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會展企業宏觀環境分析

會展企業宏觀環境分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2 23:18:10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開欄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是中國會展業高速發展的十年。

中國會展業這十年,全面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産業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的目标,使中國成為全球展覽大國,站在了國際會展業的舞台中央。

為全面總結中國會展業這十年的發展成就,在黨的二十大即将召開之際,我們特别策劃了“中國會展業這十年”特别報道,邀請會展業的專家、業者、學者對會展業“非凡十年”進行總結和專業解讀,為會展業當下面臨的創新服務、防疫複展等問題提出解決之道。

回顧曆史,總結經驗,引領未來!為中國會展業行穩緻遠,創新發展,為會展先導性功能發揮,為把會展活動辦成世界觀察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窗口,貢獻中國會展人的智慧!

會展企業宏觀環境分析(創新會展發展理念)1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會展蓬勃發展,在經濟社會和城市發展中的作用日漸凸顯,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會展發展理念的提煉與升華,“大會展”“會展産業鍊”“産業會展”“會展集聚區”“展城融合”“雙線融合”等理念的提出,對于增強會展功能地位屬性認識,延展會展概念内涵外延,改善會展發展環境,提升會展服務質量和水平,助力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大會展理念擴充了會展的内涵,拓展了會展外延

中國現代會展開始于改革開放以後,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成功舉辦推動了中國會展業的發展,也推進了中國會展業界對會展内涵、外延的再認識。

早期的會展一般被理解為展覽會,而且由于歐洲,特别是德國展覽業比較發達,影響大。因此會展通常被理解為以德國為代表的,工業标準化條件下B2B意義上的國際化展覽會,其他都不是會展,甚至以推動消費為目的國内、區域性消費類展覽活動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會展。随着會展行業的發展和業态模式的創新,業界對會展概念的理解也随之升華,先是除了展覽以外,會議被列入會展;時至今日,會展涵蓋展覽、會議、節慶、賽事、演藝五大業态基本成為業界共識,各地會展産業發展規劃大都涉及此五大業态,但由于行業主管部門行政歸屬的關系,會展主管部門的行業規劃主要規劃展覽、會議、節慶三大業态,不少城市會展統計中也大都涵蓋展覽、會議、節慶等方面的内容。濟南市2020年發布的《促進會展業創新發展的意見》中指出,充分利用省會城市文體場館資源,統籌申辦、承接國内外有重大影響和知名度的大型高端會議、行業峰會、論壇活動、國際國内品牌賽事、文藝演出等活動,形成“展、節、會、演、賽”聯動發展格局。據《2019年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披露,中國境内舉辦的馬拉松比賽多達1828場,平均每天超過5場。2021年豐收節期間,全國舉辦各類節慶活動超過3000場。2019年春節,文旅部“歡樂春節”活動,推出1500多場活動,涵蓋演出、展覽、廟會、廣場巡遊、非遺互動、講座論壇、冰雪龍舟等30多種形式。

大會展理念擴充了會展的内涵,拓展了會展外延,增加了會展涵蓋的業态模式,為提升會展整體地位,推進中國會展業發展壯大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

會展功能聚集區,優化城市現代服務體系建設

會展功能集聚區是指大型會展設施周邊,政府統一規劃建設,會展産業鍊企業相對集中,會展資源集約利用,會展服務功能齊全,城市服務功能完備,功能效率效益提升的會展産業發展區域,或會展産業新城。

會展功能集聚區的主要特征是"關聯":會展關聯企業彙聚,會展活動策劃實施、會展場館租賃、會展服務提供等企業聚集産業園區,保障會展服務提供方便、快捷、高效;"集中":會展服務功能集聚,集中布局,促進資源集約利用,污染物和廢棄物集中治理和綜合利用,降低經營成本,增強競争力;"集約":促進會展發展方式轉變,體現"節約、循環、複合、緊湊、高效"理念,實現集約化發展;"集合":産業功能與城市功能融合,“産城一體”,産業功能完備和城市功能完善,推動企業生産生活服務的社會化、集約化、便捷化。

會展功能集聚區要求會展設施功能完備,可以滿足展覽、會議、節慶、賽事、演藝各類會展業态活動功能要求;會展服務功能齊全,場館租賃、活動策劃、設計搭建、運輸物流等專業服務,食住行、遊娛購商業服務,廣告宣傳、銀行、金融、保險、電信、法律、财務等商務服務,衛生清潔、垃圾處理、工商海關、檢驗檢疫、醫療衛生、教育培訓、安全保衛、道路交通、行政審批、産業政策等公共服務到位。會展功能集聚區實質就是一座會展服務功能設施完備、現代服務體系齊全集聚的會展新城。

會展功能集聚區是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節約、集約發展、體現創新發展理念的有效方式和途徑。會展功能集聚區理念對于提高會展場館建設水平,增強會展服務提供保障,加快城市現代服務體系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雙線融合,讓會展線上線下相互賦能

随着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數字技術的推廣應用,會展業界運用“互聯網 ”思維,采用最新技術手段,推進雙線融合,線上線下相互賦能,倡導服務上線,推動信息共享,促進供需匹配,提升互動體驗,實現展會管理、服務智慧化,信息利用智慧化;拓展會展服務領域,延伸會展服務手段,提高會展服務效率,實現管理與互動升級,讓會展更具粘性,極大提高了會展産業整體服務能力和水平。

第130屆廣交會線上線下同步舉辦,線下展覽面積40萬平方米,按16大類商品設置51個展區,展位總數19181個、參展企業7795家。線上展約6萬個展位,約2.6萬家中外企業線上參展。線上展企業上傳展品278萬件,創曆史新高。根據特殊時期疫情防控要求,第130屆廣交會創導了雙為主:“線上境外為主、線下境内為主”,三精準:“精準營銷、精準邀請、精準服務”,三并重:“境内境外并重、線上線下并重、新老客戶并重”,四融合:“線上線下融合、出口進口融合、外貿内貿融合、展覽會議融合”發展模式,為大型會展活動雙線融合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借鑒。廣交會、進博會、服貿會等國家會展活動率先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揮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對中國會展服務創新形成了推動機制,加快了雙線融合發展的進程。

時至今日,服務上線,雙線融合,已成标配,大型會展活動幾乎都實現了雙線融合發展。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不完全統計,2020年共舉辦線上展覽會628場,其中線上線下同期舉辦的509場,占81.05%;2021年舉辦線上展會714場,較2020年淨增86場,增幅13.69%;其中,與線下展會同期舉辦623場,占線上展會總數的87.25%;獨立舉辦線上展會91場,同比減少28場。雙線融合發展趨向明顯。

産業會展,對産業發展具有先導性引領促進功能

産業會展理論認為,産業是會展的服務對象和載體,立足産業、服務産業是會展業發展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也是謀劃會展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和終極使命;倡導“不忘初心,根植産業、深耕産業、反哺産業、引領産業”的會展發展理念。

産業會展是主體産業“産業鍊”中的重要環節,是鍊接生産、分配、交換與消費社會再生産的紐帶,連通國際國内兩個市場,利用國際國内兩種資源的橋梁,是促進産業鍊延伸、供應鍊流轉和價值鍊提升的重要節點,對産業發展具有先導性引領促進功能。産業會展的産業促進功能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通過會展活動的策劃、營銷和組織,通過各種類型會展活動的實施和各類服務的提供,擴大市場規模,帶來更多交易機會,促進貿易的擴大,保證産業社會再生産順暢運行和不斷擴大;第二,通過最新技術、最新産品、最新服務的展示和最新思想、理念、信息的交流與傳播,促進生産要素的跨國家、跨區域、跨業主轉移與重新組合配置,促進新思想、新技術的推廣普及和生産效率的提高,推動産品升級換代和産業創新疊代。

十年來,中國會展人踐行産業會展理念,緊密結合産業發展策劃、實施産業會展活動,傳統優勢産業會展活動有效地推進了傳統産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産品的交流合作,促進了産業的升級和産品更新;新興産業通過會展活動大大加快了新發展理念和創新技術的宣傳推廣,加快了新興産業集聚和産業化發展進程。根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的調查統計,産業展會在中國展會中占有絕大比重,2021年調查統計到的3589場展覽活動中,産業類展覽3323場,占92.59%,涉及28個行業大類,126個細分行業小類;266場綜合性展覽中,多數展會也與産業發展緊密結合。

随着數字技術的發展,會展成為推進數字技術産業化、産業數字化發展重要抓手和平台,互聯網大會、貴陽數博會、重慶智博會、福建數字中國峰會、石家莊數博會等國家級數字會展活動大大加快了數字經濟的發展。産業會展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可,筆者參與制訂和審定的會展發展規劃中,幾乎所有規劃都特别強調會展助推産業結構優化和經濟轉型發展的功能,緊密聯系結合當地産業發展謀劃會展活動,發展具有當地産業特色會展經濟。南京市“十四五會展業發展規劃”提出,圍繞南京市主導産業體系,加大“專業性展會項目 專業會展服務”引導力度,實現品牌展會與重點産業“一對一”融合共進,相互撬動,最大限度延伸會展産業鍊。成都市研發實施了“會展與産業一體化實施方案”,2020年,以“5 5 1”成都現代産業發展體系為導向,共舉辦産業導向會展活動272個,簽約重大産業項目637個,協議投資額9218.5億元。長沙緊密結合自己重工業産業優勢,成功策劃舉辦了“工程機械展”、“軌道交通展”,近期又謀劃舉辦“市政工程博覽會”。

作者介紹:

儲祥銀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首席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品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商務部服務貿易專家庫成員、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家委員。國内多個城市的會展顧問。是國内會展業界較為活躍的會展理論研究領軍人物和大型會展活動策劃組織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