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的感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是《大學》的開篇之語,是全篇的重中之重而“止于至善”一詞,古往今來有多種解釋其中,現在網上最多的說法是:“謂處于最完美的境界”和“在于達到最高境界的善”我認為這兩種說法,都不是至善的解答,兩個說法都忽略了“止”的重要性,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止于至善的感想?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是《大學》的開篇之語,是全篇的重中之重。而“止于至善”一詞,古往今來有多種解釋。其中,現在網上最多的說法是:“謂處于最完美的境界”和“在于達到最高境界的善”。我認為這兩種說法,都不是至善的解答,兩個說法都忽略了“止”的重要性。
我們先看一下朱熹對“止于至善”的理解。朱熹說:“止者,必至于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親民,皆當至于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意思是說:所謂的“(止于至善的)止,是一定要到此為止而不再有發展變化的意思。(止于至善的)至善,則是事情最合乎自然,最合乎情理,最合乎道理的狀态。也就是說,通曉領悟高境界的道德和親民愛民,都應該在達到最理想的境界之後不再使其改變。并且,一定在達到順天理合人情的最佳境地之後,不再摻進一絲一毫的個人私欲”。
舉例一,為人臣,盡忠為至善。必須止于忠,而不謀私利,不謀權。
舉例二,為人子,盡孝為至善。必須止于孝,不謀家産,不求回報。
舉例三,為人師,傳道受業盡其職為至善。必須止于誠,不求感恩,不謀回報。
舉例現代,做軍人,做醫生……等等都以盡其宗旨守其操德為至善,并将行為停止在這個至善的層次,不做背理背德之事。
《大學》裡“止于至善”後面的話非常重要,也常常被譯錯。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看看(古詩文網的解釋):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可以說(古詩文網的)翻譯是不夠準确的。這裡面的“定”,“靜”,“安”,“慮”,是内心變化的四個階段。我的理解是:(知止)知道并理解了自己應該恪守的節點,(有定)心裡才會産生(有)定力,(能靜)一個人有了定力才能夠靜下心來,(能安)靜下心來才能情緒安定,(能慮)情緒安定才能夠細心思考,(能得)隻有細心思考才能有所收獲。注意:這裡面用了一個“有”字做前提,後面産生了四個“能”字做推理。“知止”在這裡起到了大前提的決定性作用。要想“知止”必先“緻知”并且達到“知至”的程度。
“定,靜,安,慮,得”從顔回的話語中也可以找到更高級的答案。顔回說:“惰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放松肢體,閉目塞聽,無我無他,魂通衆靈。)
我們再看一看,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止于至善”。
舉例:在好心情,好環境,好身體的前提下,酒能喝到7~8分醉而不耍酒瘋,不惹事,倒頭就睡,就是飲酒人的止于至善。飲酒人要想“知止”,就必須“緻知”于自己的健康和酒的危害。當對健康和酒的“知”達到“至”的程度以後,才能懂得“止”的重要,于是才會産生适可而止的“定”力,并由于有了“定”力,才能控制住繼續飲酒的欲望,而使心“靜”下來,心靜下來了,情緒才能“安”定,情緒安定了,才能理性地考“慮”問題并理智地對待别人的勸酒,然後才會有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得”。
既然喝酒是這樣,那麼吸煙,飲食,工作,等等都可以做到“止于至善”。
作者:申曉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