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寶寶膽小或是心理障礙

寶寶膽小或是心理障礙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1-10 03:19:13

  寶寶膽小或是心理障礙

  一位女士帶着兒子來找我咨詢,說她兒子膽子太小,總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上課也從不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更不用說參加那些大大小小的競賽了。她擔心這樣發展下去,孩子将來會适應不了社會,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使孩子變得膽大一些。

  孩子膽小原是患了“習得無助行為”心理障礙

  我認真地為孩子做了心理測查後,發現孩子智力正常,但自我保護意識過強,害怕困難,害怕失敗,整個測試過程中都缺乏主動性,也沒有一般兒童的好奇心。同時我還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教育情況,原來他們兩口子都是知識分子,從妊娠起就對孩子寄予了厚望。孩子兩歲多時,他們就開始教他識字算數,但孩子的腦袋不“開竅”,教了幾個星期,仍然隻會數不會算,為此挨了不少的罵和打,慢慢地,就變得問他什麼都不肯開口,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對什麼事都興緻勃勃的。綜合測驗時的表現、測驗結果及家庭教育情況,我診斷這個男孩患的是一種叫“習得無助行為”的心理障礙。

  隻要你留心觀察,這種膽小的兒童并不少見。心理學研究表明,膽小其實隻是一種表面現象,膽小的背後實際上是他們認為自己無法克服所面臨的困難和障礙,擔心自己在同伴、老師或父母面前“出醜”而采取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心理學上稱之為“習得無助行為”。

  “膽小”根源在于覺得自己“笨”

  人在遭受挫折與失敗後,會有兩種歸因方式:一種歸因為自己能力不行,另一種則歸因為自己努力不夠。能力不行的實質就是自己“笨”,這對個體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是一大打擊,因而有這種歸因的兒童,往往表現為回避挑戰,尋求獲得對自己能力的良好評價,避免出現對自己能力的不良評價。碰到障礙、失敗時成績下降,表現出低堅持性,常把失敗歸因于自己的低能力(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的能力并不低),并産生負性的自我認知(認為困難是不可克服的)和不良情緒(如焦慮),即形成一種非适應性的“無助”反應模式,并由此而學到用這種“無助行為”來消極地保護自己。結果,他們在經曆失敗之後,就變得努力程度降低,甚至逃避作業,作業成績也會明顯降低。

  而另一種歸因則不同,努力不夠使他們現了醜,他們會用更大的努力去彌補,并找機會顯示自己的能力來維護自尊。因此,他們往往會表現為尋求挑戰性任務,追求提高自己的能力,活動的目的是要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在困難的情況下有較高的、有效的堅持性,對任務樂于投入更多的努力,面對失敗時,隻把它作為一種有用的反饋,同時,卻保持和增強積極情感,維持和提高成績水平,即形成一種“掌握-趨向”反應模式。結果,他們在經曆失敗之後,變得更加努力,成績也會有所提高。

  “膽小”心理與父母期望過高有關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兒童對失敗歸因方式的形成,與兒童的智力并無關系,卻與父母對他們的要求和期望,及失敗後的評價有關。若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過高,使孩子無法達到要求,便導緻經常失敗。

  一方面,孩子由于經常失敗使家長由期望變失望,從而招緻家長更多的批評、抱怨和貶低,孩子由此更加感到灰心、沮喪,并嚴重損害個人的自尊與自信,為維護自尊,便會産生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其主要表現之一就是逃避困難;另一方面,過多的失敗體驗和經常被貶低,勢必影響孩子自我信念的确立,産生“我确實不行”的自我認同,進而構成消極的自我概念,以緻在面對困難和失敗時,往往過低估計自己的能力。

  這類兒童,常把困難看成是對自身能力的一種威脅,行動時把“成績”當成追求的目标,因而盡量回避困難,以至對任何事物都持反感、厭倦态度,并産生退縮傾向。反之,若父母能以孩子的實際能力要求他們,在孩子遭受挫折時能幫他們分析原因,使他們知道失敗隻是自己學習不夠、努力不夠,隻要再加努力就一定能學會,這時,孩子就會把學習作為追求的目标,就會勇于去探索和追求了。

  所以,家長在撫育孩子時,對孩子的要求必須符合孩子心身發展的規律和實際能力,不能要求過高或操之過急。當孩子面臨着挫折或學業困難時,不要一味地批評、抱怨、貶低,而要幫助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他們去克服困難,尤其是對他們那種不怕困難、敢于向困難挑戰的精神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對于已經形成“習得無助行為”的兒童,重要的是要改變他們已經形成的心理結構,幫他們重新塑造“掌握-趨向”反應模式的心理結構。

  首先,家長和老師要改變過去那種隻看到孩子的短處,經常歧視、貶低他們的做法,要去觀察和發現他們的長處和進步,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使他們重新體驗成功的樂趣,并重建自信。

  其次,要從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如一學生告訴我,她不想向老師提問的原因,是怕提的問題太簡單,怕老師說她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懂。而實際生活中,父母和老師很可能曾在不經意間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語,也在無意間否定了孩子的能力,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于是,為了保護自尊,他們學會了沉默:他不說,你就不知道他會不會,就不會說他笨了。

  再次,要改變孩子對失敗和成功的不正确認識。由于兒童把失敗看成是自己能力不行的結果,而把成功視作自己能力良好的表現,才會形成“習得無助行為”,所以,要想改變他們已經形成的心理結構,就必須要改變他們對失敗和成功的不正确認識。在孩子面臨失敗時,不要動不動就責罵他“笨”,質疑他的能力,發現他們是屬于不夠努力或是學習方法不對的問題才是家長的任務。因為隻有這樣,就算孩子現在失敗了,但他的自信心仍在,就易于在鼓勵下形成屢敗屢戰、越戰越勇的心理趨勢。家長還可以在孩子的生活與學習中,利用各種實例,教育他們認識到,失敗和成功都是學習和訓練成果的一種标志,失敗隻是代表學習程度還不夠,隻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就會取得成功。

  最後,強調要加強兒童心理承受能力的訓練。如果孩子對失敗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就不會懼怕失敗,在面臨困難時他就會主動進行嘗試而不會退避。訓練方法,一是與他共同體驗失敗,如與孩子真切地談談過去的失敗經曆與體會,或與他一起參加角逐活動,共享成功與失敗,從而使孩子懂得失敗是人人都會經曆的,失敗并不可怕,關鍵是失敗後如何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反敗為勝;二是訓練孩子“負重”,即讓孩子承擔一些有難度的任務,努力就能完成,可以得到肯定與贊揚,不努力就會失敗,就會受到批評和責罰。但訓練時,要注意布置的任務不能太難,因為太難的任務會使兒童經常面臨失敗,挫傷其積極性,反會适得其反,即使想增加難度,也要循序漸進,難度增幅适當。如果用定量來說,讓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的是三分之二的贊揚與三分之一的批評,就最為适宜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