡,不讓過去。

鐵扇公主的法寶是一把扇子,這個扇子這樣一扇,這個火焰山變成清涼世界;翻過來一扇都是火,誰也過不了,所有羅漢神仙都不能過這個關。她這把扇子打開一搖,整個宇宙都起火了。一收放在嘴巴牙齒縫裡。

女人這個嘴巴就是這把扇子,這麼一扇就清涼,那麼一扇,你男人就完蛋。孫悟空最怕鐵扇公主了,碰到她一點辦法都沒有。嫂子,你扇子不要扇我!猴子一身都是毛,火一扇毛燒光了,他就拼命跑。

隻有找觀音菩薩,先把她的兒子收了,然後收了鐵扇公主。這把扇子,孫悟空想偷也偷不了。有一次被孫悟空偷來了,反而扇得火更大了,趕快丢掉。所以《西遊記》這個小說寫的都是工夫的路線,很有意思。

03 師徒四人

由于唐僧的“誠意、正心、修身”,所以他成功了

“心”好像一個盤子,“意”好像盤子裡一顆圓珠。“知性”好像盤子和珠子放射的光芒,内照自身,外照外物。但這整盤,又裝在一個血肉所制造的皮袋裡,那就是人身。但要知道,這隻是勉強的譬喻而已,并非事實的真相。

在中國小說中,古人早有很趣味的譬喻,那就是《西遊記》的四五個人物。作者把心身意識演化成小說,将心猿意馬,化出代表“心”的孫猴子。代表意氣的是一匹龍馬。豬八戒代表了人的大欲,特别喜歡男女飲食。一個晦氣色的沙僧,代表沒有主見的情緒,隻能挑着行李,擔起這個皮囊跟着猴子、豬八戒跑。那代表整個完整的心身生命的,便是唐僧。

從表面看來,他是世界上最老實的笨人、善人、好人,雖然一路上他所遭遇到的,處處是艱難險阻,都是妖魔鬼怪,而在這三四個鬼精靈伴随下,走完一段人生的道路,但由于他的“誠意、正心、修身”,所以他成功了!

《西遊記》寫得很有趣。孫悟空是第六識,這個意識最厲害了,上至天堂下至地獄。那個第七識豬八戒,這個家夥啊昏頭昏腦、莫名其妙,專門去闖禍,我執很重;所以有時候跟孫悟空兩個搞不好,常常吵架。

因為第六識有時候有理智啊,覺得這個事情不要感情沖動了,那個第七識豬八戒那個豬頭豬腦的,他就發了脾氣了,孫悟空都把他沒辦法。所以有時候老孫啊都氣得要命,隻好躲開。

這個沙僧啊,那個沙和尚,《西遊記》上寫他是晦氣臉色,那個氣色又不好,一天到晚烏黑烏黑發青的。這個人你說他好嗎?不好。壞嗎?不壞。有時候豬八戒一講對了,他就跟豬八戒走;孫悟空一回來一講:“哎呀,你又搞錯了!怎麼聽老豬的呢?不聽我的?”“哎,師兄你的對!”他又跟孫悟空走。

他一天到晚沒有事,隻跟到唐僧挑行李,挑這個擔子,這個也代表了第七識。就是生命俱來的,沒有什麼頭腦,沒有什麼思想的,所以第七識很難懂。

唯識是科學的啊,這是佛法,玄奘法師帶着孫悟空去求經求來的啊,哈!當然這句話是笑話,孫悟空是假造的,孫悟空《西遊記》上是代表什麼?第六意識。孫悟空就是第六意識。那個沙和尚是什麼呢?第七識。

沙和尚沒有主意的,所以孫悟空叫他挑東西,他就挑,豬八戒叫他走,他就走了。

豬八戒是什麼東西呀?這個家夥是情感、人的情緒,他最壞了,專門鬧事的,又貪吃、又貪财、又貪色,他什麼都不管。所以《西遊記》這個小說呀,根據唯識寫的,你要知道啊。

04 五行山

我們現在都是孫猴子,鎮壓在身體這座五行山裡

一切攀緣心、散亂心都要放下,放得下嗎?放不下,所以要“攝”,像照相一樣,攝中一個焦點,把心收攝下來,關起來。“錄”,把自己心歸到一個境界上,譬如淨土,歸到一句佛号。

這是個方法,就把自己這個心用這句佛号“攝錄其心,系在于内”,一條繩子一樣拴住,不要跑出去。這個内是形容詞,不是身體内部,是念定在一點上不動了,或者系在一句佛号上,或者一個明點上。這樣把心拴住,心就不再散亂了。

《西遊記》中形容孫悟空跳來跳去,本事很大,到了如來佛的手心就跳不出去了。佛的手心就代表真如,心意識跳不出真如本體。佛手一翻就把他鎮壓在那裡,真如一動就是無明,此心被無明鎮住了。

我們現在都是孫猴子,鎮壓在五行山裡,身體就是一座五行山,永遠跳不出去,隻露出一個頭來,饑吞鐵丸。《西遊記》就是這樣形容,如來佛貼了一張符在孫悟空頭頂,他就跳不出來了。

符上是六字大明咒,唐僧要取經,觀世音菩薩叫他把那張符撕掉,猴子就出來了,再用那金箍圈給他戴上。一般人念佛打坐當然很煩惱,坐也坐不好,定也定不了,就像孫悟空戴金箍咒帽一樣。所以要“令住于内”,不要散亂,這叫“内住”,是初步的止。

成了佛的人還是這個身體、還是這個肉身,因為他悟到了裡面那個能見能聽能說能動作那個東西沒有動過的,所以這個肉體的身啊,變成清淨法身了。

一切衆生同佛一樣,也是這個肉體;因為你找不到自己生命裡頭的那個真東西。佛的肉身智慧、這個妄想就改了一個名字,叫“正遍知”。大家的正遍知蒙住了,所以就叫做颠倒妄想。他說颠倒就是這樣來的。換句話,一切衆生本來是佛,就是認不到自己是佛的那個本性,所以就颠倒了。

因此後來的中國禅宗的臨濟祖師講:人人有一位無位真人,天天從汝面門出入。雲門祖師講:“我有一寶”,每一個人的我,有一個真正的不生不死的寶貝,“秘在形山。”

所以《西遊記》上被這個五行(地水火風空,就是金木水火土)壓住了在那裡,自己給自己壓住了。“我有一寶”,不生不滅的法身之寶,“秘在形山。”“人人有個無位真人,天天從汝面門出入。”也就是同佛說的這個道理,一樣。

05 第八回開頭偈

打坐、聽呼吸、參話頭就是修道嗎?

有一天跟一個同學談到,中國小說《西遊記》我看過四五遍,前幾年我還重新一字不漏再看一遍,我很想拿起筆來,每一句話、每一回都把它批了,那真是寫得好,全部修道做工夫的道理都在内了。

試問禅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曹溪路險,鹫嶺雲深,此處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袅。那時節,識破源流,便見龍王三寶。

——《西遊記》第八回開頭偈

孫悟空出來尋師訪道,後來被壓在五行山下。到第八回開頭,有很長的一篇偈子,那偈子好極了,“試扣禅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天下人學佛修道、信宗教、信上帝、信耶稣……年輕出家修道,到頭發白了,得個什麼?“往往到頭虛老”,到老都不成。“積雪為糧,磨磚作鏡,誤了幾多年少”,年紀輕輕萬事不管,跑來修道,以為打坐啊、聽呼吸啊,或者是參話頭就是修道了,都是積雪為糧、磨磚作鏡。這一篇多好!

好句子我把它背下來,最後那真是修道的境界——“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無陰樹下,這個五陰都空了,身心都沒有了,到達這個境界。忽然之間,“杜宇一聲春曉”,杜宇是杜鵑鳥,“一聲春曉”,春天的境界回轉來了,生機活潑。“那時節,識破源頭”,那時才能夠識得源頭,那個流水的根源一樣,“便見龍華三寶”,才明心見性了。多好的偈子啊!

你們看《西遊記》,像是看“自遊記”,你遊一道就完了。我看小說、看任何書,都很尊重它,好的句子就把它記下來,那才是讀書嘛,讀書不是白讀呀!說到這裡,想起别人寄來多少論文要我看,哎喲!拜托大家不要給我寄,打開一看題目,那種文章看了太浪費時間。

所以看你們的日記、給你們批改,那對你們多恭敬啊,我恭敬你們如三寶、如父母一樣,不然你們那些文章還能看嗎?當然我的文章也不好啦!古人的流傳著作,不管如何,裡頭是有東西的。

06 無字真經

真正的經典啊,一個字都不需要

須菩提問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佛就告訴他,就是這樣住,就是這樣降伏其心。等于沒有說,這是第一義。

第一義很難懂,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唐僧取經,唐僧到了西天,見到了佛,佛就把大徒弟迦葉尊者找來,說他們從東方震旦中國來的,很辛苦啦,功德圓滿,你把書庫打開,把最上等的佛經給他們帶回去。當唐僧帶領三個徒弟到圖書館門口取經的時候,守門的說:拿紅包來。

孫悟空氣得拿起棍子就想打。唐僧說:你不要動粗了,這是最後一步,不然我們那麼辛苦,不是白費了嗎?我們沒有錢卻有一件袈裟,拿到當鋪裡當了,給他紅包。孫悟空又氣又罵的,迦葉尊者很難為情,所以廟子裡塑的迦葉尊者,都是歪着脖子縮着頭。

其實《西遊記》隻是小說,最後拿到了經典到了山門口,孫悟空跟師父吵,說那個老和尚靠不住,還要我們紅包,要把經打開看看,結果發現佛經上一個字都沒有,隻是白紙。

孫悟空立刻大吵大鬧,被佛聽見了,就叫迦葉尊者來問,迦葉尊者說:你老人家吩咐,給他們最上品的經嘛!我就拿最上等的給他們。佛說:唉呀!那些衆生不懂啦!沒有文字的經他們看不懂,你還是拿有字的給他換一下,拿那個差一點的。

所以複次是差一點的,有字的經。真正的經典啊,一個字都不需要,本來空嘛!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個是第一義,就是一張白紙。v

一一節選自南懷瑾作品《楞嚴經講座》《唯識與中觀》《列子臆說》《禅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原本大學微言》等,東方出版社

↓↓為您推薦↓↓

王雁翔:那些孤獨的報刊亭

王雁翔:雪山上的燈光

迷失在麗江的街巷

趙澤倫丨文字是情感的精靈

閻連科 | 中國文壇到了一個巨大的被誤導的時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