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倉颉造字

倉颉造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03 09:56:25

  在中原,有一條河名叫繁水河,依河居住着一個部族。這個部族靠種植莊稼和打魚捉蝦繁衍生息。

  部族裡有個年輕人名叫倉颉。他自小就很聰明,常常喜歡塗塗畫畫。倉颉長大後,仍然愛動腦筋,無論遇到什麼他不懂的事他都要弄個明白。

  當時人們都是利用打結的繩子來記載事情的。一次,倉颉的鄰居要到集市上去趕集,碰巧倉颉有事要出遠門,于是他就請鄰居幫忙用一匹馬去換兩輛車回來。這個鄰居怕事情太多會忘記,就拿出記事的繩子,在繩子的一頭打了一個結,再在繩子的另一頭打了兩個結。倉颉很放心地讓鄰居到馬廄去牽馬,自己就忙着辦事去了。

  因為鄰居要辦的事很多,所以他到馬廄後又核實了記事的繩子,然後非常自信地牽着馬往集市出發了。鄰居辦完了自己的事情後,徑直找到了賣車的老闆,将帶去的兩匹馬換了一輛車。鄰居覺得奇怪的是,今天這車老闆,不僅請他吃飯喝酒,臨走時還送了他一隻大母雞。于是,鄰居就高高興興地駕着車回來了。

  幾天後,倉颉辦完事回到家,鄰居興沖沖地把自己受到車老闆熱情款待的事同倉颉說了一遍,然後将車交給了倉颉。倉颉一看,隻換回了一輛車,心裡納悶究竟是怎麼回事,可又礙于面子,不便同鄰居明說,急忙趕到馬廄去看。唉!自己的馬少了兩匹。

  原來鄰居雖然将繩子打了結,但是卻将要買的東西記反了,将原來的“一馬換二車”記成了“一車換二馬”了,白白讓車老闆賺了一匹馬,還以為自己占了便宜呢。結果弄得倉颉無話可說,隻好自認倒黴了。

  這件事情,讓倉颉傷透了腦筋。他一直在想,究竟如何才能保證以後不會再出這樣的差錯呢?倉颉每天都在沙地上塗塗畫畫,可怎麼也想不出既簡單又容易的記事方法。為此,他很是煩惱……

  這是一個大雪天,倉颉一早起來到山上去打獵,隻見滿山遍野白雪皚皚,山川樹木全被大雪覆蓋住了。倉颉轉了半天,也未見到一隻獵物。他正準備下山回去,突然從樹林裡蹿出來兩隻山雞,在雪地上覓食。山雞走過後,在雪地上留下了兩行長長的爪印。

  不一會兒,又有兩隻小鹿也蹿出樹林,發現人後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倉颉看得出神,早已把打獵的事忘得一幹二淨。他把山雞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對比,發現形狀不一樣。

  于是他想,把雞爪印畫出來就叫雞,把鹿蹄印畫出來就叫鹿。世界上任何東西,隻要把它的形象畫出來不就能記事了嗎!想到這裡,倉颉心花怒放。回去後他就在沙地上畫下了自己看到的山雞和鹿。

  從此,倉颉到處留心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個符号所代表的意義。

  倉颉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湊成幾段,拿給人們看,經他解說,許多人也都能看得明白。倉颉把這種符号叫做“字”。

  經過反複的推敲,倉颉對研究出能詳細記事的辦法更有信心了。

  有一天,倉颉看到了挂在窗台上的一串魚!他靈機一動,腦海中漸漸浮現出類似“魚”的象形文字。不知為什麼,倉颉覺得好像突然來了靈感,一連串的文字一個個地浮現在腦海中。

  倉颉急忙拿起樹枝在地上塗塗畫畫。比如,“田”字代表了田地,“日”字代表了太陽,還有嘴張開就是“口”字。這些都是由圖形、景物轉變而來的文字,倉颉把它們稱作“象形”字。

  從此以後,倉颉無論走到哪裡,無論看到什麼,他都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字聯系起來。

  這天,倉颉走得太累了,就順便在一棵大樹下坐下來休息。說是休息,其實倉颉腦子裡想的全是造字的事。哎,對了!一棵樹應該是“木”,樹多了應該是“林”,比林再大就應該是“森”了,那麼人在樹下坐着應該就是“休”了吧。倉颉越來越有心得,終于發現了用文字記事的訣竅和要領。這個訣竅和要領就是形成中國文字的六大原理,也叫做“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倉颉造字成功後,上天見人間發現如此珍寶,為了以示吉祥并助民生,便在這天夜裡下了一場很大的粟雨。第二天天剛亮,隻見到處堆集了厚厚的一層粟。人們起初不認得是什麼東西,後來有人先試着把它去殼煮了煮,覺得不僅味道甘香甜美,而且還能充饑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