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為【高能E蓓子】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轉載請後台聯系,但歡迎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檀健次的新劇《獵罪圖鑒》播了,朋友昨晚就激情截圖,給我各種賣安利。
“是雙男主聯手探案劇”;“哦沒興趣”。
“不來欣賞檀漂亮的美貌嗎?“;”還行吧“
“兩集一個小故事,節奏快賊刺激“;“這話聽起來非常虛假安利”
……
“這劇是原創劇本,沒有原著“;”什麼,我沖了!“
家人們,咱就是說,多久沒看到國産劇能寫得合格的原創劇本電視劇了。
一筆定真兇,畫像師都這麼牛的嗎?
《獵罪圖鑒》是我很喜歡的那種刑偵劇故事結構:一個清晰有懸念的主線,和節奏緊湊的單元故事聯合。
檀健次飾演的沈翊,是一個模拟畫像師,他本來是個天賦極高、留着長發的藝術青年,卻因為一次幫人畫像,無形中成為了幫兇,害死了北江刑偵大隊的一位警察。
案發後,靠畫像出名的他卻怎麼也畫不出找他畫像的那個女人的臉,這件事改變了他的職業規劃,他燒掉自己的作品,放棄風花雪月的藝術人生,在7年後成為了警局的一名模拟畫像師。
而金世佳飾演的杜城,是警局裡年輕熱血的城隊,他對沈翊的到來極度不滿,又是吵架又是摔桌子。原因無他,隻是因為那個死去的刑警,是帶他入行的師父。
多年未破的命案成為兩人的矛盾症結,性格天差地别的兩人,卻又在上級的授意下被迫組隊成為搭檔。
而當城隊發現沈翊真有幾把刷子時,也開始對他暗暗認可,主動要求帶帶沈翊。兩個人的并肩成長之路頗有點一邊破案一邊雙向救贖的感覺。
默契也在不斷磨合中出現,當外出畫像的沈翊身陷險境,緊急之下利用電話求救,杜城幾乎是瞬間理解到沈翊看似平常的聊天下那隐含的求救訊息。
有了一文一武,自帶張力的主角團,每個小單元的案子也選得很有意思。
充滿都市傳說色彩的操場埋屍案,警察發掘出的屍骨頭骨和身體竟然不是同一個,由此揭開一個青春期少女的絕望死亡;
整容院密室殺人案,偵察過程中卻在美容院院長的房間裡找到了充滿罪惡的“堕落房間”,原來美也會成為殺人利器。
還有情侶作案的連環殺人案,女生落網,男生卻在她的刻意隐瞞下逃亡在外,簡短的兩集卻拍出了凜冽的奇情感。
當然,前六集最吸睛的點,還在于沈翊的職業,模拟畫像師。
這在國産刑偵劇裡不算個特别新鮮的職業,一般是根據目擊者或者受害者的描述,畫像師利用紙筆或其他工具,還原出犯罪嫌疑人的畫像,從而幫助警方進行摸排或抓捕。
之前也有劇會偶爾涉獵,但每當沈翊在劇裡被安排畫像,我還是會從“這也能畫?”的輕視逐步轉換成“這居然能畫出來!“的震驚。
在第一個案子裡,沈翊不僅達成了能通過女孩現在的臉,反向畫出她們整容前的樣子的成就,而且一畫就是80來個。
這隻是開胃菜,被害人住所的監控裡,有拍到一個戴着口罩帽子散着頭發的女性,在天色混暗,監控的角度又不夠清晰的情況下,沈翊僅僅根據這麼模糊的内容就能畫出嫌疑人的臉。
甚至連她藏在口罩下,整容整毀了的下巴都能還原,看看對比就能有多神奇。
在第二個案子裡,更是挑戰我的認知,一具已經白骨化快十年的屍骨,他卻能根據一個光秃秃的頭骨,開始确定骨點,再還原軟組織,最後得到相似度非常高的受害者畫像。
對比起來,從小姑娘那些充滿少女幻想的日記描述裡,什麼英挺的鼻子之類的話還原出案件關鍵線索人物的操作,都顯得沒那麼驚奇了。
真正實現了一筆定真兇,沈翊怕不是警界“馬良”吧?
如此獵奇吸睛的設定,加上完整含有主角成長線的主線,和集集高能的單元劇情,值得先蓋上一個“可追”的評估。
這麼神奇,一定是主角開挂了吧?
沈翊在劇裡的模拟畫像如此神奇,不難看到彈幕上有“編的嗎?我不信“之類的評價,說實話我一開始也覺得過于裝X,不過看完劇稍微去了解了一下,發現真是世界之大,能人遍天下。
模拟畫像其實不是什麼新興工種,雖然人數稀少被形容為警界裡的大熊貓,但确實是非常傳統的刑偵手段,追溯曆史甚至能追溯到古代的通緝令上。
在天眼系統還不夠發達的幾十年前,模拟畫像師是幫助偵查、鎖定嫌疑人的常用方式。
像劇裡沈翊根據日記描述還原那段,其實非常貼合畫像師的日常工作狀态,依靠三言兩語的外貌描述去還原案件人物。隻不過他們更多是根據受害者和目擊證人的口述去完成畫像。
像震驚一時、至今被列為奇案之一的白銀連環殺人案,就是畫像師張欣根據一年多以前的卷宗和目擊者的口述,對嫌疑人進行了畫像。
隻是因為畫像的黃金時效已經過去,張欣并沒有十足的把握,這三份畫像也在多年之後才被公布。但畫像确實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案件偵破,警方在摸排時發現長相相似的人時,就會去采血,縮小了摸排範疇。
而劇裡沈翊看起來玄而又玄,根據監控畫像的行為,其實則是現在畫像師的工作常态。
科技發展,天眼監控越來越多,依照視頻畫像則成為了畫像師的基本功,像劇裡這種監控視頻不夠清晰、嫌疑人又有面部遮擋的情況其實并不少見。
近兩年就有一個特别出名的案例,留學生章瑩穎失蹤一案,警方掌握的監控其實比劇裡的條件還要不好,一輛停在遠處的黑色小車,車窗搖起,根本看不到人。
中國警察林宇輝一幀幀放大截圖,從幾分鐘的視頻裡抓取有限的信息,最後根據高度模糊的畫面了畫出了犯罪嫌疑人的畫像,幫助警方抓到真兇。
林宇輝還曾經在綜藝節目上現場展現畫像師宛如開挂般的技能,在打滿馬賽克的圖像裡成功繪制出人臉,并從48個人裡精準找出畫中人。
這些現實案件的反證,外行人看起來如同開挂的行為,其實是畫像師們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完成的“現實神話”。
劇集當然無法避免的,有美化加工的成分,但卻基本都從案例演化,那些令人震驚的“畫像”也能從現實案例裡找到影子。
劇裡還有個我尤其喜歡的小細節,有個搶劫案需要畫像,目擊者有三個知名到能開畫展的畫家,每個人都畫了像,卻個個都不像。
最後還是靠沈翊的畫像成功抓到了嫌疑人,這個有趣的對比,其實恰恰說明,畫像師不是外行理解的,隻要畫得好就可以。
在我們看來是“開挂“,但對畫像師們來說,這些其實都是多年學習、案件偵辦、自身能力多種方面支撐下來的神奇,是簡單的畫畫,也是複雜的刑偵學。
唯一美化過頭的,大概就是這麼年輕又長得好看的畫像師,确實應該隻有劇裡有哈
畫像也畫心,情感流推理才是yyds?
前六集一共三個案子,仔細琢磨會發現這些案子其實并不算多麼複雜,和這兩年流行的“高智商犯罪”更是相去甚遠。
非要說的話,這些案子很像這兩年劇本殺流行的情感本,看似曲折離奇的故事最後都落到令人唏噓的情感與人心困惑上。沒有硬核的推理,走的是情感流推理的路線。
美貌陷阱那一案,就有對容貌焦慮的反思,前去整容的女孩很多原本就非常好看,但她們卻因為各式各樣的焦慮選擇改變自己,哪怕要冒着整容失敗的巨大風險。
殺掉整容院長的女設計師,因為職場中無形的性别歧視,選擇整容,她相信美可以打破性别的隔閡,在嘗到甜頭後,又因為想要維持這份美把自己從受害者轉化成了加害者。
幾十個女孩在她為“惡魔”設計的“堕落空間”裡遭受了侵犯與折磨,她自己也被罪惡拉近深淵,她用心靈的自由換取了美麗,卻又因為重新渴望自由,拿起了殺人的刀。
當沈翊為她送上居裡夫人的畫像時,她的後悔是一份無形的诘問:人如果在欲望中迷失方向,哪怕目的清晰,又還能找到正确的路嗎?
操場埋屍案則更令人扼腕,一個性格内向敏感的女孩,在青春期會遭遇多少無形的摧折?來自師長的猥亵,同學無理由就發生的校園霸淩,還有原生家庭給予的漠視……
她依靠自己想象中的“男孩”為自己撐起了成長期的小小避風港,卻又因為這份想象的破滅,而決然舉刀殺掉自己。
殺掉曉玄的隻是她自己嗎?我并不覺得,那些自以為自己什麼也沒做,或者僅僅是捉弄了她一下,打了她幾下,嘲諷了幾聲的人,都在拿着無形的刀,為傷痕累累的她增添痛苦。
校園本應是少年人的單純青春所在,卻成為她最後的埋骨之地。
第三個連環殺人案最有奇情感,甚至會讓我想起《紅蜘蛛》裡的奪命鴛鴦,一個漂亮美麗的女人和兇惡的匪徒,即使一人落網,也要完成一段“你在内我在外“的罪惡之愛。
可這份罪惡并沒有被愛感化,哪怕男人日複一日地往返于看守所和市區之間,守着監牢裡的英子。到了危及自身的時候,第一個念頭仍然是殺人滅口。
愛不能寬恕罪惡,罪惡應以法律為标尺,受無上刑罰。
沈翊在劇裡是個畫像師,但他不隻畫像,還對犯罪嫌疑人“畫心”。
那些讓劇中人飽受煎熬和掙紮的人生問題,并不隻是罪犯才有,現實生活中,多少人受困于無形的心魔,被容貌焦慮、被職場歧視、被青春期的疼痛持續折磨。
對人心的刻畫和講述,不是對犯罪者的共情,而是對遭遇類似問題者的纾解。是在警醒我們,欲望不能淩駕于規則之上,問題不會讓人走向毀滅,但錯誤的選擇卻會讓人掉入深淵。
每一個案子的結束,比之推理的順暢,我更想跟着劇中人長長地歎一口氣,峭壁難攀,但别讓自己松了心中的法律準繩。
E姐結語
看劇的過程中總讓我想起一部古早港劇《讀心神探》,倒不是劇情案件有多相似,而是以一份職業為扣,去講述和呈現各類案子的模式很像。這種類型的單元探案劇總是不如硬懸疑或推理的劇受捧,但我卻覺得非常輕巧。
有人設突出的主角團,主線不複雜但串聯作用極強,小單元各有各的特色之處,合适的節奏會讓整部劇變得非常适口。
不是那種我看前要沐浴焚香,看中要記下幾百字筆記,看完還要找大神分析的“神劇”,但卻時刻得宜,下飯、放松兩不誤,偶爾碰到無傷大雅的槽點還能和朋友帶着包容快樂吐槽。
尤其讨喜的一點是,哪怕男主是畫像師,也沒有神化到離了他就不能轉的地步,從預審到法醫到城隊,案子的破解從來就不是一人之功,再天才的主角也得有隊友。
畢竟,我們的文化裡,比起期待超級英雄,還是更相信群衆的力量大。
今天的話題是:
你最喜歡怎樣的探案劇?
來評論區說說吧~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麼麼哒!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