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睡眠時打鼾是兒童期較為常見的一種睡眠現象,醫學界稱之為“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由于兒童處在身心快速生長發育時期,長期出現睡眠呼吸暫停和低通氣将可能造成患兒的心、肺、腦等重要器官的損害,引起生長發育畸形。有的學者認為“嬰兒猝死綜合征”這一很難在死前診斷出來的疾病也與OSAHS有關。因此治療睡眠呼吸紊亂在兒童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義。
兒童期是呼吸模式形成的重要階段。睡眠中采取經鼻呼吸時,氣流通過鼻腔産生的神經反射可使咽部開大肌興奮擴大咽腔。當鼻腔和鼻咽部阻塞出現張口呼吸時,咽部開大肌的作用明顯減弱,咽氣道狹窄。因此,鼻阻塞是産生兒童OSAHS的重要因素之一。兒童發生OSAHS的原因與成人比較有明顯的差異,更多見于腺樣體和(或)扁桃體肥大。國外統計約10%的兒童有打鼾症狀。我國八個城市兒童睡眠狀況調查顯示,兒童睡眠頻繁打鼾的發生率為5.7%,睡眠呼吸暫停為0.4%。
這裡必須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睡眠打鼾就是OSAHS,隻有達到一定的标準,醫生才會診斷為OSAHS。部分患兒表現為多動、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發育遲緩是生長期兒童OSAHS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現為身材矮小、體重偏輕、食欲不振。病态肥胖兒OSAHS的發病率相對增多。腺樣體面容約在15%的OSAHS患兒中出現。在睡眠打鼾過程中頻繁出現呼吸暫停現象,這樣的患兒常常表現為一段時間呼吸暫停後猛烈地翻身,甚至憋醒,長出一口氣後再接着睡,有的可以伴有盜汗、踢被子,很容易感冒,甚至有人出現遺尿和夢遊等現象。
由于這一疾病的複雜性,即使有經驗的醫生也必須借助于現代化的檢查手段,綜合病史和查體等諸多因素才能準确地做出診斷,并據此制訂出合理的治療計劃和方案。因此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打鼾時,應該及時到專業醫院檢查。尤其是對于肥胖、扁桃體肥大、顱面部發育異常以及易于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兒童,更應該引起重視。
兒童OSAHS一旦診斷明确,需及時治療,以減少發育遲緩等嚴重并發症的出現。必須重視3~6歲這一年齡段患兒的早期治療。通過手術切除肥大的腺樣體和腭扁桃體,有效率在90%以上,預後很好。對于不具備手術條件的患兒或少數手術後仍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的患兒,可采用無創正壓通氣的方法治療,大多可獲治愈。
(作者為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咽喉小兒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專家門診:周二全天、周五上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