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裡疙疙瘩瘩是什麼東西?口腔黏膜病是指發生在口腔黏膜及軟組織上的類型各異、種類衆多的疾病的總稱潰瘍(“破破”)和糜爛(“爛爛”)是口腔黏膜病患者最常見的兩種症狀它們是何方神聖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嘴裡疙疙瘩瘩是什麼東西?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口腔黏膜病是指發生在口腔黏膜及軟組織上的類型各異、種類衆多的疾病的總稱。潰瘍(“破破”)和糜爛(“爛爛”)是口腔黏膜病患者最常見的兩種症狀。它們是何方神聖呢?
潰瘍還是糜爛如何區分
複發性阿弗他潰瘍是口腔潰瘍最常見的一種,一般出現在口腔的唇、舌、頰等部位。潰瘍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像黃豆或者綠豆那麼大,邊緣整整齊齊,火燒火燎的痛,所以用希臘語“阿弗他(火)”來稱呼它。它還會在口腔的不同部位反複發作,所以冠之“複發性”。
與口腔潰瘍相比,口腔黏膜糜爛卻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而它恰恰是某些嚴重疾病的臨床表現。
雖然黏膜糜爛和口腔潰瘍一樣,都會發生黏膜疼痛,但是兩者是有區别的。
黏膜糜爛的面積大小不等、邊界不清,往往發生在出血的基礎上,表面有一層淡黃色的膜或滲出物,用棉簽擦去就會露出紅紅的出血面。如果病損長期在同一部位反複發作,病損底部會有硬結。這些都與潰瘍不一樣。
黏膜糜爛或是疾病先兆
身體出現口腔糜爛症狀時,或許是它給身體發出的預警信号,千萬别不以為然。可能與以下疾病有關。
1.口腔黏膜癌前病變
首先,黏膜糜爛是某些口腔黏膜癌前病變的階段性臨床表現。例如,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等。
口腔扁平苔藓是最常見的黏膜斑紋類疾病,表現為口腔黏膜上條紋狀或者“破漁網”狀的白色條紋,有一定的癌變危險。出現糜爛是疾病加重的信号;長期反複的糜爛不愈,是走向癌變的“階梯”。
口腔白斑是發生在口腔黏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或灰白色斑塊,有較高的癌變率。一般情況下,患者會感覺患處粗糙,但疼痛不明顯。一旦出現反複的黏膜充血糜爛疼痛,說明病情的癌變風險增大。
2.自身免疫疾病
黏膜糜爛是某些自身免疫疾病的口腔表現,例如天疱瘡、類天疱瘡、副腫瘤性天疱瘡等。
天疱瘡是一種嚴重的、遷延的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口腔黏膜或皮膚都會變得特别“嬌嫩”,輕輕一擦,就會出現一個大大的“水疱”,再輕輕一碰水疱立即破掉,留下一個創面,一旦感染就變成糜爛面。天疱瘡經過治療,症狀可以得到緩解,但難以根治。有嚴重繼發感染的,還有生命危險。
類天疱瘡的“大疱”雖然不像天疱瘡那樣容易破,但是其中有一種叫作“瘢痕性類天疱瘡”的,常常發生在口腔、眼睛、鼻腔、咽喉,甚至在陰部和肛門處的黏膜上。長期破潰、糜爛會發生“多竅性瘢痕粘連”,造成上下眼皮粘在一起而失明。
3.感染性疾病和性傳播疾病
黏膜糜爛是某些感染性疾病和性傳播疾病的口腔表現。例如,單純疱疹、帶狀疱疹、手足口病、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結核病、球菌性口炎、白喉、梅毒和艾滋病等。
單純疱疹、帶狀疱疹、手足口病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會在特定的位置發出“小水疱”。一旦水疱破掉,加之繼發感染,就會發生糜爛,留下後遺症。而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結核病、球菌性口炎則是由真菌、結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不同緻病菌引起的,都可以表現為黏膜糜爛。
4.某些全身性疾病
黏膜糜爛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現。例如,白血病、血小闆減少性紫癜和藥物過敏反應等。
白血病、血小闆減少性紫癜是血液系統疾病,有時也會出現黏膜糜爛。
藥物過敏反應是特定的人吃了會引起過敏的特定藥物後的“超敏性”嚴重疾病,有“排山倒海”之勢——嚴重者整個口腔黏膜會糜爛得“體無完膚”,慘不忍睹。不及時處理會有嚴重後果。
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終身教授口腔黏膜病科主任醫師 周曾同
編輯:劉洋 彭豔
審核:曹政
來源: 健康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