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各單位新一輪招聘開始,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期待就業的應往屆大中專畢業生産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春節過後各單位新一輪招聘開始,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期待就業的應往屆大中專畢業生産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記者2月17日從省心靈通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獲悉,今年1月份以來,該中心每天都會接待一些因就業産生心理問題的咨詢者,人數比去年同期明顯增多。
景德鎮某學院一位即将畢業的學生,由于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一心想通過讀書“魚躍龍門”,讓家裡的生活變得好起來。但現在他感到就業壓力非常大,幾年來所學的東西并不足以滿足求職需要,感到非常迷茫。心理咨詢師告訴記者,就業壓力下,很多學生的社會參照體系紊亂,不能正确進行自我定位,不能充分認識自身能力,因而産生自卑心理。還有一些學生眼高手低,也不能尋找到合适的崗位。
找工作過程中的不同遭遇,給學生們帶來了各種心理落差。成績好的學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卻發現好成績不一定能帶來好運氣;家境好、善于為自己創造機會的同學,又因為與父母意見不一緻,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而對找工作産生抵觸情緒,甚至放棄找工作,足不出戶,沉溺于網絡;而即使那些謀到職位的幸運者,也有因為競争壓力大,精神緊張、敏感多疑。
對此,心理咨詢師建議大學生在求職前應先對自己進行職業準備,了解自己的能力,興趣和就業傾向,有針對性地尋找工作。同時,也應在實踐中不斷鍛煉和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學校則應該在幫助學生制訂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尋找人生追求目标的同時,及時為他們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提供更多的心理關懷與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