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後媽媽禁用四類中藥
人參、黃芪等比較熟悉的補氣中藥,媽咪們也是要慎用,最理想的方式還是由中醫師診斷使用藥。
産後媽媽禁用四類中藥
1、有活血作用的中藥,如紅花、丹參、牛膝、乳香等。在分娩過程中,新媽媽的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服用活血作用強的中藥,有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
2、太過補益作用的中藥,如人參、黨參、黃芪等。人參等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對于子宮收縮頗有助益,但另一方面,它亦有止血功能,還能對人體産生興奮作用。剛剛經曆分娩的新媽媽,體力消耗很大,如果此時服用人參,反而因興奮難以安睡,影響精力的恢複。另外,哺乳期間使用人參、黨參,可能會導緻乳汁減少分泌,如非必要可以黃耆代替。
3、一些溫性中藥,如附子、肉苁蓉、肉桂、幹姜、半夏等。因為辛辣溫燥藥物可助内熱,而使新媽媽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等症狀。母體内熱可通過乳汁影響到嬰兒,使嬰兒内熱加重。
4、過于寒涼瀉下的中藥,由于新媽媽身體虛弱,使用太寒的藥物可能傷氣血,及導緻惡露變少而排不幹淨,故不建議使用。如大黃、牛黃、芒硝、番瀉葉等太過滋膩的藥物,如熟地等都要慎用。以此類推,偏寒的食材如白蘿蔔、大白菜、西瓜等,及菜、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也不宜使用。
小編提醒,媽咪如果善用中藥調理身體,在一般進補外,可将杜仲煮水喝,或将枸杞沖泡後飲用,不僅制作簡單,而且同樣有很好的效果。有了完善的中藥調理計劃,媽咪産後生活起居一樣不能馬虎,才能健健康康地做好月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