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患上腸炎若是一直沒有好轉,就要找找是什麼原因了。飲食上是否清淡、易消化;食材是否新鮮、幹淨;寶寶常常接觸的玩具、餐具等有沒有經常的消毒;肚子有沒有着涼等等,都要從細節中尋找原因。腸炎一直不好勢必影響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除了及時用藥之外,在飲食上多吃些具有吸附腸道細菌和收斂的食物,可以讓腸胃盡快的調整過來。
小兒胃腸炎的治療主要是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就是說,急性胃腸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一定要設法查出病因并及時消除這個病根子。寶寶出現什麼症狀,就設法消除這個對身體有害的症狀。如果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調整飲食并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如果是由身體的其他疾病引起的,就積極治療疾病;如果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就需請教醫生,停用抗生素。寶寶嘔吐、腹瀉失水過多,要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發高燒時,應采用物理或藥物降溫;缺鉀補鉀,缺鈣補鈣。有代謝性酸中毒或休克時,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急救。
母乳喂養的寶寶,腹瀉時不要停止喂奶,可以适當減少奶量,縮短喂奶時間,并延長喂奶間隔。乳母應吃少含有脂肪的飲食,同時在喂奶前多喝水,使奶稀釋,有利于寶寶的消化。
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的寶寶,在腹瀉時,不要添加新的輔助食品。當寶寶腹瀉較重時,要停止喂牛奶,禁食6~8小時。在禁食期間可喂胡蘿蔔湯、焦米湯、米湯及蘋果泥。胡蘿蔔湯的熱量較低,含脂肪少,還含有果酸及維生素,可使大便成形。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刺激小,脂肪低,并含有果酸,有收斂的作用。較大的寶寶,可吃山藥粥、蛋花粥、爛面等,但量要減少。若寶寶出現尿少、口渴、唇幹等問題,應飲用口服補液鹽水或糖鹽水。
患上腸炎的寶寶會因為拉肚子、嘔吐等現象,身體失去很多的水分,有些輕度的缺水。這是家長要及時的補充水分,可以在家自制糖鹽水補液,随時服用。隻要食量和精神上都比較好,可以在家進行調養。但是出現發熱、劇烈嘔吐、煩躁哭鬧的時候,就需要及時上醫院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