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什麼是早産兒視網膜病變 臨床症狀

什麼是早産兒視網膜病變 臨床症狀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13 17:25:36

  有這樣一個名詞,早産兒視網膜病變。有家長就要問了,什麼是早産兒視網膜病變呢?它的臨床症狀有哪些呢?下面給出了詳細的介紹。

  早産兒視網膜病變發生于早産兒、低體重兒,其發病解剖基礎是早産兒視網膜血管發育不成熟。

  早産兒視網膜病變(retinopathy ofprematurity,ROP),原稱晶狀體後纖維增生症(RLF),本病與早産,低出生體重以及吸高濃度氧氣有密切關系,是由于早産兒視網膜血管尚未發育完全,産生視網膜新生血管及纖維組織增生所緻,晶狀體後纖維增生症是嚴重ROP的晚期瘢痕改變,1984年世界眼科學會正式将該病定名為早産兒視網膜病變。

  臨床表現

  常見于出生後3~6周,臨床上分成活動期及纖維膜形成期(Reese,1953)。

  1.活動期 分為五個階段

  ⑴血管改變階段:為本病病程早期所見。動靜脈均有迂曲擴張。靜脈管徑有時比正常的管徑大于3~4倍。視網膜周邊部血管末梢可見如毛刷狀的毛細血管。

  ⑵視網膜病變階段:病變進一步發展,玻璃體出現混濁,眼底較前朦胧。視網膜新生血管增多,大多位于赤道部附近,也可見于赤道部之前或後極部,該區域視網膜明顯隆起,其表面有血管爬行,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視網膜出血。

  ⑶早期增生階段:上述局限性視網膜隆起處出現增生的血管條索,并向玻璃體内發展,引起眼底周邊部(大多數)或後極部(少數)視網膜小範圍脫離。

  ⑷中度增生階段:脫離範圍擴大至視網膜一半以上。

  ⑸極度增生階段:視網膜全脫離。有時還可見到玻璃腔内大量積血。

  本病活動期病程為3~5個月。并不是所有病例都要經曆以上的5個階段,約1/3病例在第一階段,1/4在第二階段停止進行,其餘則分别在第三、四、五階段停止進行而進入纖維膜形成期。

  2.纖維膜形成期 在活動期不能自行消退的病例,終于瘢痕化而形成纖維膜,因程度不同,由輕至重分為1~5度:

  Ⅰ度:視網膜血管細窄,視網膜周邊部灰白混濁,雜有小塊形狀不規則色素斑,附近玻璃體亦有小塊混濁,常伴有近視。

  Ⅱ度:視網膜周邊部有機化團塊,視盤及視網膜血管被此牽引而移向一方,對側視盤邊緣有色素弧,視盤褪色。

  Ⅲ度:纖維機化膜牽拉視網膜形成一個或數個皺褶。每個皺褶均與視網膜周邊部膜樣機化團塊相連接。皺褶905位于颞側,105位于鼻側。位于颞上颞下側者甚為少見。視網膜血管不沿此皺褶分布,與先天性視網膜皺襞(congenital retinal fold)不同。

  Ⅳ度:晶體後可見纖維膜或脫離了機化的視網膜一部分,瞳孔領被遮蔽。自未遮住起檢眼鏡檢查可見眼底紅光反射。

  Ⅴ度:晶體後整個被纖維膜或脫離了的機化的視網膜所覆蓋。散瞳檢查,在瞳孔周邊部可見呈鋸齒狀伸長的睫狀突。前房甚淺,常有虹膜前後粘連。亦可因繼發性青光眼或廣泛虹膜前粘連而緻角膜混濁,眼球較正常者小,内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