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一下我追《芈月傳》的進度,已經第13集了,但有個“重要”的人物再次出現了,讓我不得不聊一下她,這個人就是少司命。
少司命是何許人也?她不是人,是神!現存對于“少司命”成文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屈原所著《九歌•少司命》,那我們我們就先從《楚辭》和屈原,也就是劇中的屈子說起。
《九歌》是《楚辭》中的一卷。我們先不說《少司命》,先說一下《楚辭》。《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收錄了戰國楚人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卷。最早,“楚辭”二字,指的還不是本冊子,而是泛指楚地的歌辭,後來因為楚國詩人屈原的新詩體太贊了,大家都喜歡、點贊,慢慢的,“楚辭”變成了屈原體的代名詞,就像以後五言律詩、七言絕句一樣。又過了近300年,西漢末年詩人劉向将屈原、宋玉的詩,加上自己及東方朔、王褒等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一共十六卷,彙編成冊,于是“楚辭”變成了《楚辭》。
而《少司命》一篇就出自《楚辭》中的《九歌》一卷。我們仍不說《少司命》,先說一下《九歌》。《楚辭》十六卷中,屈原的詩辭占了七卷,《九歌》就是其中一卷。《九歌》一共11篇,也是《楚辭》十六卷中篇數最多的一卷,順便提一句,并列排名第二的是屈原的另一卷《九章》及本書“出版商”劉向所作的《九歎》,都是9篇。
祭神時演唱和表演(就像芈月那樣),屈原将它們改編與加工,寫成格調高雅的詩歌,成為了《九歌》。《九歌》共11篇,分别是《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殇》、《禮魂》。既然這些祭神的歌曲,寫11篇自然有不同的祭祀對象,看表:
既然少司命是司子嗣的女神,那麼《九歌•少司命》中都寫了些什麼呢?先送上原文及譯文:
是不是即使有譯文,也看得雲裡霧裡。要看懂這首詩辭,先要弄明白古代祭祀的禮儀。古代稱女巫為“巫”,男巫為“觋(xī)”,合稱“巫觋”,祭祀時,觋(男巫)扮陽神(男神)、巫(女巫)扮陰神(女神),觋(男巫)接陰神(女神)、巫(女巫)接陽神(男神),扮神的和接神擔任主唱,還有一幫巫觋和唱。回到《九歌•少司命》,既然少司命是女神,扮演她的自然也是女巫,接她的就是男巫了,全篇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由不同的coser演唱,我來用更白話的總結一下。
明白了吧,全文就是一個主旨,拍少司命馬屁。不過,屈原也确實吧少司命那“竦長劍兮擁幼艾”的形象描繪得很讓人崇敬。
至于大司命,他是主宰人類生死壽夭的男神,人類的生命都受他的掌握和支配,嚴格來說,除了隻差一個字兒,他和少司命沒有半毛錢的關系,兩人的級别也是一樣的。祭祀時由男巫飾大司命,由女巫迎神,其唱詞由大司命和迎神女巫穿插配合演唱。
最後再說一下芈月的師傅屈子,也就是屈原,他是戰國末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按照曆史記載,他出生于公元前340年,猝于公元前278年。再來看一下芈月的出生,電視劇中告訴我們,她公元前338年已經在她媽肚子裡了,也就是說比屈原也就小個2-3歲,因此小芈月是絕壁不可能拜屈原為師的。不過,根據史實,宣太後芈月,出生在什麼時候并沒有記載,所以她想拜誰為師,随蔣勝男(《芈月傳》的原作者)和鄭曉龍(《芈月傳》導演)的便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