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确的說,圓周率是被發現的,而不是被發明的。發明是原本沒有的東西,比如電燈;發現是早已存有,隻是人們不知道。在東漢初年的數學書《 周髀算經》裡已經載有“周三徑一”,稱之為“古率”。
西漢末年,劉歆(約分元前50年到公元23年)定圓周率為3.1547。
東漢時代,張衡(公元78-139年)求得兩個比,一是92 29=3.17241…...另一個是10,約等于3.1622(印度數學家羅笈多也曾定圓周率為10,但已遲于張衡500多年)。
到了三國時,魏人劉徽(公元263年)創立了求圓周率的準确值的原理,他用割圓術求得圓周率的前三位數字是π≈3.14…稱為徽率。
到南北朝時代的祖沖之(公元429年—500年),他已推算出3.1415926<π<3.1415927.也就是π≈3.1415926…...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确定圓周率準确到7位小數的人。在一千多年後,歐洲的安托尼茲(16世紀~17世紀)才重新發現了這個數值。
古今中外,許多人緻力于圓周率的研究與計算。為了計算出圓周率的越來越好的近似值,一代代的數學家為這個神秘的數貢獻了無數的時間與心血。十九世紀前,圓周率的計算進展相當緩慢,十九世紀後,計算圓周率的世界紀錄頻頻創新。整個十九世紀,可以說是圓周率的手工計算量最大的世紀。進入二十世紀,随着計算機的發明,圓周率的計算有了突飛猛進。借助于超級計算機,人們已經得到了圓周率的2061億位精度。曆史上最馬拉松式的計算,其一是德國的Ludolph Van Ceulen,他幾乎耗盡了一生的時間,計算到圓的内接正262邊形,于1609年得到了圓周率的35位精度值,以至于圓周率在德國被稱為Ludolph數;其二是英國的William Shanks,他耗費了15年的光陰,在1874年算出了圓周率的小數點後707位。可惜,後人發現,他從第528位開始就算錯了。
把圓周率的數值算得這麼精确,實際意義并不大。現代科技領域使用的圓周率值,有十幾位已經足夠了。如果用Ludolph Van Ceulen算出的35位精度的圓周率值,來計算一個能把太陽系包起來的一個圓的周長,誤差還不到質子直徑的百萬分之一。以前的人計算圓周率,是要探究圓周率是否循環小數。自從1761年Lambert證明了圓周率是無理數,1882年Lindemann證明了圓周率是超越數後,圓周率的神秘面紗就被揭開了。現在的人計算圓周率,多數是為了驗證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另外就是為了自己的興趣。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939937510582097494459230781640628620899862803482534211706798214808651328230664709384460955058223172 5359408128 481117450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