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盤點老黃曆上的民間諸神誕辰紀念日

盤點老黃曆上的民間諸神誕辰紀念日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8-01 07:12:36

盤點老黃曆上的民間諸神誕辰紀念日(盤點老黃曆上的民間諸神誕辰紀念日)1

正月初一 送子彌勒(布袋和尚)(一月初二)

初五 路頭神(财神)誕

初六 清水祖師 九天玄女娘娘聖誕(一作二月十五)

初八 江東神誕

十一 太均娘娘(保嬰送子)誕

十三 蟲王劉猛将軍誕

十四 順天聖母(大奶夫人)誕(一作十五)

十五 門丞戶尉誕 金花娘娘誕 盤古大王聖誕(一至十月十六日)

十六 八卦祖師伏羲誕

二十 招财童子誕

二月

初二 福德正神(土地)誕

初三 文曲星誕

初八 張大帝誕十二 百花娘娘誕十五 九天玄女娘娘誕  三山國王誕 開漳聖王誕(一月二月十六)廿三 廣澤尊王誕(一年八月廿三)廿六 無量祖師誕(一年三月初六)三月初三 王母娘娘誕初四 孔母娘娘誕初五 送子娘娘誕初六 眼光娘娘誕十五 保生大帝吳真人誕 越公元師誕十九 太陽星君誕 朱天大帝祭日二十 注生娘娘誕廿三 媽祖誕廿六 鬼谷先師誕廿八 造字先師倉颉誕四月初八 牛王誕十七 金花夫人誕十八 華佗仙師誕廿六 炎帝神農氏誕廿八 藥王誕(一作五月初五)五月初二 梅山福主誕初七 巧聖先師班誕(一作六月十三、十二月廿日)初八 龍母誕六月初六 楊泗菩薩誕初識 劉海蟾誕十一 田都元師誕 井神誕十二 彭祖誕十六 馬神誕廿三 火德真君誕廿四 财神誕七月七 七星娘娘誕  織女誕 魁星誕 五福菩薩誕十三 開台聖王誕廿二 财帛星君誕(一作二月十一)廿三 張公法主誕廿四 草聖大王誕八月初三 九天司命竈君誕十五 太陰星君(月光娘娘)誕十八 酒神誕 潮神誕九月初一 飛天大經誕初三 五瘟誕初九 順天聖母誕 火神爺誕十五 女娲娘娘聖誕十七 金龍四大王誕  蚱蜢将軍誕十八 倉聖先師誕廿二 增福财神誕廿六 瘟神娘娘誕十月初一 三田都千歲誕初十 水仙尊王誕十三 齊天大聖誕十八 地母娘娘誕十一月初七 八蠟神誕十一 太乙救着天尊聖誕 廿三 張仙誕廿七 董公真仙誕十二月十二 蠶花娘娘誕三十 廁神誕

10.正月二十天穿節後人為了紀念女娲煉石補天的功績,将正月二十定為“天穿節”,民間又以該日為女娲的生日。舊俗過節之日,由女家長主持,将煎餅抛到房頂、地面、井裡,象征當時女娲補天的壯舉,名之曰“補天補地”。11.正月晦日送窮鬼晦日是指每個月最後的一天。舊俗要于正月三十之夜送窮鬼,稱為“晦日送窮”。相傳北方天帝颛顼有個好吃懶做、不事正業的兒子,于正月三十晚上凍餓而死在街巷中。人們不敢招惹這位貴為“太子”的窮鬼,所以每逢這天晚上,總要扔掉一些破爛衣服,做些稀粥去打發這個窮鬼,叫他離自己家門遠遠的。二月12.二月初二中和節中和節本來定在二月初一。後改在二月初二。民俗又以二月初二為“龍擡頭”、“龍頭節”,以二月初黃昏時刻,東方蒼龍角宿初現地平線而稱名。該日祭祀的神祇主要有:一是日神。舊時相傳日神即為生育過十個太陽兒子的“羲和”,後世供奉的日神則是春神句芒,這主要是由于古人有春、夏為陽,為天,為日;秋、冬為陰,為地,為月的觀念,所以就由春神句芒兼起日神之職。

二是龍神。二月二稱“龍頭節”、“龍慶節”,自然祭神免不了龍神。《宛署雜記》稱:“都人呼二月二為龍擡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呼為引龍回”。此外,這天人們要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而蟲不出。引龍回主要是請龍出來興雲布雨,熏蟲則是借助百蟲之王龍神的威力,令百蟲不敢危害人類和農作物。謂之“龍須面”,并且俗定婦女該日要停止針線。否則,會紮傷龍眼。三是祭土地神。相傳土地神生日為二月二,屆時大小官廨,鄉村農戶,都要到土地廟進奉香火。祭後,人們便忙于春耕春種了。四是祭伏羲。  

13.二月十五花朝節俗傳二月十五為花神誕辰,二月又正是百花争豔,最堪賞玩之時,所以民間定二月十五為花朝節,又稱百花節,花王節。女孩穿耳孔,民間嫁娶均以此日為吉,文人雅士更是于此日聚會,一起觀花飲酒,賦詩唱和。自然花王節也是花農們最重視的神節。在普通鄉民心裡,花朝節主要活動并不是觀花賦詩,而是種植花木,俗稱此日插接花木最易成活。因此,花朝節又稱“插花節”。

14.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誕辰日佛教界認為觀音誕辰日為二月十九,成道日為六月十九,出家日為九月十九。每逢二、六、九三個月的十九日,寺院都要舉辦盛大的“觀音會”。三會之中,又以觀音誕辰為盛。屆時,南來北往的四方善男信女都要到觀音院進香朝拜,尤其是婦女們為祈求子嗣而許願、還願的人更多。三月15.三月初三上巳節魏晉以後,上巳節定為三月三,道教傳說三月三日為西王母誕辰,王母每年于該日要召開盛大的蟠桃會大宴群仙,諸仙從四方趕來祝壽。後來道教于每年是日舉行盛會,以示紀念,俗稱“蟠桃會”。

16.三月二十八東嶽大帝誕辰日道教信仰東嶽泰山為治鬼之府,人死後魂靈要遊歸泰山。因此,東嶽大帝便成為人們普遍敬奉的神靈,全國各地建有許多東嶽廟、天齊廟。相傳東嶽大帝的誕辰日是三月二十八日,每逢此日,要舉行盛大的東嶽廟會活動。  

17.三月二十三天後(媽祖)誕辰日中國的沿海城鄉及台灣、港澳等地區多建有天後宮或媽祖廟,民間信奉尤虔。相傳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後的誕辰日,不僅台灣各處的媽祖廟要舉行慶祝活動,而且還組織龐大的進香團,前來内地福建莆田湄州祖廟祭拜。18.清明時節祭鬼神清明節與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稱“三冥節”,又稱“鬼節”,節俗活動主要是祭祖掃墓。可能人死後要埋入黃土的緣故,人們在掃墓之時要祭拜“後土”神。此外,舊時在一年的春、秋、冬要各搞一次城隍出巡的活動。春季出巡的日子就定在清明節。19.四月初八浴佛節浴佛節,又稱佛誕節,是佛教傳入中土後興起的宗教節日。按佛經所說,佛祖的誕辰、出家、成道、涅槃的日子同為四月初八。我國佛教徒習慣上隻将四月初八定為佛誕日,而将佛祖的出家、成道、涅槃日分别定為二月初八、臘月初八、二月十五。在這四個日子,我國佛教寺院都要舉行紀念法事,其中最重要的是佛誕日。20.四月十四呂祖誕相傳八仙人物呂洞賓的誕辰日為四月十四日。呂洞賓居八仙之列,被道教全真派奉為北五祖之一。屆時,道觀不僅要舉行盛大的道場,專祀呂洞賓,而且還要食用神仙糕,制造和出售呂洞賓頭戴帽式的“神仙帽”。21.四月二十八祭藥王相傳中國醫藥的創始人神農氏也于四月二十八日,由于嘗百草而中毒身亡。民間還傳藥王的誕辰日也是該日。五月人們認為惡五月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月份,必須采取各種方法加以預防。23.五月十二關帝聖君誕辰日古時,人們稱關帝聖君與孔子為文、武二聖,列入國家祀典,地位顯赫。相傳關帝的誕辰日為五月十三。是日,官民都要到關帝廟進香緻祭。俗又稱該日為“關公單刀赴會日”、“關公磨刀日”,據說該日在廟中求得的“關帝簽”特别靈驗。六月24.六月初六天贶節天贶節,又稱“天慶節”、是一個小節。因六月多雨多黴,所以從佛道寺觀至一般衆俗,都有曬衣服、曬經書的習俗。因此,六月六又稱為“曬書節”、“曬經日”、“曬龍袍日”等。據傳佛祖曾于此日曝曬經書,又有說唐高僧玄奘西方取經歸來,途經大海,經書被海水所濕,故有曬經之舉。可能六月多蟲的緣故,一些地區有以六月六日為“蟲王節”,鄉民要祭蟲王,防止蟲災。山東民間則在六月六祭泰山神。25.六月十三魯班節魯班是木、瓦、石等土木建築行業的祖師爺,相傳他的誕辰日是農曆六月十三(也有說五月初七)。每逢六月十三,土木行業要舉行“魯班會”,并且休業慶祝,也有建醮巡遊之舉。七月26.七月初七七夕節《閩雜記》載,龍岩士人以七月七日為魁星誕辰日,是日皆戒食蛙,必買大青蛙,祀後放生。因魁星即奎星,奎一作“ (上圭下蟲)”,即“蛙”字也。27.七月十五中元節道家傳三元大帝之一的地官大帝的誕辰日為七月十五日,道教有地官赦罪,主冥之說,故稱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據稱七月十五為地官校籍赦罪,定人間善惡之辰,道士入夜誦經濟度,孤魂野鬼可得脫度。佛教以七月十五為“自恣日”。佛家規定,自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的三個月為“安居期”。應于定居寺内專心修持。安居期滿,七月十五日,衆僧要聚集一堂。任憑他人檢舉自己的日常過失,從而忏悔。寺院中還要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傳說佛的弟子“目連”号稱“神通第二”,他施盡神通也未能将他的母親從地獄中救出。目連求佛祖超度,釋迦牟尼讓他在七月十五日衆僧自恣之日,備百味果品,供養十方自恣僧,才使其母解脫,從而形成“盂蘭盆會”。每逢七月十五,民間還要搞盛大的城隍出巡活動,稱為“訪鬼”,受理申訴,訪查屈死鬼魂,為他們平反冤假錯案,早入輪回。八月28.八月十五中秋節俗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竈”,所以供月之時,男子多不叩拜。月神屬于女性,人們又授她以主人間婚姻的神職。相傳八月十五也是土地爺的生日。八月十五日正當秋收之後,百果成熟,谷物入倉,因此祭土地也就成了中秋節重要的節俗活動内容。 九月29.九月初九重陽節九月初九是紀念鬥姆星君的節日,稱為“九皇會”。鬥姆,又稱鬥姥,是北鬥衆星之母。道教傳說鬥姆紫光夫人生有九子,老大是天皇大帝(四禦之一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老二是紫微大帝(四禦之一紫微北極大帝),其餘七子則為北鬥星君。四禦位居三清之下,北鬥七星也是地位顯赫。紫光夫人因生衆子之功,被封為“北鬥九真聖德天後”。相傳九月初九為鬥姆星君的誕辰,屆時享祀鬥姆活動盛大。各種手工業作坊還有祭祀行業神的習俗。

十月30.十月十五下元節下元節基本是道家的節日,因相傳三元大帝中水官大帝的誕辰日為十月十五,故稱下元節。在上、中、下三元節之内,不能殺生,不能判極刑,說明三元節的禁忌是很嚴格的。下元節與中元節、清明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鬼神有關。十一月31.冬至節冬至節除祭祀祖先之外,最主要的活動是祭天。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是宮廷的禮儀,曆代帝王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天大典。祀天是神聖的,秦漢之前已有帝王祭祀的固定的場所。古稱“圓丘”,漢稱“上帝壇”,其後又稱“天壇”。明清二代都在北京南郊的天壇祀天,由皇帝親祭,并且祭天前一天,皇帝就要移駕齋宮,進行沐浴。其時鼓樂齊鳴,儀式頗為複雜、盛大。十二月32.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此日成道。據傳釋迦牟尼成道之前,經常食不飽腹,一次幸得一牧羊女以大米奶粥濟助,才免于餓死。佛門弟子為紀念此事,寺院便于佛成道日,常煮臘八粥以供衆人食用。臘八粥采用各種米料和果品煮熟而成,稱為“七寶五味粥”,佛家又稱為“佛粥”。

舊時還有“臘鼓驅邪”的風俗活動,主要在臘日前一天進行。此俗源于先秦時一項名叫“大傩”的驅疫的宗教儀式,主要是為了驅除“疫鬼”。據古文獻記載:北方天帝颛顼有三個兒子,一是“瘧鬼”,使人患瘧疾;一是“魍魉鬼”,專能迷惑人;一是能驚吓兒童的“小兒鬼”。

33.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竈王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也是“百神登天”的日子。34.臘月二十五迎玉皇據說在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竈王上天向玉皇述職之後,臘月二十五日,玉皇要下界巡視人間,考察人間善惡、禍福。是日,道教宮觀不僅要舉行隆重的道場,迎接玉帝的禦駕,而且民間信仰,該日人世必須彼此相安,人們不能吵架,也不能勞動懈怠。否則,會受到玉皇的查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