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請注釋“源自快行”
世界是自我的投射,以我為主體,進而來看,使用什麼東西來看就得到什麼東西,所有的理論,經驗,科學,還有所謂的原理,真理,都不是真理,都是在一定框架下暫時正确,真理隻針對于真理而存在,其獨立于思想之外。
自我投射,因為自我的存在,而存在,本質的存在僅相對于存在而存在。
自我的投射,其投射方式東方與西方截然不同。
西方的投射,是自我基于自我的投射至外物,來觀外物進而來看自我,即自我通過外界來看的自我是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自我,即自我通過外界來看自我,來反思。
而東方,佛,儒,道,講究的以我為主體來看,順從本心,以至無我。
即,自我通過本心來看世界,然後來反思。
這兩種反思是截然不同的反思。
一種是自我通過外界來看到自我,一種是自我通過自我來看到世界進而順應本心。
東方的反思,更多的是内部規定的固化,進而通過固化的規定來看世界,來反思自身,是否遵循規則,而規則的定義早已固化,先賢的各種倫理道德,形成了人的思想标準體系。
所有違背标準的思想與行為都被定義成壞,所以強調吾日三省吾身。
所有的追問,最後都歸結為自我的那套所謂的标準,所有的反思也至此結束。
但,标準隻是标準,其本就是自我的一種求存的依據,其形成必然存在一定的環境,即其形成的過程必然适應當時的社會生存結構,即其有目的性。
即東方的反思與思想是一面鏡子,用鏡子來反射外界,進而自我通過鏡子來反思,來規範自身。
而西方講究的是求真,即探究根本,自我是什麼?自我無法通過自我來看到自我,而必須通過外界的鏡子來看到自我。自我通過自我投射到外界的鏡子進而反思自我,看到自我。
所以,對于自我的認知來看,自我的标準一旦固化,其本身固化,也就看不到自我,看到的都是外界無法順應自我,而不是自我的叠代與破潰。
即你擁有錘子,滿世界都是釘子。
但,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無論其通過什麼投射來觀,其看到的也僅僅是自我,即投射的本質是自我的投射而與實際無關。
世界的存在也僅僅是相對于存在而存在,你看到的是什麼不取決于世界,而取決于你用什麼來看。
在經驗層面,個人成長最大的阻礙即是自我的在,一個在字決定了其必然存在規則規範與标準,而這亦是最應該被質疑與推翻的,不然無論學習什麼,其也僅僅是自我經驗的延伸,自我亦就無法成長。
通過自我投射至外界的鏡子,進而看到自我,看到自我到底是什麼?是什麼樣的人?看到自我,自我即改變。
世上沒有對錯,好壞,所有的好壞對錯都是自我,而也僅僅是自我,與實際無關。
#認知##心理學##哲學##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