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癌在癌變之前無任何預兆的疼痛或者陰囊脹墜不适,大部分在洗澡的時候偶然摸到,若腫大硬實應立刻就診. 睾丸癌放療化療效果顯著嗎? 睾丸癌的病因病理、早期中期晚期轉移擴散症狀有哪些?睾丸癌的鑒别診斷要點、手
睾丸癌病因引起睾丸癌的原因尚不清楚,在10%睾丸癌發生在出生時有隐睾的男人中已有許多父子都患癌的報道,有生育問題的男人更容易患良性睾丸瘤,并有輕微患睾丸癌傾向。一些研究提示,行輸精管切除術可增加患病率,但是其他研究不支持這一結論(參見睾丸問題一章)。其他被懷疑但沒證明的危險因素包括:久坐辦公的人,青春發育早,既往患過腮腺炎、睾丸損傷,長期接觸殺蟲劑或放射線,和與母親有關的産前情況包括異常出血,在孕期服用雌激素或乙烯雌酚。睾丸癌病理197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如下睾丸腫瘤分類方法。
(一)生殖細胞起源的腫瘤
1.精原細胞瘤又分典型的、間變型的和精原母細胞瘤。
2.胚胎性瘤又分成人型、嬰兒型和多胚瘤。
3.畸胎性癌又分成熟型、未成熟型和惡性變。
4.絨毛膜上皮癌
5.多組織類型包括畸胎癌(畸胎瘤和胚胎癌混合)、其他各種組織成分混合的腫瘤。
(二)非生殖細胞起源的腫瘤
1.間質細胞瘤
2.支持細胞瘤
3.生殖基質癌
4.以上腫瘤的混合性者
(三)轉移性睾丸腫瘤睾丸癌早期症狀睾丸腫瘤固然可惡,但隻要早期發現和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因此,中青年男子要增強防病意識,提高警惕,一旦發現以下特殊征象,應及時上醫院檢查。
①睾丸腫大。這是腫瘤細胞漫無止境地大量繁殖增生的結果。腫大的形狀并不均勻,有時很不規則,生有腫瘤的一側睾丸可以腫大突出得格外明顯。
②睾丸質地堅硬。用手觸摸睾丸像石塊狀,質地很硬,這與普通睾丸發生炎症時睾丸呈均勻性腫脹和質地較軟有顯著差别。盡管睾丸很硬,但按摸時并無疼痛,這與睾丸炎也是不同的。
③睾丸沉重感。由于睾丸腫瘤是腫瘤細胞大量生長形成,所以是一個實質性腫塊,生長到一定程度後,睾丸的重量驟增,患者會有沉重的下墜感覺,甚至影響行走。如果用手托起睾丸,猶如托着石頭一般,有一定的重量感。
④透光試驗陰性。一般鞘膜積液時,陰囊及睾丸的透光性增強,透光試驗呈陽性。而睾丸腫瘤生長得緻密堅實,裡面并無液體,透光性便大大減弱。
當出現上述症狀時,得抓緊診治,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延誤病情。由于睾丸腫瘤有不少是由隐睾症轉化而來,患隐睾症者,即使施行過手術治療,但有時仍可因睾丸受損或發育不全,還有惡化成睾丸腫瘤的可能,所以更應重視睾丸腫瘤的蛛絲馬迹。睾丸癌中期症狀睾丸癌的中期症狀介于早期症狀和晚期症狀之間,呈進行性發展。睾丸癌晚期症狀1.睾丸腫大88%的患者,睾丸呈不同程度腫大,有時睾丸完全被腫瘤取代,質地堅硬,正常的彈性消失。早期表面光滑,晚期表面可呈結節狀,可與陰囊粘連,甚至破潰,陰囊皮膚可呈暗紅色,表面常有血管纡曲。做透光試驗檢查時,不透光。若為隐睾發生腫瘤多于腹部、腹股溝等處扪及腫塊,而同側陰囊是空虛,部分睾丸腫瘤患者同時伴有鞘膜積液。有的尚屬正常或稍大者,故很少自己發覺,往往在體檢或治療其它疾病時被發現,部分病人因睾丸腫大引起下墜感而就診。
2.疼痛近90%的患者睾丸感覺消失,無痛感。所以一般認為腫瘤是無痛性陰囊腫塊。值得注意的是在臨床還可以見到急劇疼痛性睾丸腫瘤,但往往被認為是炎征,發生疼痛的原因是腫瘤内出血或中心壞死,或因睾丸腫瘤侵犯睾丸外的組織而發生疼痛。
3.轉移症狀睾丸腫瘤以淋巴結轉移為主,常見于髂内、髂總、腹主動脈旁及縱隔淋巴結,轉移竈可以很大,腹部可以觸及,患者訴說腰、背痛。睾丸絨毛癌患者,可出現乳房肥大,乳頭乳暈色素沉着。睾丸癌轉移擴散症狀1.淋巴轉移睾丸腫瘤以淋巴結轉為主,約52.9%的病人在接受治療時已經發生淋巴結移轉。經淋巴經路,睾丸腫瘤骼、主動脈周圍淋巴結,然後到縱隔和(/或)鎖骨上淋巴結,其次是轉移到肝、肺、胸膜、腎、腸道、膀胱、軀幹骨等處。
2.局部浸潤腫瘤擴展穿破白膜到附睾、精索、陰囊皮膚等部位,然後到腹股溝淋巴結。睾丸癌診斷要點(一)臨床診斷
1.根據病史和體征,發現睾丸腫大有下墜感,無壓痛,而睾丸正常時的敏感性消失,應首先考慮睾丸腫瘤。
2.B超檢查如發現腹膜後淋巴結腫大,對診斷很有幫助。
3.尿HCG檢查陽性,對判斷睾丸腫瘤有無滋養葉成分參考價值。甲胎蛋白檢查對判斷胚胎性腫瘤有幫助。
4.X線檢查,可了解有無肺、骨轉移。
5.CT檢查:CT檢查以其檢查的全面性和清晰性,能更詳細地、準備地反應睾丸及全身各處的轉移情況,對睾丸腫瘤的臨床分期、科學的綜合治療,以及預後的指導等,都有重要價值。
(二)病理診斷
睾丸腫塊論斷不清時可手術探查。手術時先阻斷精索血循環,作睾丸活檢送冰凍切片檢查,證實為腫瘤後,即可切除睾丸。睾丸癌鑒别診斷1.鞘膜水囊腫囊性、軟而透光,抽出液體後可觸到正常睾丸。絲蟲病引起的睾丸鞘膜積液使陰囊皮膚與皮下組織浮腫,往往同時有橡皮腫存在。
2.陰囊血腫有外傷史,對陰囊血腫機化者應注意與腫瘤區别。
3.睾丸炎有炎症症狀,急性發作時有紅腫熱痛。
4.附睾炎有炎症症狀,睾丸正常。
5.附睾結核附睾串珠狀結節,睾丸正常。睾丸癌手術治療
(一)睾丸切除術适用于任何類型的睾丸腫瘤,所強調的是應當采用經腹股溝途徑的根治性睾丸切除術。方法是:手術采用腹股溝斜形切口,達陰囊上方,分離精索,在腹股溝内環處先将精索、血管結紮切斷,然後再切除睾丸及其腫瘤。其注意事項為:在手術時盡可能先結紮精索血管及輸精管;應盡可能地高位切除精索;術中防止擠壓腫瘤以免促使擴散。單純睾丸切除往往達不到徹底的手術切除效果,需配合施行腹膜後淋巴結清除術,以達到根治的目的。現應用最廣的是用腹正中切口(從劍突至恥骨聯合)。其優點是:能充分暴露腹膜後間隙,使手術在直視下進行操作,腎蒂和大血管周圍均能完善地暴露和徹底清除。其範圍包括同側下2/3腎筋膜内所有的淋巴結、脂肪和結締組織。Roy等指出:左、右兩側睾丸引流範圍有一定區别,且右側向左側的交通支較多,故清掃的範圍亦應不同,清掃範圍右側大于左側。右側:應由腎蒂平面以上2cm平面起,沿下腔靜脈到腹主動脈分叉處,切除所有的脂肪、結締組織與淋巴組織,同時也切除腹主動脈與下腔靜脈之間的淋巴結及腹主動脈前的淋巴結,再由腹主動脈分叉處向右、向下切除骼淋巴結,與内環精索結紮處會合,将其殘端一并切除。左側:沿腹主動脈自腎蒂上2cm向下解剖直至腹主動脈分叉處,切除所有的脂肪,結蒂組織與淋巴組織,同時也切除腹主動脈與下腔靜脈之間的淋巴結,再由腹主動脈分叉處向左、向下沿骼血管解剖,切除髂淋巴結達左側内環處,将精索結紮殘端一并切除。有學者認為上述清掃方法尚不能徹底,仍有25%的淋巴結殘留在大血管後面,因而采用擴大的雙側腹膜後淋巴結清掃術。其方法與前述方法基本相同,由兩側輸尿管内側開始,結紮兩側腰動、靜脈,使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完全遊離,可提起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将腹膜後區域内的淋巴結、脂肪組織全部清除,以達到完全清除的目的。睾丸腫瘤腹膜後轉移主要位于腸系膜動脈根部水平以下的腎周圍到大血管分叉水平之間的範圍内,對該區域作徹底清除是提高手術療效的關鍵。至于大血管後方是否需要清除,意見尚不一緻。
(二)腹膜後淋巴結清除術由于非精原生殖細胞瘤如胚胎瘤、畸胎瘤對放射線不敏感,故在行睾丸切除術後,應做腹膜後淋巴結清除術,在Ⅰ、Ⅱ期的病例可以得到治愈的機會。有關手術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各有利弊,目前大多數學者主張采用從劍突到恥骨聯合正中切口的腹膜後淋巴結清除術。切除範圍包括上界到雙側腎蒂上2cm及腎蒂,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周圍至髂血管交叉和同側髂血管上1/3部分,兩側到雙側輸尿管和精索,和同側腎周圍筋膜内所有的淋巴結、脂肪及結蒂組織。關于腹腔後淋巴結清除術的時機及操作一般認為:①手術時間,在睾丸切除術的同時或兩周後進行。②清除淋巴結應按解剖順序,争取做整塊切除。③在腹膜後大血管旁剝離淋巴結應謹慎輕巧,以免損傷大血管,并且不應過度牽拉腎蒂血管。④術後若需要化療,應在兩周之後進行。
(三)肺内孤立轉移竈的切除對于有肺部轉移竈的患者,經過觀察一定時間及化學治療抑制肺部病竈,無新病竈出現時,可考慮手術切除,以争取治愈。
睾丸癌化療(一)适應證
不宜手術或不願用手術的II、III期病人;局部腫瘤限于睾丸内,但腹膜後淋巴結清除後組織中有癌浸潤者;手術、放療後,或化療完全或部分緩解後的維持、挽救治療。
(二)禁忌證
心、肝、腎等重要髒器功能障礙者;有感染以及發熱等嚴重并發症者;年老體衰或呈惡液質者;有嚴重骨髓抑制者。
目前化學治療發展較快,使用藥物的治療方案也較多。現列舉常用治療方案以供參考。
(三)單藥化療
單藥化療對睾丸腫瘤仍有一定的療效。
1.順鉑(DDP)成人每日20-50mg,分3-6次給藥;或每次150mg,3周後重複,1療程300mg,可反複應用。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和腎毒性,應用時要積極應用鎮吐藥物,并進行水化。
2.博萊黴素(BLM)成人每次30mg,靜脈注射,每周1次,連用12周。總量為300-600mg.主要副反應為發熱肺纖維化和皮膚色素沉着等.
3.苯丙氯酸氮芥(溶肉瘤素)一般每次25-50mg,每周1次,口服或靜脈注射,總量為180-200mg。主要反應為消化道反應和骨髓抑制。
(四)聯合化療
睾丸腫瘤的全身聯合化療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完全緩解率和長期生存率較高,目前較多采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常用化療方案:
1.PEB(PVB)方案
DDP100mg/m2,靜脈滴注,第1天(配合水化利尿等);VP-16100mg/m2,靜脈滴注,第3、4、5、6、7天;PYM20mg/m2,肌注,第3、5、8、10天。3周重複,共3-4個周期。
2.CEB方案
CBP300mg/m2,靜滴,第1天;VP-16100mg/m2,靜滴,第3、4、5、6、7天;PYM20mg/m2,肌注,第3、5、8、10天。4周重複,共3-4個周期。
3.首次治療失敗後的解救方案
IFO1.2mg/m2,靜脈滴注,第1~5天;ACTD250μg/m2,靜脈滴注,第1~5天;ADM30~40mg/m2,靜脈沖入,第1天。21~28天為1周期,其2~3個周期。
大劑量DDP治療需配合水化及止嘔治療,應在有經驗的醫護人員指導下實驗。
治療非精原細胞瘤的方案亦可以用于常規藥物治療失敗的精原細胞瘤患者。
近幾年來,以DDP為主的聯合化療治療播散性睾丸生殖細胞癌,90%的完全緩解者能無癌長期生存。睾丸癌放療精原細胞瘤對放射線高度敏感,根治性睾丸切除後應采用放射治療。目前學者們主張把放療作為睾丸腫瘤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1.術前照射适用于胚胎瘤、惡性畸胎瘤,而多是在睾丸腫瘤或腹部轉移竈巨大,估計手術困難時采用。一般照射量以10Gy左右為宜。
2.術後照射适用于早期病例,睾丸切除術後作淋巴引流區照射;或局部腫瘤處于較晚期,腹部未觸及包塊,但經淋巴管造影證實或估計有轉移者;或腹膜後淋巴結清除術後,病理檢查為陽性或未能清除徹底者;或晚期腫瘤已有腹腔内轉移,行姑息性切除術後加以補充放療。方法是:目前多采用"五野照射治療",即恥骨上、臍部、腰椎、上腹部、胸部下方。照射劑量如下:①精原細胞瘤:預防照射為25~30Gy,治療量為30~35Gy/3~4周;②胚胎性癌和惡性畸胎瘤:照射劑量為40~50Gy/4~5周。
目前對縱隔和鎖骨上區域的預防性照射有不同看法。但是陰囊一般不作照射。文獻報道,精原細胞瘤,經睾丸切除加放療,5年生存率為I期81.1%,II期為41.6%,III期為20%。睾丸癌中醫治療(一)手術與中醫藥配合
手術前給予中藥(湯劑、中成藥、中藥針劑等),可以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及手術成功率。用藥原則是在辨證治療的基礎上調理髒腑功能和氣血,如祛濕清熱、健脾滋腎、祛瘀通淋等法。手術後配合中藥主要采用補氣養血,健脾和胃,以促進機體功能盡快恢複,保護重要髒器的功能。常用方為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黃芪針、生脈針等可以根據情況選用。
(二)放療與中醫藥配合
采用清熱解毒、養陰益氣或滋陰潤燥,輔以健脾和胃之法,可減輕放射線對機體的毒害作用。常用方如沙麥門冬湯、玉女煎、五味消毒飲等。
(三)化療與中醫藥配合
為減輕化療的毒副反應,運用中藥益氣養血、健脾和胃、滋陰補腎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表現在化療的胃腸反應減輕,甚至不出現;骨髓抑制的程度亦可大減輕,而且增加了恢複的速度。常用中藥如黃芪、黨參、太子參、當歸、雞血藤、仙靈脾、枸杞子、女貞子等。
睾丸腫瘤通過手術治療、化療等方法,其無瘤生存時間比較長,要進一步提高療效,可以在手術後或化療期間應用中藥或中成藥(包括中藥針劑)中的抗腫瘤藥,有些中藥抗癌藥可以與放、化療同時應用,例如嗎特靈注射液等,既具有抗癌作用又不損傷人體正氣睾丸癌常用藥物安康欣膠囊消癌平片參丹散結膠囊西黃丸複方斑蝥膠囊睾丸癌護理1.注意觀察順鉑所引起的消化道反應、腎毒性所帶來的一系列症狀,以便及時對症處理。
2.應用BLM時要觀察病人呼吸的變化,以警惕BLM所緻的肺纖維化。還要注意口腔炎、發熱及過敏處理。
3.囑病人要營養飲食,并進行靜脈高營養療法,以保證放、化療的順利完成。睾丸癌飲食【宜】
(1)宜多吃抗睾丸腫瘤的食物:甲魚、貓肉、海帶、麻雀、鲫魚、豬脬、荞麥、核桃、荔枝、山楂、絲瓜、莴苣、烏梅。
(2)女性化症狀明顯宜吃狗肉、狗鞭、海馬、對蝦、泥鳅、淡菜、龜肉、核桃、羊肉、羊腎、麻雀。
(3)腰痛宜吃芋艿、栗子、梅子、荔枝、絲瓜、對蝦、鮑魚、赤、海馬、海蜇。
(4)感染宜吃油菜、苦瓜、豆腐渣、泥鳅、黃颡魚、蟹、香椿。
【忌】
(1)忌煙、灑及一切辛辣刺激興奮食物。
(2)忌黴變、腌制、油煎、肥膩食物。
(3)除女性化症外,忌溫熱壯陽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韭菜、動物鞭等。睾丸癌預防1.及早治療睾丸異位和隐睾,預防和治療睾丸及附睾炎症。
2.戒煙戒酒,少量或不食辛辣食物。睾丸癌預後(一)罕見完全自發消退。
(二)所有成人生殖細胞腫瘤應視為惡性,所謂“良性畸胎瘤”鏡下有向管侵犯最終29%單純睾丸切除者死于腫瘤。小兒畸胎瘤為良性。
(三)白膜為天然屏障,腫瘤穿破常在腫瘤縱隔,該處是血管、淋巴管、神經和小管通過部位,10%~15%擴展到附睾和精索者淋巴和血行轉移危險增加。
(四)全部睾丸腫瘤好發于淋巴轉移,雖然純絨癌也有血液播散。精索4根~8根淋巴管向上扇形散開至腹膜後淋巴鍊。右側睾丸的最初到達的淋巴結是L3椎體主動脈區間的淋巴結,左側睾丸第一梯隊淋巴結主動脈旁區:左輸尿管、腎靜脈、腸系膜下動脈起始部與主動脈間。向上可達乳糜池、胸導管、鎖骨上淋巴結(左側為主),亦可向下逆行轉移至髂、腹股溝淋巴結。腹股溝病亦可由陰囊病變轉移引起。
(五)淋巴結以外轉移可直接侵入血管或瘤栓從淋巴靜脈吻合處播散,大多數血行轉移在淋巴轉移之後。如果A期非精原細胞僅做睾丸切除術則20%擴散,其中大多數即80%為腹膜後轉移淋巴結,20%轉移與之無關。純精原細胞瘤轉移常為精原細胞瘤,少于10%為其他成分轉移,而有其他成分轉移者占純精原細胞瘤死亡的30%~45%。
非精原細胞瘤發展迅速,倍增時間僅10天~30天,治療無效者85%二年内死亡,其餘在三年以内。精原細胞瘤可以在有效的治療後經2年~10年複發。睾丸癌醫院專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