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給我講她女兒在幼兒園的“遭遇”。有一天,女兒從幼兒園回家對媽媽說:“老師說我動作不協調,不讓我去參加‘六一’表演。”女兒說這話時很沒有自信,也有些失落。
這樣的“遭遇”很多孩子都經曆過。當孩子面對一些負面評價時,告訴孩子不理會,或者說一些含糊其辭的話,如“他這麼說呀”、“是吧”,都會令孩子進入一種消極情緒中,而如何引導孩子正确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并喜歡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自信,源于對自我有正确的認識和評價。
認識自我
有些父母會擔心,自己的寶寶怎麼那麼自私?總是把“我的”、“我想”、“我不要”挂在嘴邊,凡事認自己那一套,對大人的感受根本不理會,也不懂得去理會。
其實,嬰幼兒時期,是人生中最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孩子對自我的認識,就是從使用“我”稱呼自己開始的。父母無需太擔心,因為這是每個孩子的必 經階段。随着年齡的增長,經曆各種人際關系,孩子就會自然地從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尋求别人的認同,變得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并且開始能了解及尊重他人的感 受。
在孩子剛剛開始有自我意識時,教他多說“我”可以加強他對自己的認同。
剛剛學習說話的階段,孩子還不會正确使用“我”,如果大人稱他為“寶寶”,他也自稱“寶寶”;會說自己的名字了,就用名字代替“我”,比如“安 安的車”、“妞妞要吃”等。從大人所看到的自己,和由自己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存在,其差距是不言而喻的。教孩子稱自己為“我”,才能促進自立心的萌芽。
肯定自我
一個能肯定自己、尊重别人的孩子,會有更大機會享受健康身心和愉快的社交生活。他們和人交往時,能自如地調節關系。要學會肯定自己,就要學會——
1.接受自己
父母可以通過和孩子的溝通、别人的評語、參與遊戲活動時的表現,讓孩子清楚自己生理、心理、能力等各方面的強勢弱勢,同時建立一個接受自己強勢 弱勢的态度。隻有父母坦誠地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強勢弱勢,并且認識到所有人都有各自的強勢弱勢,孩子便會明白,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無懈可擊的,他才會 很自然地産生自我接納的态度。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孩子自己和他人才會對他有正面與實際的期望,不會向他施以太大壓力,比如非要讓一個生性腼腆的孩子在陌生的客人面前表演節目。
2.鼓勵自己
每個人每天經曆那麼多人與事,要想讓别人知道自己的每個成就并加以贊許,是件不可能又容易令人失望的事。所以,從幼兒時期就告訴孩子,首先做自己的好朋友,對自己感到滿意的行為進行自我贊賞,遇到挫折時鼓勵自己,自己打氣,這樣的孩子當然能夠肯定自己了。
不過,父母最好也能注意到孩子的行為表現,比如他能逐漸獨立處理自己的事情,可以适當地予以肯定和嘉獎。
3.充實自己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是基礎,能努力不懈地充實自己,克服弱點,發揮長項,才能維持自我肯定的狀态。父母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或訓練,鼓勵孩子多看書多發問,都是讓孩子充實自己的好方法。
孩子的自信心,是要通過“自我照顧”的成長任務建立起來的。這包括個人生活起居的常識和技能,比如當一個兩歲的孩子會自己拿勺吃飯時,完成這個“自我照顧”的任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非常有成就感,也就增強了自信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