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女子體檢時處女膜破裂索賠4萬
本報記者江榮義通訊員小俞
本報訊一次體檢中,廈門37歲的未婚女青年胡美美(化名),處女膜被婦科檢查器械弄出裂傷。事後醫院為她做了修補術,但她認為“人工”畢竟不如“原裝”,起訴索賠4萬元。思明區法院近日作出一審判決,院方應賠償8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對此結果,雙方都已上訴。
法院審理查明,今年7月28日,胡美美去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婦檢,體檢表上特别注明“未婚,無性生活史”。而醫生憑胡的年齡“想當然”,用器械為她取白帶。之後,胡感覺外陰疼痛,伴少量陰道出血,馬上回到醫院找醫生。經查,她的處女膜出現約0.4厘米的裂痕,伴少許滲血,診斷為處女膜擦傷。
當天中午,醫院給胡做了處女膜修補術。8月24日,胡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結論是不屬于醫療事故,稱醫院雖然“存在過錯”,但“在第一時間内進行了處女膜修補,并向原告道歉,善後處理好,對患者今後的功能不造成影響”。
協商未果後,胡美美随後起訴醫院,要求賠償精神撫慰金4萬元。
【焦點】
處女膜被“誤傷”
是否影響貞潔
胡美美說,她是個非常傳統的人,處女膜破裂使得她整天擔心将來的配偶懷疑她的貞潔,已影響了她未來的幸福生活。
醫院方則認為,胡對處女膜有着錯誤的認識。有人婚後多次性交,處女膜仍原封不動;而有人即使是騎馬、做跨越等運動,也會使之破裂。可見,處女膜作為醫學的意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處女膜作為社會學的意義,并無定論。胡處女膜的這次損傷,有多種客觀資料為證,她的冰清玉潔應該說是鐵證如山。
法官說法:原告未婚,處女膜系其身體一部分,被告醫務人員在體檢過程中,沒有盡到謹慎義務,造成原告處女膜輕微裂傷,其行為存在過錯。
處女膜修補後
比不上“原裝”的?
醫院方說,他們第一時間對胡的處女膜進行了修複,不會對她今後生活造成任何影響。
胡美美則反駁,被告方提出對處女膜“補一補”就沒有精神損害的理由荒謬至極,因為修複的處女膜是“人工修補”的,不是原有的處女膜,損害已經造成了。
法官說法:在傳統意識形态觀念裡,處女膜仍具有道德意義,客觀上給原告造成了一定的損害。
處女膜損傷
賠償無标準
原告律師同時說,醫院的做法,對于胡這樣的大齡未婚女青年,心靈創傷無法治愈。胡要求院方賠償精神撫慰金4萬元,而醫院答應補償,但給出的标準隻是兩三千元。
法官說法:賠償标準目前全國并沒有明确的法律依據。法院參考的是醫院過錯程度,及當地平均生活水平因素,并考慮醫院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等。本案中,醫院及時修複并答應補償,對原告精神傷害相對較輕。如果胡自己不說,其将來的配偶也不可能知道處女膜受傷事件。同時,此案屬于有确鑿證據的損傷,不可能使胡的社會評價降低,因此法院确定了8000元的賠償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