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區别
表達方式是就文章的寫作内容而言,
表現手法(寫作方法)是就文學作品寫作的具體技法而言。
表現手法,也叫寫作方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
常見表現手法: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襯托(正襯、反襯),卒章顯志,鋪墊,象征,想象,聯想,照應,寓情于景,烘托,托物起興,以樂襯哀,渲染,虛實結合,欲揚先抑,設置懸念,點面結合,開門見山,伏筆,照應開篇,諷刺,以聲(動)襯靜,對比等。
一,象征的作用
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象征體),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這種手法,來源于《詩經》中的“比”、“興”。《楚辭.橘頌》就是通篇運用比興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後在詩歌、散文中成為常見的手法之一。
作用:
1、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
2、增強文章表現力。
3、表達了作者 XX 的思想情感。
答題格式: A 象征了 B ,體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紙船(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總是留着一一留着。
疊成一隻隻很小的船兒,從舟上抛下在海裡。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裡,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着,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着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着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答:借紙船來表現作者遠離母親的漂泊孤獨,表現作者對母親和祖國強烈的思念之情,和對母親、祖國深深的愛。
二,欲揚先抑的作用
“揚”,是指褒揚、擡高。“抑”,指按下、貶低。同“先抑後揚”,先貶低後褒揚。
作者想褒揚某個人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先是按下,從相反的貶抑處落筆。
作用:
1、使情節波瀾起伏,形成鮮明對比,使人物形象更豐滿。
2、突出強調人或事物的特征。
3、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4、如果在文章結尾出現“揚”,還有點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三,托物言志的作用
所謂托物言志,也稱寄意于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征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征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托物言志是通過描寫物來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對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志句,情操、願望、要求等。
答題格式: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物的 X ×特點,表現了詩人 XX 的遠大志向(思想情感)。
例:例一:《陋室銘》通篇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借助贊美“陋室不陋,惟吾德馨”來表現作者的高尚品德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例二《蟬》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蟬聲遠傳,不需要借某種外物自能聲名遠播的特點,表達了作者高尚的品格和自信的人生态度。
四,卒章顯志的作用
“志”指文章的主題、中心。“卒”為完畢。在文章結尾時,用一兩句話點明中心、主題的手法就叫卒章顯志,也叫“篇末點題”。
作用:增強文章的深刻、感染力和結構美;有“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給人一種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例子:這個黑夜,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釀造着未來……………
—《荔枝蜜》
運用了卒章顯志的手法。開頭,看到蜜蜂心裡就不舒服。繼而,作者描寫了荔枝蜜的甜香,便到蜂場去參觀。作者了解了蜜蜂的生活習性,然而作品結尾卻來了個大轉彎,從歌頌蜜蜂轉到歌頌勤勞勇敢的農民。這樣的結尾顯得自然、有力。
五,虛實結合的作用
虛實結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
作用:
1、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更加生動形象。
2、豐富了文章的内涵。
3、使中心更加明确。
答題格式:句子虛寫…,實寫………,通過(想象,做夢,猜測………)将意象拓展的更廣,徒作者 XX 情感表達的更明确。
例子:依稀中,我的眼前出現了一片草原,有一個女孩,她那随風飄動的衣襟,猶如系在草原上的飄帶………
把“思念”這一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實的影像,既表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起到了言已盡而回味無盡的表現效果,又再現了女孩美麗的形象。使文章生動、優美、富有靈氣。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期待與您共勉,非常感謝!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