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專供婦性使用的保健洗液品種越來越多,甚至還有“原裝進口”的陰道灌洗清潔液。不少女性認為使用保健洗液是一種保潔時尚,是良好的衛生習慣。據估計,僅美國就約有兩千萬婦女經常使用保健洗液,在非洲和亞洲也很普遍。那麼,使用保健洗液是利是弊?這是婦女們關心的問題,也是醫學研究的課題。
破壞陰道内微生态環境
陰道微生物菌群主要栖居在陰道側壁的粘膜、皺褶中,其次在陰道穹窿和宮頸處。健康婦女陰道排出物中的活菌數為100~1億個/毫升。目前公認的陰道正常菌群中最重要的成員是乳酸杆菌,其數量可達8000萬個/毫升,其功能主要是保護陰道不受外來菌的侵襲,是陰道的“健康衛士”,所以醫學上常以陰道分泌物中乳酸杆菌的數量來确定陰道的清潔度及判斷陰道自潔功能的好壞。有學者調查了40名健康育齡婦女,92.5%都有乳酸杆菌,而更年期婦女則僅有60%。如果經常使用陰道清潔液沖洗陰道,乳酸杆菌就會更少。
最近國外學者分析了30年來有關婦女陰道沖洗的報道,結果發現,每周沖洗一次或一次以上者,可明顯增加盆腔感染的機會,中度增加宮外孕的危險,沖洗越頻繁,盆腔感染的危險性就越大。據報道,用陰道沖洗液的婦女比不用陰道沖洗液的婦女盆腔感染危險率增高了73%。這是由于沖洗液破壞了陰道的自潔功能,導緻病原菌乘虛而入,沿宮頸上行至子宮和輸卵管,引發盆腔感染。
按習慣或誤導,在不潔性交之後,女性大都用沖洗液沖洗陰道,一是防止受孕二是怕傳染上性病,但醫學調查結果卻恰恰相反。印尼的醫生曾對599例産前婦女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經常使用沖洗液進行陰道沖洗的婦女患性病的危險性反而增加,但在性生活後用清水沖洗陰道則沒有危險性。這項調查也證明,沖洗液破壞了陰道酸堿度(ph),緻病菌必然會急劇生長,所以性病的感染率增加。而清水沒有改變陰道的酸堿度,故不會破壞陰道正常菌群。
降低生育率
美國學者觀察848位已婚婦女發現,用陰道沖洗液沖洗陰道的婦女,預期妊娠每月降低了30%,年輕者較年長者降低更明顯。其原因可能是陰道的酸堿度和微生态環境發生改變,病原菌繁殖生長,導緻某種疾病的發生,最終導緻不育症。
由于陰道正常菌群具有“自潔功能”,一般情況下,無需用灌洗液沖洗陰道。患有各種疾病的患者出于治療目的,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治療沖洗劑是必要的,但絕不能長期使用。
不當清洗方式導緻陰道炎
幼保健部門調查,城市女性生殖器炎症近幾年來逐年上升,特别是青年女性中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和慢性宮頸炎發病率極高,成為當前女性中主要的三種生殖系統感染。引起這三種疾病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正确清潔陰部。
婦女的外陰上皮細胞中存在糖元,正常生理情況下,寄生有乳酸杆菌。糖元在乳酸杆菌作用下,可産生乳酸,乳酸使陰部呈現弱酸性環境(酸堿度一般為5.5)。乳酸杆菌可以起到防禦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作用,成為一道抵禦細菌的天然屏障。
健康的婦女陰道分泌物可分離出20多種微生物。陰道中主要的常住菌有乳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腸杆菌、B群鍊球菌、類杆菌、白色念珠菌、支原體等。乳酸杆菌在陰道自淨中起主要作用。用陰道分泌物直接塗片染色,根據革蘭陽性乳酸杆菌的百分率,可将陰道分成不同的清潔度,Ⅰ度的視野中大多數為乳酸杆菌,Ⅱ度約50百分,Ⅲ度在50百分以下。正常情況下引導菌群與機體處于共生狀态,不引起疾病,當機體的正常防禦機能受損導緻内源性感染。
有些女性,生殖系統原本健康,卻頻繁使用中藥外洗劑、高錳酸鉀溶液等消毒劑來沖洗陰道及外陰,想以此來預防婦科疾病的發生。實際上,這種做法反而可能産生不良後果。這是因為,陰道有“自潔”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婦女的生殖系統。如沒有用藥指征而自行用消毒劑沖洗陰道,就有可能破壞陰道的防禦功能。另外,頻繁使用中藥洗劑和高錳酸鉀洗外陰,還可使外陰皮膚的抗病能力下降。經常使用高錳酸鉀還可使皮膚油脂減少,皮膚過幹,引起外陰瘙癢症。
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注意一些“小節”,往往對預防婦科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公共浴室不亂放衣物;清洗外陰、洗滌内褲後再洗腳;不與其他人換穿衣服,尤其是内衣;清洗陰部的盆子、毛巾一定要專用,毛巾要定期煮沸消毒,患有手足癬的婦女一定要早治療,否則易引起了黴菌性陰道炎;夏季衣着過單時盡量避免在公共汽車上久坐;不長期濫用抗生素和化學藥物沖洗陰道,以防菌群失調引起黴菌性陰道炎等等。
婦女到底該不該使用洗液呢?
不少女性認為,使用保健洗液是一種保潔時尚,也是一種良好的衛生習慣。其實,經常自行使用所謂有殺滅病菌的保健洗液并不好。
據報道,用陰道沖洗液的婦女比不用陰道沖洗液的婦女盆腔感染危險率增高了73%,主要原因是所用沖洗液破壞了陰道的自潔功能,以緻病原菌乘虛而入。
乳酸杆菌是陰道的“健康衛士”,專家在對健康育齡婦女調查後發現,92.5%的人都有乳酸杆菌,而更年期婦女有乳酸杆菌的則僅占60%。如果經常使用陰道清潔液沖洗陰道,乳酸杆菌就會更少。
印尼醫生曾對599例産前婦女進行分析,發現經常使用沖洗液進行陰道沖洗的婦女患性病的危險性反而增加,但在性生活後用清水沖洗陰道則沒有危險性。這項調查顯示,沖洗液可破壞陰道酸堿度,使緻病菌急劇生長,性病的感染率上升。由于清水沒有改變陰道的酸堿度,故不會破壞陰道的正常菌群。
專家結論:
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婦女無需用沖洗液沖洗陰道,僅用滾開的白開水燙洗幹淨的毛巾冷溫後洗一下拭淨就行。
陰道内流出的白帶會附着在外陰的皮膚上,另外還有汗、尿液等成分,因而如果不能每天洗澡,用一些洗液洗外陰是有好處的。洗液在選擇和使用中有一些應該注意的問題,需要您留意:
1、中藥成分的洗液通常較溫和,對皮膚沒有太大的刺激。不過現在國内的廠家良莠不齊,有的中藥洗液本身就細菌超标,選用時應該注意。
2、消毒液類的洗液殺菌能力非常可靠,但有時會對皮膚有輕微的不利影響,洗後皮膚發幹。個别人會對這類洗液過敏。
3、含滅滴靈的各種泡騰片溶液通常适用于存在滴蟲或細菌感染的人,滅滴靈對滴蟲有明确的療效。
4、許多商店賣的“日常護理液”内其實沒有太多的藥物成分,每天洗澡同樣可以起到預防外陰皮膚炎症的效果。
5、蘇打粉溶液專用于黴菌性陰道炎,因為蘇打是堿性,而黴菌在堿性環境中難以生長,當然治療黴菌性陰道炎不能單靠蘇打水,同時要使用各種治療黴菌的陰道栓劑。
洗液在使用中常見的誤區:
誤區一:使用酒精洗外陰
雖然酒精是衆所周知的消毒液,但對外陰嬌嫩的黏膜和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一旦用過你就明白了。
誤區二:洗液能預防性病
導緻淋病的淋球菌、導緻梅毒的梅毒螺旋體、導緻尖銳濕疣的乳頭瘤病毒等可以直接傳播到宮頸上,甚至進入子宮腔内。因此,事後用各種洗液沖洗陰道是不能把這些緻病物質清洗掉的。
要預防性病,最好的辦法是潔身自好,或使用避孕套,總之,洗液不能預防性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