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偷食禁果多是好學生

偷食禁果多是好學生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27 13:24:53

  發生性關系的學生中,半數以上是公認的好學生,1/3來自重點中學甚至是名聲顯赫的學校

  ■他們初次發生性行為時100%不用安全套,有過性行為的事實,父母與教師100%不知道

  ■發生性關系的學生中,半數以上是公認的好學生,1/3來自重點中學甚至是名聲顯赫的學校

  ■他們初次發生性行為時100%不用安全套,有過性行為的事實,父母與教師100%不知道

  ■他們對學校與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滿意

  《藏在書包裡的玫瑰》———一本對13個中學生性行為的調查報告最近在北京的書攤上擺到了顯眼位置。接受調查的13個孩子如今都已長大,多數人進入了大學或職高。

  提起當初在中學時發生的第一次性關系,被訪者幾乎無一例外地表示,如果那件事放在今天,自己的選擇可能完全不同。多數被訪的女同學承認,因為太早地發生了性行為,自己的生活軌迹發生了重大改變。有些人至今仍有心理崩潰之感。

  女作家畢淑敏用了4個字評價這些中學生的親曆:“滴血之感。”

  中學生性行為傷害最深的是人格

  幾年以來,各種媒體所報道過的中學生甚至小學生發生性行為,甚至懷孕、流産的新聞不在少數。成人社會呼籲對青少年開展性健康教育的呼聲也不絕于耳。但是,進行這次調查,繼而寫成這本書,兩位作者———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和北京出版社編輯張引默感到自己“是在與生命對話”。

  這13位被訪者在與他們簽訂了保密協議之後,把自己憋在心裡很長時間的感受傾瀉而出。

  他們無一例外地是為自己純真的、青春萌動的愛情自願付出這人生的第一次;他們幾乎所有人當時都緊張無措;他們沒有人從這第一次中體味到快樂,多數女孩子感到自己像是放在愛情祭壇上的祭品;一旦導緻女方懷孕,他們都萬分驚慌、不敢負責;他們沒有人至今仍舊和自己的“第一個”保持着愛情關系。

  曆曆在上高一時,與另一個男同學一起到澳大利亞參加自費交流項目,她舉目無親時與這個男孩日漸親密,最後發生了性關系。當采訪者問她?這位今天的大學生回答說:“這件事對我的愛情觀、婚姻觀産生了很大的影響。不止這件事,包括這段所謂的感情,也使我對愛情産生了很大的懷疑,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愛情。高三時,大家看我很正常,表面上一直在笑,學習也很好,但是沒有一個人知道我内心的掙紮、想法以及自暴自棄的情緒。高考後,空閑時我會想‘雞’什麼的,在我看來也無所謂,我認為反正都已經發生過了,再做什麼都無所謂,随便交幾個男朋友都無所謂。直到碰到現在的男朋友。”

  另一位偷吃過“禁果”的男生,曾建議把這本書定名為《這是一個事實》。

  孫雲曉說,這的确是一個事實。首先,有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在發生性關系,同學之間、網友之間、與成人之間,甚至一個人有四五個性伴侶,這是一個人們不願面對卻又不能不承認的事實;其次,中學生盲目發生性關系,可能會造成懷孕甚至感染性病、艾滋病,而他們對這些知識所知甚少,這也是一個事實;再次,目前的性生理教育已遠遠不能适應中學生的切實需要。有些女孩子在稀裡糊塗發生性關系之後,後悔莫及。直到考入大學,還萬分自卑。這,更是一個事實。

  孫雲曉慨歎,中學生一旦發生性行為,不僅僅傷害了他們的生理,傷害了他們的心理,更傷害了他們的人格。選擇什麼樣的行為就是選擇了什麼樣的人格。

  性知識教到什麼程度就充分和夠用了

  在北京借讀的高三男生孫杉告訴張引默,之所以與女友發生了性關系,“其實是一個生理問題,你雖然不想,但生理需要要求你這樣。在青春期,就像餓了要吃飯一樣,生理需要占很大比例”。

  像這種“餓了要吃飯”的狀況,孫杉的老師和家長有沒有給他進行過相關教育呢?“他們沒有教我什麼,從來就沒有過。我上初一的時候,家裡裝了電話,我有自己的一個電話本。我媽曾經看過,看到幾個女生的電話,就和我說,不許想别的,好好學習。從那麼早的時候就開始阻止你,從你稍微有些想法時就阻止你,你已經就不能向前走了。但是生理變化明擺着呢,又必然會發展下去。正常的路被堵死了,就有可能會往歪了走。有的人歪了後能繞回來,有的人就繞不回來了,越走越歪。”孫杉坦言,從初一到高一,他直接獲取性知識的渠道隻有黃盤。

  孫雲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些調查雖然隻是些個案,并不能代表中學生的全部。但是,卻能從中看出我們國家的青少年普遍缺乏性健康教育或者教育得不适當。這些中學生當初與戀愛對象發生性關系時,幾乎所有人都出于好奇,都看過相關的網站、書籍或者黃盤,自以為完全懂得性知識。而實際上他們對于什麼是性交,以及這種性行為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可能引起什麼樣的反映,如何避孕、假如懷孕怎麼辦等問題知之甚少抑或毫無準備。一個男生在初二時交了女友,褲兜裡就總要放一個避孕套。問他用過嗎?他搖頭,說就是覺得放一個在身上感覺很帥。

  張引默講述了一個沒有寫進書裡的案例。一位女生在瞞着父母做完人工流産的第二天就去上課,第五天就參加體育考試,測1000米跑,結果還沒跑完就昏倒在賽場上。為此,她留下了很嚴重的婦科病,在以後的體檢中,她的腹部永遠有一塊陰影。這位女生後來考進了一所醫科大專,在學過了婦科有關的生理、心理知識以後,她放聲大哭。她後悔不已,她開始懷疑自己未來還能否做母親。

  一段時期以來,教育部門、人口與計劃生育部門、醫療衛生部門、心理學界甚至一些民間團體和志願者們都在關注和介入中學生青春期教育。許多地方也的确出版了一些具有現代觀念的相關教材、書籍和雜志,舉辦了一些相關展覽、講座,像北京等一些城市的中學還為性健康教育課列有固定課時。

  在這些轟轟烈烈的舉措背後,人們是否想過?是為了性安全還是為了性純潔?是為了滿足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還是單純為了防止傳染病和社會問題的發生?青春期性教育什麼時候開始最好?現在的教育内容對他們夠用嗎?

  13位接受訪談的中學生都表示,他們當時所接受的青春期教育實在太沒意思,太不适用了。

  被訪者海礫初二正式交男朋友,高三發生性行為。在職高畢業時,她對自己的人生之路重新做出選擇,開始全力以赴,準備考大學,現在北京一所著名大學就讀。當張引默問她對中國的性教育怎麼評價時,她脫口而出:“太糟糕了!快到極緻了。我覺得即使有人在教育,但它完全是理性的。實際上這和感情和情緒是息息相關的。性和愛不是一對孿生姐妹嘛,沒有誰都不行。隻講生理知識不講心理知識,那怎麼行?!”

  北京的一個14歲初二男生對記者說,我們不愛聽現在的青春期教育課,因為他們動不動就說早戀。無聊。都是正常人,喜歡異性是自然規律。其實這種事情就像大禹治水,隻能疏不能堵。好多父母和老師一看到男女同學在一起就特别緊張,其實有些男女生開始就是想找個感情寄托。因為他(她)在同性朋友或家庭中間缺乏這個。如果上課隻講生理衛生知識,現在信息這麼發達,哪兒還找不到這些!書本知識和情感體驗是兩碼事,再說青春期是一個過程,即使他(她)犯點錯誤又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呢?你們大人為什麼不能對這些小孩寬容一點兒?《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叢書》主編陳一筠教授認為,青春期性教育很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與異性交往和相處。每個人都會和異性相處一生。

  應該怎樣對待中學生戀愛

  人口學研究表明,20世紀的100年間,每過25年少男少女的性成熟提前1年,上個世紀初性成熟期發生在十六七歲,世紀末的時候已經提前到十二三歲。另一方面,青年人選擇結婚的年齡則大大推遲。世紀初的時候是20歲左右,世紀末已達到26歲以上。專家們把從性成熟到結婚的這一段時間稱為“性待業期”。顯然,目前人們的“性待業期”已達到10年,甚至更長。

  既然性成熟期已經提前到十二三歲,作為青少年的監護人、教育者和保護者,我們這些成年人應該怎樣對待中學生戀愛、發生性行為乃至懷孕、堕胎?

  很多批評中國現在的青春期性教育的人經常認為我們的問題出在觀念禁锢上,經常推崇國外的性教育。而有資料表明,即使性開放如美國,他們對青少年的性教育,也是多元化的,沒有統一标準。據“青春熱線”創辦人陸小娅介紹,美國目前的性教育主要有3種模式,既然避免不了,索性給學生發安全套;以純潔為導向的模式,提出要把貞節保留到結婚;第三種是綜合模式,既講性道德,又主張教會孩子如何避免性傷害。

  另一位青少年問題研究專家認為,美國及一些發達國家與我們的最大區别其實不是在性教育的内容上,而是在對待發生問題的孩子的态度上。他們的社會氛圍比我們更寬容。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陳會昌在考察日本時,聽到一位很有名的教育家說得很實在,他跟中學的男生說:“不要在你們的身邊找伴侶,你們的伴侶正在上幼兒園或小學。”意思是讓男孩們好好學習,考上大學,以後找一個比你小若幹歲的女孩子。陳會昌說,他們這些觀點就是讓性道德走在性成熟的前面。

  中國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究竟應該采取哪種模式?陳會昌提醒大家注意一個事實、家長們、老師們希望孩子在結婚前不要幹這些事情,大部分學生是接受成人和社會的這種期望的。在參與《藏在書包裡的玫瑰》座談會時他談到,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們,隻有你自己對自己的青春負責任!我們隻能引導,不能為你們負責。我們要告訴他前邊有幾條路,應該走哪條要由他自己選擇。我們應該把我們那個符合社會期望的判斷向他闡明,說清楚、說到位,讓他明白後果、好壞,然後讓他自己去找到一個跟我們相近的價值觀念、價值選擇,這才是種好的教育,而不是把我們的價值觀強加給他們。(文中被訪學生均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