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是指遇到挫折時,行為與情緒又退回到較初級的童稚階段,以此達到心理自衛的目的。當遭受外部壓力和内心沖突不能處理時,人們有時會采用原先較幼稚的方式去應付困難。此時,他們對已經習得的成人方式棄而不用,其行為與情緒退回到孩童時代,作出幼稚狀的求助反應。這種為應付事件,退化成孩子一般的依賴,可以使其免去成人的責任。
    事實上,人在一生中,難免有重回童稚時代的夢想。隻要無關大局,均可用退行方式來進行心理調節、緩沖矛盾。初嫁的女子不習慣于夫家生活,或是與公婆相處受了委屈,回娘家見了母親,有如小孩般在母親懷裡大哭一場。母親明知撒嬌,也予溫存安慰。這既是一種心理疏導,也是女兒的退行性心理自衛。過後,女兒的情緒會大大的舒暢。一個人生病時處處需人幫助,就像小孩依賴大人一樣,但如果病情好轉而這種依賴仍在,就是退行的表現,此時,應該促其消除,以免影響康
複。
随着年齡的增長,人不僅體格發育完善,心理也趨于成熟。小孩的行為可以無所顧忌,遇到不如意的事,立即做出嚎啕大哭的反應。成人則要考慮到什麼是社會可以接受的行為方式,也要考慮到怎樣的反應才有效且合适。遇到悲痛或委屈,有時也要懂得如何“吞聲飲泣”、“強抑悲痛”及“強顔歡笑”,否則便成了心理不成熟的“精神幼稚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