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育兒的養生角度來說,秋季宜食麻以潤其燥,意思就是要少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以避免上火,要多吃一些降火去濕的水果和蔬菜。另外補水在秋季很重要,秋季因幹燥,幼兒常會出現缺水的情況,因此每天要給孩子多食用一些養生粥品,這樣對皮膚和身體髒器都是有益處的。
1、注意飲食調養
秋季天氣幹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唇幹燥及幹咳、聲嘶、皮膚幹裂、大便燥結等燥症,幼兒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秋季氣候幹燥,幼兒應盡可能少食蔥、蒜、姜、茴香、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飲用開水、淡茶、豆漿、乳制品、蜂蜜、果汁以及牛奶等飲料,适當多食糯米、鴨肉、青菜、番薯、玉米、山藥、芝麻、藕、柿子、香蕉、紅棗、柑橘、山楂、蘋果、梨、葡萄、核桃、甘蔗等新鮮果蔬,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此外,幼兒家長可以給幼兒适當補充一些維生素,讓幼兒服用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等,還可烹制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杏仁豬肺湯、羅漢果炖豬肺、貝梨(貝母和雪梨)炖豬肺、蓮子百合炖豬肉、沙參炖肉等保健藥膳讓幼兒服食。
2、補充足夠的水分
秋高氣爽,孩子應該多喝白開水,如果孩子排斥白開水,可以試着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防止幼兒出鼻血等症狀。在幼兒園裡時,老師尤其要關照小朋友多喝水。平時多給孩子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肴的鹽分,并保持孩子體内水分平衡。
3、慢添衣、适溫涼
老話說的“春捂秋凍”,即使對小寶貝的健康成長也是有一定意義的。雖然幼兒沒有大人耐寒,但始終處于運動狀态,身體在随時産生着熱量。不要急于給幼兒添加過多的衣服,捂得太嚴,以免一穿一脫受涼感冒。可以給寶貝穿得稍微少一些,不僅便于活動,還可以增強體質,使寶貝少患感冒。添衣應該掌握一種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其逐步适應天氣的變化。初秋季節中午雖熱,但早晚都涼風習習,因此要多備幾件秋裝,如夾衣、春秋衫、絨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減,防止“涼氣”的侵襲。
秋季是比較特殊的季節,容易造成幼兒的虛火較旺的情況,因冬天就要來臨,人體需要為過冬做好身體營養準備。因此秋季幼兒養生是很重要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秋季要多食用清熱解毒的食物,如苦瓜、黃瓜。多進補一些如大棗、枸杞等有營養的食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