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哪種疾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

哪種疾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01 01:32:38

哪種疾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說起蚊子來,讓人感覺十分讨厭,不僅夏天咬得人睡不着覺,有時還能傳播疾病,蚊子能傳播的疾病主要有瘧疾、乙型腦炎、登革熱,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哪種疾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哪種疾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蚊子叮咬能傳播3類疾病)1

哪種疾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

說起蚊子來,讓人感覺十分讨厭,不僅夏天咬得人睡不着覺,有時還能傳播疾病,蚊子能傳播的疾病主要有瘧疾、乙型腦炎、登革熱。

令人讨厭的蚊子

一、瘧疾

1.什麼是瘧疾?

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于人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瘧疾的主要症狀包括發冷、發熱、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時還伴有嘔吐、腹瀉、咳嗽。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腎功能衰竭,如不及時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誤而危及生命。

2.瘧疾是怎樣傳播的?

瘧疾主要是通過蚊子叮咬人傳播的。雌性蚊子叮咬受感染的人,将瘧原蟲吸入蚊子體内,瘧原蟲在蚊子體内繁殖,當蚊子再次叮咬人時,就會将瘧原蟲傳給人。一般來說,人從感染瘧原蟲到發病大約需要9-14天。

3.瘧疾主要在哪些國家和地區流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數據,全球86%的瘧疾病例發生在非洲,9%的病例發生在東南亞,其餘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區。對從非洲、中南美洲、東南亞各國返回,且有發熱症狀的患者要警惕瘧疾,應當盡快去醫院檢查。

4. 我市的瘧疾發病現狀如何?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之後,河北省瘧疾得到了有效遏制,近幾年來,我省主要以來自非洲、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相關的輸入性瘧疾病例為主,且惡性瘧疾患者比重有增加趨勢。石家莊市的瘧疾均為來自上述地區的輸入性病例,每年均有病例發生,主要為回國的勞務和旅遊人員等。

5.如何預防瘧疾?

預防瘧疾最有效的辦法是防止蚊蟲叮咬。盡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黃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動;如必須在戶外作業,可穿長袖衣和長褲,皮膚暴露處可塗抹驅避劑,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噴灑殺蟲劑或點蚊香;睡覺時使用蚊帳或長效蚊帳;房屋安裝紗門、紗窗。目前尚無疫苗用于預防瘧疾。

6.到瘧疾流行地區的朋友,在出入境時要注意什麼呢?

前往國外瘧疾嚴重流行地區的人員在出國前一定要先了解目的地瘧疾流行情況,有無安全有效的防蚊、防瘧措施和蚊帳、驅蚊劑等防護品,也可向醫療衛生部門查詢瘧疾防治知識,攜帶青蒿素類抗瘧藥品。

回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熱、發冷、頭痛等症狀,應當主動向口岸檢驗檢疫人員申報,以便得到及時救治。回國後1個月内,如出現發冷、發熱、頭痛等症狀,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告知醫護人員自己的出國史,便于醫護人員排查瘧疾。

7.瘧疾能治好嗎?

瘧疾是可以治愈的,全程規範用藥是治療瘧疾的關鍵,但惡性瘧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導緻死亡。

幹岡比亞瘧蚊

二、乙型腦炎

1.什麼是乙腦?

乙腦是由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所緻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早期在日本發現,國際上亦稱為“日本腦炎”,在我國是法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通過蚊蟲傳播,其發生與流行有嚴格的季節性,80%~90%的病例集中在7、8、9三個月。老少均可發病,兒童發病居多,10歲以下兒童占發病總數的80%以上。

2.乙腦的臨床表現。

乙腦的潛伏期為4~21天,一般10天左右。乙腦患者多突然發病,其主要表現是:高熱(39-40℃)伴有劇烈的頭痛、惡心、嘔吐、精神萎靡、嗜睡。有些患者還有頸項強直和陣發性抽搐的表現。

乙腦發病初期,很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些發熱、頭痛、全身不适。這些症狀如果出現在乙腦流行季節,應引起重視,及早送醫院檢查。

2013年全市乙腦發病突然增多,且發病高峰主要集中在10月-11月,病例以中老年農民居多。

3.乙腦的流行病學特征

(1)傳染源:動物和人均可作為傳染源,其中豬與馬是重要的傳染源。

(2)傳播途徑:主要通過蚊子(三帶喙庫蚊等)叮咬傳播,台灣螺絲也可傳播本病。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多見,僅極少數人發病,反複多次隐性感染或病後有較高免疫力。

4.怎樣知道小兒患了乙腦

在蚊子孳生的季節(7—9月),10歲以下(尤其是3~6歲)的小兒,若突然有發熱、頭痛、嘔吐、精神不振、嗜睡、昏迷、抽搐、脖子發硬以及肢體癱瘓等表現,家長應該特别警惕,并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進行腦脊液檢查,如果蛋白稍高、糖及氯化物正常,就可被診斷為乙腦。

5.怎樣隔離乙腦患者

乙腦病毒是以蚊子為媒介而在禽畜和人類中相互傳播的,所以乙腦患者也應該被隔離。隻要讓乙腦患者到沒有蚊子的環境中,或者用蚊帳将其罩起來,不讓蚊子叮咬,那麼乙腦患者體内的病毒就不會再傳染給其他人了。

6.如何預防和控制乙腦

預防乙腦的關鍵是做好滅蚊、防蚊、疫苗注射及對可傳染乙腦動物的管理。

(1)滅蚊。在乙腦流行季節到來之前就要開展滅蚊工作。

(2)防蚊。個人防護可用蚊帳、蚊香、驅蚊劑等,盡量避免被蚊蟲叮咬。在居民家中可使用紗門、紗窗、蚊帳、蚊香、驅蟲劑,外出用防蚊水等均有較好的效果。

(3)保護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種乙腦疫苗。

(4)做好傳染源管理。豬是乙腦病毒的主要宿主,要做好對豬、馬等家畜的管理及乙腦疫苗的接種工作。

(5)增強體質,改善營養,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增強肌體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在夏秋季節,若發現高熱不退、頭痛、嗜睡的人,應想到其患乙腦的可能,并應盡快将其送往醫院診治,不可麻痹大意,更不能讓其亂服藥。

蚊子叮咬皮膚。

三、登革熱

如果你近期準備向美麗的東南亞進發,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你可能會收到國家旅遊局的熱情提示:請做好登革熱防護措施。因為每年,全世界約發生50萬登革熱病例,其中90%的患者是15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那麼,登革熱究竟是什麼呢?

1.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是法定乙類傳染病。

2.發病後有什麼表現

病後出現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酸痛、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闆減少等。在東南亞、西太平洋和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廣泛流行,我國南方部分省區也偶有發生。我市近年不斷有輸入性病例報告。

3.傳染源與媒介是什麼?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蚊蟲是本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其中伊蚊是傳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種,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

4.如何預防登革熱?

外出旅行者在進入疫區前,應了解登革熱的發生、傳播、早期症狀、危害及防治等基本知識,攜帶并使用驅避劑、紗門、紗窗等防蚊用品,做好個人防護,防止蚊媒白天叮咬傳染。在流行區、流行季節盡量減少群衆集會,減少人群流動。在登革熱流行區旅行結束後15天内,如出現發熱、皮膚潮紅、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狀時,應盡早就醫治療,并向醫生說明旅行史。登革熱無疫苗可預防。

蚊子會傳染登革熱。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