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治療手段的不斷提升,不少癌症患者完全可以像健康人一樣長期生存。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活習慣、情緒等因素,“夫妻癌”成為近幾年越來越受重視的一種現象。惡性腫瘤危險不同惡性腫瘤,即人們熟悉的癌症。對于人體而言,癌不是一種單一疾病,不同種類的癌症危險性往往有着很大差别。
例如,皮膚癌一般可以用簡單手術根治而很少複發,而肝癌、肺癌等則較難醫治。許多因素都可導緻癌症生成。上海第十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許青教授指出,統計顯示,通過改變吸煙、不健康飲食、體力活動少、肥胖、感染、職業暴露、環境污染等外在緻癌因素,可以預防三分之一以上的癌症。世界衛生組織認為4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而對于肝癌、胃癌、子宮頸癌等與感染因素有關的癌症,減少感染是非常有效的預防途徑。
因此,我們不必為名人患上腫瘤而大為吃驚,很多時候,早期腫瘤隻要治療得當是可以痊愈的。“夫妻癌”備受關注第十人民醫院腫瘤科病房日前接診了一對特别的癌症患者:丈夫因患胃癌剛做完手術,不料在醫院陪護的老伴也覺得身體不适,順便讓醫生檢查了一下,竟然也查出了乳腺癌。記者采訪了解到,像這樣的“夫妻癌”已是近幾年逐漸被醫學界關注的一種現象,專家表示,這可能是因為夫妻處于同一緻病環境中,就可能誘發相同或不同的癌症。比如,“夫妻癌”中消化道癌症很常見,這在喜歡吃辛辣食物、腌制食品的家庭比較多見。
又如,丈夫有吸煙嗜好,妻子長期被動吸煙,這樣夫妻雙方患肺癌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此外,負面的心理因素也可能是“夫妻癌”的誘因,如果夫妻中有一方患癌,另一方勢必會處于焦慮憂愁當中,這樣就會造成其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患病幾率。另外,一些缺少歡樂、不和睦的家庭,“夫妻癌”的發生幾率也會增加。因此,夫妻雙方均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做到健康飲食,保持良好心态,經常鍛煉,定期體檢等等。
多數癌症和行為有關一項新的調查發現,對引發癌症的原因,人們往往誇大了環境因素,卻低估了不良生活習慣帶來的風險。這項調查包括29個高、中、低收入國家的将近3萬人,這也是第一次比較各國人民對癌症風險因素的看法。這項調查顯示,對癌症的錯誤觀念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其實大多數可以預防的癌症都和人的行為有關,如果人們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許多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不吸煙、不過度飲酒、堅持運動、控制體重和不要做太多的日光浴,這些都可以減低癌症風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