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什麼項目是寶寶早教的首要

什麼項目是寶寶早教的首要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4-27 23:39:22

  對0-3歲的嬰幼兒進行早期教育如今備受年輕家長關注,但目前多數家庭教育仍停留于傳統的育兒經驗上。“0歲方案”創始人馮德全教授稱,早期教育一定要改變舊觀念,家長要像關心孩子吃飯穿衣那樣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尤其應把孩子的性格培養放在早期教育的首位。

  “0-3歲兒童的早期教育堪稱‘根基教育’,能讓孩子充分吸收知識的養料”。馮教授強調,早期教育的主教育場在家庭,父母應該承擔起孩子早期教育的責任。家庭教育有四大規律可循———

  第一規律:别錯過最佳期

  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期是在0-6歲。馮德全強調,錯過了這個最佳時期往往于事無補。就拿聽音樂來說,在嬰幼兒時期,孩子的聽覺十分發達,可以分辨鋼琴上88個半音的音調,錯過了音樂開發的最佳期,到少年的時候再去聽鋼琴,隻能聽準44個半音。而到了中年,幾乎就是“五音不全”。

  第二規律:兩個“生命”要同時養育

  我們把身體健康當作孩子的第一生命。對于第一生命,家長照顧得無微不至,關心孩子吃飽、穿暖、少生病,但卻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馮德全說,我們把心理健康當作孩子的第二生命,如果心理不健康,将很難成才。從小實行胎教,多參加體育運動,學習與他人交往,學習音樂舞蹈、美術造型,種植花草,飼養小動物等活動可以讓孩子受益無窮。

  馮教授解釋說,“學習交往”可以讓孩子做到“半歲不認生、周歲會串門”;“音樂舞蹈”則能培養美感;“種植飼養”會讓孩子學會熱愛生命;“體育運動”讓孩子變得開朗、樂觀、勇敢、合群等,這些都是第二生命的“核心”。

  第三規律:看圖識字,閱讀廣泛

  “孩子太小,教他看圖識字太難,等上了小學自然就會了。”這是家長的普遍觀點。可馮德全教授認為,認字和閱讀對嬰幼兒來說非常重要,他們将從小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況且識字閱讀并不難,因為對于嬰幼兒來說,認東西和認字是一回事。隻是因為父母天天說,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因此不到一歲就熟練掌握口語了,但認字和閱讀訓練的機會少就需要家長有一點技巧和耐心了。

  馮教授主張用生活滲透法、趣味閱讀法、遊戲活動法幫助孩子認字和閱讀。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像學會認物、走路、說話、聽音樂一樣,會在不知不覺中三歲脫盲閱讀,五六歲博覽群書。

  第四規律:把性格培養放在首位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好的性格是人生成功或成才的保證,是智力發展的動力。因此,馮德全教授認為,性格培養是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塑造一個人,就要從性格培養開始。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在三歲之前性格的第二次孕育(第一次是在胎兒期)。

  馮教授曾經在武漢市武昌區對1000名獨生子女的調查發現,性格優良的占18%,而性格不良高達82%,其中有25%性格惡劣,任性、霸道等。他表示,在家庭教育裡,從小應注意培養孩子“七大優良性格”———快樂活潑、安靜專注、勇敢自信、勤勞善良、有獨立性、有創造精神、長大了做大事的英雄氣概。

  馮教授強調,好孩子不是打罵出來的。家庭環境、父母的愛、父母的言行都是影響孩子發育發展的“潛在力量”。沒有一個孩子能在父母的抱怨下成才,也沒有一個孩子會在父母的打罵下學好,培養一個孩子依靠的是潛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楷模。

  此外,積極暗示同樣重要。消極言行往往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對孩子要多鼓勵,多給予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