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解剖“麻雀”非主流

解剖“麻雀”非主流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9-27 11:30:11

  一.非主流定義

  這裡的“非主流”不是指簡單語義上“主流”的對立面,是指一種亞文化,是特定時期某些80-90後的穿着,喜好,行為方式等。

  網路上我們認定誰屬于非主流,一般依據什麼?外形特征是吧!瞧一眼照片,瞬間雷到,那麼你可能就認為此人非主流。而此人屬不屬于非主流,并不是你一人說的算,于是傳播,圍觀,求鑒定應運而生,最後衆口一緻,狂噴不已,那他就算是非主流了。

  注意一個問題,當非主流剛出現時,如引不來關注,也沒有人圍觀争議,那麼說明多數人已經接受認可,也即納入主流。哪天我們不在争論“非主流”了,要麼是“非主流”已納入主流,要麼是“非主流”已死。

  還由于非主流自身不會認為自己是非主流,所以我認為非主流最确切的概念由反非主流來定義更為精準,争論的焦點即為非主流,唾罵最尖銳的觀點即為非主流最顯著差異于主流的特征,争議最火爆的時候即為最輝煌的時候。

  二.非主流時間線

  2005年3月Qzone推出,于此同時《勁舞團》大陸開服内測,這兩件事,成了後來非主流的主要應用和陣地。上圖曲線就很明确的展示了兩條曲線的吻合度。

  其中QQ空間的推出,決定着非主流的走向。籍着qq龐大的用戶群,qq空間迅速風靡網路,年輕态的SNS得以推廣,在青少年中備受歡迎。追求酷炫,個性的空間也是由年輕人帶起,各種代碼站,PS圖,非主流文字,空間模闆,互踩聯盟,刷人氣挂等應運而生。

  追求個性酷炫不單是90後的專享,對比當時大學生實名注冊的校内網,就不難發現,那裡一樣花哨,一樣追求酷炫。甚至很少國人玩的Myspace也是如此。SNS的特點就是要人展示個性,拉圈占地。非主流的發展,也正是在此運動中,迎合衆多年輕人的一股潮流。

  各種非主流的網絡家族,從社交上滿足你人氣需求,從視覺上滿足你個性酷炫需求,從心理上滿足你結群認可需求,這些都是促使非主流迅速風靡的内因。至于非主流本身代表什麼?年輕人才懶得追問,不滿足操蛋的學校,難道網路上都不能獲取認同,是不是?

  後來網路非主流的現象,由于某些人群古怪的造型,才引起了人們廣泛讨論批判,并把此現象帶到90後身上,這至少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再回顧上圖曲線高峰,2008年,80後與90後展開了一場“非主流”争論。起因是一系列的視頻,如現實的事件:Youku視頻《因為非主流而被打》。還有網友制作的視頻:《蠢爸爸反非主流新聞聯播》,《80後小資MM笑談“你全家都是非主流”》(注:最初原視頻已删)。而後在回擊:《非主流新社會精英反擊80後裹布女》當中掀起。【詳細請參:“非主流新文化運動”始末。】

  7月,由于《勁舞團》突然宣布“提倡主流文化和主旋律”,反對“非主流”和“火星文”。緻使搜索達到最高峰。

  無論2008年的争論如何,打擊面都是巨大的,把非主流擴展到大多數的90後,此類視頻還引發了一連串的模仿暴打非主流文體,還有一些惡搞歌曲:反非主流之歌,無數的PS照片。

  2009年,一向以猥瑣著稱的MOP,抛出了衆多幽默諷刺的著名反非事件,使非主流人群一如既往的耀眼奪目。請往下看,标題八,九,十的反非事件。

  反非陣營是巨大的,各種反非主流吧,(Q吧)反非聯盟處處皆是,網絡暴力經常發生,如組隊爆非主流qq空間等。非主流争議仍将持續中。

  三.網絡家族

  要理解非主流,不能不談網絡家族。玩過網遊的人對家族都不會陌生。大多數的網遊,你要是沒加入個家族,幫會,工會之類,簡直是沒法混下去的,拉幫結派,分享資源,劃分勢力都是家族才有能力完成,群劈,洗城,霸服經常發生,你不得不投靠個幫會,有幫會罩着,才好遊戲。

  家族跟懶散的組隊有什麼區别呢?顧名思義,家族自然有族長,族規,分輩份,統一的姓。網絡家族也是按此操作。與那些以興趣彙集成的網絡圈子有點不同,非主流網絡家族在組織上是十分嚴密的,發展起來有點像《浪潮》描述那樣,迅速,貌似個性,其實相當去個性化,統一是必須的,而後發展成偶像崇拜。

  非主流很在乎榜單,像qq空間排名,360圈型男女榜,51空間等。所以非主流家族主要影響占據着,年輕态的SNS,論壇貼吧,門戶,fans陣地。

  非主流家族一般以視覺,空間代碼,遊戲聯盟,PS等為招牌,吸收成員,通過Q群等組織擴張交流。

  通過搜索引擎,你會經常發現各類“網絡家族”排行榜,如下表:

  名次(僅供參考)網絡家族名稱谷歌搜到的條目數

  1殺馬特9,640,000

  2Smile家族1,500,000

  3殘血家族299,000

  4H.B.集團459,000

  5清誘家族11,500,000

  6邪勢力の家族394,000

  7Wu/.家族6,450

  8_瞳祭w’家族6,490

  9M.冥ㄨ家族3,740

  10韓流界家族372,000

  以排名考前的殺馬特和殘血為例,我們再來認識下家族的特點。有時候我都懷疑創始殺馬特的人比傳銷的都牛逼!它們有組織,有紀律!能迅速搶占所有小白據點。

  首先是初期宣傳,拉人,造神:

  視覺為先,陣營統一,吸引注意。創始人,一定要大力宣傳,包括族長級人物也要選好。樹立風格,搶占排行榜。

  比如殘血的吸引入會手段:

  注冊成功後,然後你就可以免費拿取本家族社區(因為本社區所有模塊地址都是要注冊會員才可以拿到的)所有模塊的地址啦~,讓你的空間漂亮起來~

  組織管理審查:

  下圖為殺馬特的規章

  成員人數:

  非主流家族人數衆多,例子可參殘血的網站,幾百個Q群:殘血家族群網,殘血QQ空間社區。

  我還到殺馬特的QQ風雲榜截了張圖,人數雷慘了,數字虛的吧:

  在殺馬特家族官網了解到,可花錢買推薦,靠拉票拉流量,廣告等獲利。現在搞紅一個家族的,多是網吧或公司所為,靠此帶動品牌,拉流量,賺人氣,然後再想盡辦法從中獲利。也許裡面還有更大的收益産業,要不網絡家族怎會如此繁榮,怎會有人不斷去做。

  像這些網絡家族,内部搞蠱出什麼流派,某某魔系,高層出走自創門派的,太狗血不細查了,看得乏味無意義。我也沒給殺馬特配圖,珍惜眼睛。總之家族是龐大的,有組織的,讨論非主流時不容忽視的。

  四.模仿Visualkei?

  Visualkei(視覺系)這詞來源于日本視覺系搖滾祖師爺XJapan口号:“PsychedelicViolence:CrimeofVisualShock”(迷幻狂亂:視覺震擊之罪)裡的VisualShock。

  由于視覺系裝扮對樂迷很有吸引力,許多女生都會在演唱會模仿她們喜歡樂隊的裝扮,因此視覺系随着視覺搖滾樂隊在日本得到發展。

  非主流們宣稱他們是模仿的視覺系,玩的是視覺系,其實他們不了解。有的還把VR也當做視覺系,VR是指visualrock(視覺搖滾),而衆多的非主流根本就不是搖滾樂迷,甚至都不玩音樂。

  再看日本視覺系的一些特點:

  1.畫黑眼線,假睫毛

  2.把頭發染成不同顔色

  3.混合朋克和哥特着裝

  4.多套幾個環

  非主流從中模仿到了一些特點,但喪失了美得感受,也沒有自己的文化。用句話講,不是哪張杯罩都适合你,得看你有沒有那個size。這就是生搬硬套的絕佳例子。

  在日本,絕大部分視覺系樂隊都是男性,加之發展出的裝扮越來越女性化,妖豔化,所以也受到衆多的貶損。視覺系經常遭人們混淆,像cosplay是不能稱為視覺系的,模仿ACG裡的人物才能稱上cosplay。而各punk,goth,lolita的造型也不屬于visualkei,那麼你會問如何區别呢?

  你隻要記住以上的視覺系特點,加上最重要一條“去性别化,顯雙性化”就可以了。非主流就是學到了這點,學活了這點。例子參下圖:

  看到視覺系去性别化的裝扮了嗎?有男人味嗎?沒看出來?我靠,瞟到最右邊着吊帶襪的小受,身都酥了。

  如果你還是不明白,我再賜張圖,你能分清VR的男女嗎?

  這就是雙性化特征,非主流模仿到了。

  五.跟哥德次文化關系?

  哥德次文化(Gothic,又譯哥特)是什麼?既然是次文化,當然由哥德文化衍生出來,那些模仿傳統歌德形式的各類型次文化,都能稱之為歌德次文化。像哥特建築,哥特字體,哥特文學等,這些都是早期塑造哥特風格的形式,如此龐大根本無法介紹,所以談次文化,隻能從視覺入手,那是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藝術家MeganBalanck将哥德按視覺效果的類型分為二十一種:

  (1-7)(8-14)(15-21)

  傳統歌特自信活潑歌特金屬黨歌特

  浪漫主義歌特消沉歌特吸血鬼哥特

  賽博歌特死亡搖滾歌特EMO哥特

  戀物歌特蝙蝠寶寶歌特怪胎哥特

  嬉皮歌特上班族歌特Gothabilly

  日本歌特維多利亞歌特夜總會哥特

  鉚釘頭/工業歌特中世紀歌特蒸汽朋克哥特

  顯然,劃分這麼多類型是哥特fans才會做的,而任何汲取了哥特藝術養分的類型,都能将它們涵蓋一起。那如何确切區分誰屬于哥特次文化?哥特的流派細分,并沒有掩蓋它們的共同特征,我們就靠識别共同特征了解哥特,區分哥特。

  視覺特征:吸血鬼,紅黑,深色系,黑眼影,死亡氣息,恐怖,怪誕,很少打釘,銀飾

  典型裝扮特征如下圖:

  這裡有一點必須強調,雖然哥特看起來黑暗,但哥特精神是非暴力的,也沒有自殘一說。非主流們常常混淆,拿自殘,血等充當哥特,認為吸血鬼見血興奮乃想到自殘,這是十分愚蠢和傷害自身的事情。吸血鬼文化影響根本無自殘,它真正發展出來的次文化是SM。如下圖:

  演變是越來越性感的裝束和sm文化,自殘的請不要站到此隊列,包括受非主流追捧的ck沉珂。哥特無自殘文化。

  還有一個經常被人混淆的是哥特洛麗塔,它是由傳統的歌德―現代版―發展到日本結合Lolita的版本,視覺上就是以紅黑為主的蕾絲膝裙。

  現在你能很好區分哥特和視覺系了吧!兩個都打扮成黑色系時,那個不男不女的定是視覺系。

  綜上,有可能哥特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非主流,但非主流并非屬于哥特。因為從流傳的影響上看,是哥特首先影響了華麗搖滾,然後才産生視覺系搖滾,最後才有視覺系。非主流跟哥特毫無瓜葛。

  六.普遍的青少年次文化現象

  你會問上面提到的跟非主流有屁關系,對,嘛關系都沒有,絕大多數人是看到别人玩,朋友玩,自己也跟着玩,而不至于落隊,顯得out了。這其實才是普遍的青少年次文化得以發展的根源。非主流也是青少年次文化現象中的一員,雖然以山寨成分為主。

  到處都有這些青少年次文化現象,以下就是兩個實例:

  (picvia)

  MK是指旺角(MongKok),而“MK人”并不是特指旺角的人。由于旺角是香港的潮流地,那些盲目追随潮流,又不得其意,整得不倫不類的人,稱其為MK人,是貶義。

  MK人的着裝叫MKlook,作為一個名詞,指一群14-25歲的青少年,有獨特的衣著文化,并在香港有一定的影響範圍。

  香港網絡大典這麼形容mk人的特征:

  1.經常穿著過小的奇怪服飾

  2.身裁瘦弱卻扮大支

  5.性格暴躁

  6.自創潮語、縮寫

  7.憤世嫉俗的價值觀

  反MK主義

  哪代的非潮流青少年不是面對着洶湧的口水成長起來,MK人的貶義其實就是反MK者貼上的标簽,身為MK人肯定不自知,争論随之而來。

  wiki上這麼說:

  香港的主流價值觀不太接受MK主義,而反MK主義就是另一個極端。反MK主義者會認為MK人完全不能接受,MK人任何的舉手投足均被反MK主義者視為厭惡性之行為。尤甚者甚至以符号學作為判斷MK人與非MK人之嚴格介定,如部份反MK主義者聲稱染發為不能接受之MK行為,或将任何穿耳環之男士均視為MK等。追根究柢MK文化與反MK主義均為社會新舊價值觀不協調所産生的價值觀沖突,社會人士應多加注意以作多方面協調。

  更有部份人帶貶抑性質地以MK人統稱他們,指責他們貪慕虛榮或隻愛盲目追逐潮流,并且歸類他們為無所事事的不良少年,言行與品味低俗。

  2.EmoKid

  emo不是指emotional(情緒化)的縮寫,它是一種亞文化,以青少年為主體,假裝個性,時刻感到孤獨,空虛,傷感,一般不笑,玩的音樂就像雌性激素的punk,歌詞抒情泛濫,他們尋找自己缺陷的人生,然後創造一種沉悶,荒謬,隻有他們這群體才能了解的世界或音樂。為了加深印象,觀摩墨西哥的EMO視頻。

  當一種亞文化流行時,多數青少年僅僅是跟風而已,以緻後來發展出的特點替代了最初,主流跟非主流會十分含糊。所以,有些時候,别人說emo是一種音樂,不抵制,隻反對”emokid”,為了不混淆,一般都說的emo指emokid,因現今emo的主體多是青少年,整個亞文化也是由此形成。

  emo的濃縮概念造型如上圖,MySpace是他們的陣地,就像qq空間是非主流的主要陣地一樣。emo與非主流現象有許多的類似。

  下表為美國不同年代類似EMOKIDS的潮流。

  年代EMOKIDSWEREDRUGOFCHOICE(麻痹的選擇,迷藥)

  1920’sFlappers(新潮女郎)shit,死動物,汗,收帆水手

  1930’sEveryone(每個人)烈酒,咳嗽藥,可卡因

  1940’sNazis(納粹)希特勒,以白種人自傲

  1950’sBeatniks(反傳統一代)詩歌,BongoDrums,大麻

  1960’sHippies(嬉皮士)大麻,搖頭丸,酒,利眠甯,速可眠

  1970’sDisco(迪斯科)可卡因,Dexies,安非他明,Valium,大麻,fags

  1980’sNewRomantics(新浪漫)可卡因,肛交,香草(大麻)

  1990’sGrunge(垃圾樂)海洛因,迷幻藥,法蘭絨,星巴克咖啡,抗抑郁藥Prozac,煙

  2000’sEmo(都是興奮抑郁之類的藥)Ritalin,Zoloft,Wellbutrin,NyQuil,Robitussin,Rispiridone,煙

  看完此表,頓覺青少年時期白混了,除了煙,沒一樣碰過,活生生一根社會主義的苗,生長在“希望的田野上”,靠!

  雖然emo人數不少,如同非主流一樣,在國外也不受待見:

  UrbanDictionary,是這麼形容區分emo的:

  Emo和Goth的區别:Emos憎恨自己;Goths厭惡每個人;Emos想要殺死自己;Goths想要殺死每個人

  更刺骨尖銳描述emo的:

  Anentiresubcultureofpeople(usuallyangstyteens)withafakepersonality.TheconceptofEmoisactuallyaviciouscyclethatneverends,totheutterfailingofhumanity

  從以上形容來看,emo在國外可謂受盡嘲諷。特别是僞裝憤怒尖喊時,豈是sucks就能表達!

  網上還有很多抵制emo的小組,比如在音樂網站LAST.FM擁有幾千人的抵制小組:反emo行刑隊,還有無數散布在facebook,myspace的AntiEmoSociety。

  如果說惡搞是輕微的諷刺,網絡抵制小組是嚴厲的嘲笑,那麼在2008年3月在墨西哥發生的反emo騷亂就是殘酷的現實打擊了。衆多punk,金屬樂隊和搖滾團體對emo發起了遊行示威,并引發多起圍毆emokid事件。足見這些抵觸emo的樂隊有多麼深的積怨,得以大打出手。

  也許你還會有很多疑問,為什麼要有如此多人抵制emo,我覺得這個雅虎answer就足以表明:

  提問: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抵制emo?

  回答:因為布什是總統。

  當然,還有更傻逼的國家(俄羅斯),考慮立法管制Emo及相關流行文化,矯枉過正?非也!對于亞文化,根本不需立法,你以為你是新華社,“要把地球管起來”嗎?

  相關視頻:在墨西哥的圍毆emo視頻,EmoKidsVsNerds(emo對戰呆b),EmoKidvsGothKid(emo跟哥特幹架)

  有太多的次文化造型,理清不易啊!不扯了,用下圖給你朋友标記類型吧。

  七.反的是語言系

  1.語言形容的重複性,誇張化,裝嫩化:

  【誰喊我了】肝肝來了~~

  _華麗麗的我和大米又回國了_

  筆筆有人說乃把肉肉送人了

  【09.09.28QQ音樂】全面告急!挂起挂起!試聽試聽!

  /返韓機場帥帥帥帥【韓BO】

  看到這些重複的詞語,就知道非主流詞窮的感情泛濫。

  2.符号,繁體,火星文,日文和英文的重度混用:

  J聽悲傷の歌、看蝸貳

  【*/咯n此刻A痛、無法描述。

  記憶DE~。。摩天論myLOVE!

  腦殘文跟漢字縮寫,詞語精簡,不同,純粹是想顯得與衆不同,從傳播角度和便利程度上看,腦殘文都不具備優勢。而一些精煉的網路縮寫詞不一樣,例如:

  親們:典型的網絡用語,來源于筆親們,周筆暢的fans叫筆親,此語非常的精煉,是我見過最簡短跟fans套近乎的詞了!親可能表示親密,親切,親戚,親情等,親們涵蓋的語義想象空間很廣,難怪會流行。親們也有濫用去代替你們。

  3.混亂的語法:

  誤導英語日語糟糕的語法,“我”換成“me”,“的”一律說“の”,不分主格賓格所有格,全部替換,“me的眼神”、“翼の夢,舞の城”。

  4.混沌零散的用詞思維,華麗無意:

  “你永遠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時候的樣子,因為隻有你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我才最寂寞。”―酵母

  殘忍是不斷要提起那些已過的幸福。傷逝的感覺。

  如果塵世不再會知道你的名字,

  向寂靜的地球低語:我流動着。

  向閃亮的水說:我存在。

  以上典型的擺弄詞語,故作意味,貌似有詩意,憂郁而悲傷,實質上是無病呻吟,毫無意義。

  八.反的是視覺系,去性别化

  維基上說是“兩性美學的合體”,不傳神,用句老話講“不男不女”,你也可說是“人妖”,立場不同,意思都差不多。

  以我經曆和接觸的人來說,非主流的主力fans女生居多。推導這結論,還有以下依據:

  圖片的數量,中日韓的大頭裝可愛圖片數量,女性明顯居多。

  在日本,視覺系的樂迷幾乎都是由青少女所組成。

  百度趨勢給出的搜索趨勢圖

  結果反非很自然以男性為主,惡搞的對象也大多是此類人,焦點就在于堂堂個爺們去裝可愛,擺憂郁,弄深沉,裝扮漸趨女性化。你說網路的真爺們能不抽丫的?

  反非代表事件:不要迷戀哥,哥隻是個傳說!

  09年3月,貓撲一題為:不要迷戀哥,哥隻是個傳說……的帖子,引爆了反非熱潮。本意是嬉耍下非主流,警告非主流迷,謹慎追随傳說!作者在帖子裡寫到:

  為了我們的美好未來,為了我們幸福的家庭,不要迷失自己,更不要盲目的迷戀,更多的我們要理解、要尊敬,才不會辜負哥帶給你們的這種美好的情懷。

  如同任何以往的流行meme一樣,母體得以迅速複制擴散,不單諷刺“非主流”了,任何值得讓人驚奇,吐血的人物都可标上此句。衍生句式也非常的多。

  不要迷戀哥,哥隻是個傳說。不要牽挂妹,妹隻是兩行淚。不要惡搞姐,姐會讓你吐血。不要小看弟,弟可是興奮劑。不要羨慕爸,爸隻是個神話。不要忽略媽,媽當年一朵花。别老想着姨,姨讓你脫層皮。不要忘記爺,爺落下一隻鞋。不要蔑視叔,叔也出過書。不要迷戀舅,舅讓你脫過臼…

  這是個多條迸進的時代,嘲諷的還有女性男性化,如每年的超女大賽,最紅的必定是某某哥,能稱其為哥的人,肯定火。“哥”字,蘊含了多少愛恨情仇。選對一個“哥”字,就選對了陣營,“哥”下的紅人是最牛的團體,春哥,曾哥,帶頭大哥等名震網路。

  經常看韓劇的還應該注意到,“哦巴”通常都翻譯成哥,而非主流又跟韓劇有淵源,可謂環環相扣。特别是毫無雄性激素的人,偏叫哥,讓人噴飯。

  去男性化,雙性化,一直是近年來争論的焦點,爺們沒爺們的血性,娘們沒娘們的柔美。非主流的出現引起的争議有深層社會因素,傳統的觀念習俗影響,他們的裝扮引起争議是遲早的。

  就像春哥的去女性化特征引起的關注,李銀河為争取同性結婚引起的争議,非主流從某種角度上看,就是為争取去男性化的人呼喊,未必無好的一面。

  或許多年後,“哥”早已不在江湖,江湖上卻流傳着“哥”的傳說……(此哥,安能辨汝是雌雄)

  九.反的是自戀,大頭貼,

  裝寂寞45度仰望攝像頭,P腮紅,撅嘴,瞪大眼裝可愛的女非,一直都是反非主流重點抨擊對象。此現象要是換到男非身上,嘟個嘴,簡直比小受還欠日。更甚的是,看到年齡不小的大媽沾染上,頓時想死的心都有了。

  這股自戀大頭貼風潮不知何時興起,所過之處都頻遭網民惡搞,原因大概有三:自戀,迷惑性,乏味。特别是PS的普及,P過後與本人相去十萬八千裡。而非主流的群體,PS功夫普遍較差,弄得千奇百怪,好生吓人。

  還有的是假深沉裝寂寞,你能經常看到他們往照片上題“我的寂寞,與你無關”之類的語句,這也是頻遭諧谑的。

  反非代表事件: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09年7月,賈君鵬爆紅之後,寂寞黨橫行,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你卻在網吧吃面?此語句配上兩非主流在網吧吃面圖,引發一連串反非高潮。其中一篇哥玩的不是勁舞團,是寂寞,把非主流的狀态描述得微妙微翹,入木三分,諷刺就此拉開。

  對于寂寞,你都看到了,賈君鵬引起的關注,已讨論出假寂寞,真空虛。“哥X的不是X,是寂寞”句式飄紅,也同樣是引發一連串meme。

  知道高明的反非手法了吧!強奸易躲,意淫難防。

  十.反的是畸形抑郁悲傷,頹廢自殘

  代表事件:此朵男子憂郁的讓人蛋疼

  此句大概在08年開始流傳,抨擊裝憂郁,深沉的非主流。後來也是引起衆多模仿,像“此男子,妖豔的讓人流連”等。

  注意事件:ck沉珂自殺

  此事不能證僞,也沒能證真,就像賈君鵬一樣,但他們都确确實實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讨論。我不希望哪個腦殘就ck沉珂亂噴,就像你不追問賈君鵬存不存在一樣,在此僅就事件的現象讨論。

  人死了很可惜,但是如此消極厭世自殘的行為,竟有大批追随者,典型的追随者傻逼言論:“沉珂姐你會幸福吧,在天堂很快樂”。且不說确有此人否,單看把死當幸福的态度,這要在怎麼樣的教育下才會産生?

  自殺是出世的最極端行為,是非常自私的,對于有此傾向的人我們應予以關愛,拯救,可是沉珂的死非但沒讓非主流看清,竟有了衆多追随,就像下了咒,他們深信為了“某種精神”去死,是神聖且值得崇敬的,一旦有人這麼做,就會有效仿者,如此循環。這是此間最邪惡的地方。

  青春是怎麼樣的?在我們的意象當中,青春是反叛的,沖動的和美好燦爛的,但絕不是自殘,絕望頹廢的形态。這是一種自棄,沉溺在虛無的意象當中。通過戳殘肉體,減輕精神壓抑。

  教母有語“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傷!”,或多或少表達了當今非主流的狀态,那麼那道傷在哪裡呢?是不是自己落入的永無止境的虛幻精神領域?或是殘酷現實造就?我堅信再黑暗的思想裡都有浪漫的誘惑,那就是愛,關鍵在于你如何愛,如何看待。

  有時候我會以為這是文學,電影,電視起的頭,讓人認為,愛,就得死去活來。

  我之所以不喜歡韓劇的一個原因在于:主角通常都能為愛去死。而我更願意相信為愛而生,為愛而活。

  十一.大笑話之:非主流天王楊誠俊

  我本想把标題換為“大笑話之:ck沉珂”,礙于沒找到确鑿證據故作罷,何況此現象已引起讨論關注,也達到傳播目的,喚起人們關注此類人群。如突然告訴你這是場戲,想必也沒有任何好處,這個明眼人都知道,隻是苦了非主流。

  都說百度知道,百度百科是笑話,沒想到杜撰出來個非主流天王楊誠俊,像病毒般把信息蔓延,複制。

  這裡有兩點諷刺:

  一,如果是惡搞非主流,那将是何等的諷刺,諷刺非主流竟然相信個反非造出的神;

  二,如果是商業炒作,那也是對非主流智商的諷刺,諷刺此群體竟如此容易被牽起鼻子。

  事件的來由大概這樣:

  設計惡搞或炒作,杜撰個牛逼的死人,人死了你無法查證把!類似ck沉珂。5月5号開始散布消息,非主流天王楊誠俊死了,如何死的,為什麼封殺楊誠俊死的消息。于是小白百度也不會找到什麼信息,變成疑惑,有疑惑就有了動力。

  5.28成立新浪博客,5.30成立楊誠俊吧,5.31寫互動百科,寫SOSO百科。然後是到天涯問答,愛詞霸漢語,搜狗問答,新浪愛問,百度知道等小白最輕易接觸的地方,發問答。

  一輪下來,“楊誠俊”的信息達到覆蓋百度幾頁了,于是慢慢完善百度百科中的楊誠俊詞條(請圍觀),還在非主流條目添加了代表人物楊誠俊。下面就靠貼吧互動,小白上鈎,主動複制,逐漸蔓延。

  以上炒作或惡搞到現在來看顯然沒有成功,沒有猛料推動,如不是團隊放棄,就是一場網民的小惡搞。

  從非主流天王出現,每當我看到非主流引用楊誠俊時,心裡扭曲的笑了,這麼牛掰的troll,看到杜撰一個不存在的人物被如此多的人相信,一種邪惡的笑能不蕩漾在臉上?特别是有人還當真,來較勁了,腦殘至此真乃無藥醫也。

  見過了“别針換别墅”,“中國最美深山女教師”,“王老吉事件”等推手,炒作事件,你應該知道互聯網充滿着troll,這裡越來越多的熱點被制造,失敗的,成功的,也有毫無營銷道德的。

  有時候炒個“死人”,或許隻是為了帶紅跟他有關系的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設計一個高明的troll也是需要大腦的。

  雖然我隻關心真正的草根事件,但我不得不提醒,你所在的群體盲目嗎?容易受操縱嗎?應該學着獨立看待問題。莫成了大笑話。

  十一.非主流的反抗呢?

  90年代也有非主流,那時稱之為古惑仔.他們經常在學校吸煙打架,穿着也異于常人。古惑仔呢,表現出很強烈的反叛精神,即使經常受到诋毀批評。因為:

  上過學的都知道,天天八婆般唠叨,不給早戀。老子偏要戀

  上過學的都知道,天天有紀律規條,不給吸煙。老子條條吸

  上過學的都知道,天天講素質教育,媽逼素質。老子豎中指

  活在操蛋的年代,就有操蛋的姿态,你才是非主流,你全家都非主流。而現在的非主流沒當年的古惑仔有雄風了,看不到活力,整個像蔫蘿蔔。

  大概是網絡時代的特色,都宅家,住網吧了。反非跟反山寨差不多,沒有适合的土壤,這些能流行嗎?非主流,山寨才是我朝特色,這個時代的顯著特征。

  我不會嘲諷非主流喜歡穿某某牌子的衣服,強加自己的意願!因為我知道中國大多數青少年的購買力,知道他們受廣告的影響,接受的文化,知道他們所處的環境。但是反抗呢?

  怎麼看到的都是非主流被打,很殘酷啊!不過可以理解打人的人。你想某日迷笛音樂節,竄出一夥殺馬特,難免墨西哥事件不會重演,特别是在貴朝。

  我對非主流現象感到惋惜的一點也在此,反抗精神不明顯,因為以後你們總有一天會“上街”的。

  文章最後我還想澄清一點,文化是靠繁榮的,是海納百川,越多尖銳越多争論往往越好。因為某些教育問題,存在許多非此即彼的腦袋,充滿階級鬥争思想,他們眼裡隻有先進和落後之分别,為此作出下面的兩元文化腦殘圖:

  由此腦殘圖,他們很快會解構非主流,提煉先進性,抨擊落後性。他們腦袋的二元思維簡單到把主流歸為先進文化,他們不知道亞文化和文化是個整體,文化是逐漸繁榮的,靠時間的積累,我們才有了悠久的古老的曆史,每代人的再小衆的文化,在海洋中都得以存留,非主流和反非主流一共構成了此亞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