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十大超級"性"事艾滋病女結婚、性教材試用、娛樂場所100%使用安全套、獨身媽媽可生育、變性手術後變更性别、安全套廣告解禁、大學生懷孕遭開除引發争議……
2002年十大超級"性"事艾滋病女結婚、性教材試用、娛樂場所100%使用安全套、獨身媽媽可生育、變性手術後變更性别、安全套廣告解禁、大學生懷孕遭開除引發争議……2002年,與“性”事有關的轟動新聞比比皆是,回顧這些“性”事,不難發現這些轟動一時的事件背後,無不體現着深厚的人性關懷。社會正在變得寬容和文明,人的尊嚴、人的權利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1.艾滋病女結婚:在寬容中感受文明小到與艾滋病患者的一次握手,大到國家出台保護這一群體的相關規範,一直被視為洪水猛獸的艾滋病人正逐漸享受一種人性化的關懷。今年11月,艾滋女來京結婚轟動全國。貴州省貴陽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小琴(化名)和她的未婚夫一下子成了新聞人物。對于他們的婚禮,社會各界給與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作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小琴究竟有沒有權利結婚?從道德上講,她這樣做是否太自私?在将來的夫妻生活中,她能不能保證深愛自己的丈夫不被感染?如果他們想要孩子,現在的醫學手段能不能保證他們的後代不被感染?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官員明确:結婚是法律賦予每個人的權利,不論結婚的一方是感染者還是雙方均是感染者,衛生部門能夠做的就是向雙方提供醫學咨詢,告訴他們怎樣能避免疾病的傳播。法律不禁止,又有防範措施,雙方還是出于完全自願,為什麼不能讓他們也同樣享受幸福和快樂呢?在一片議論聲中,許多人對艾滋女的結婚表示了贊同,并認為這是社會寬容與進步的體現。
衆所周知,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有一項重要的内容就是消除歧視,盡管歧視仍然存在,但不可否認,平等意識、權利意識、人性意識正以一種強勁之勢注入社會生活中。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相互關愛,共享生命”,艾滋女結婚,社會各界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關愛,盡管有些方式顯得并不恰當,但對艾滋病人的權利、尊嚴的尊重,正深入人心。
2.性教材試用:讓孩子大大方方認識自己的身體你在青春期有哪些變化?你認為單相思的自救做法有哪些?你如何辨别性騷擾?如何正确處理它?
……以前,這樣的問題,即使有孩子能問出口,相信也不會在老師、家長那裡得到完整、
(實習編輯:徐少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