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品牌7-11又栽在了加盟店上。
3月15日,7-11亮馬橋店、通州新華聯家園店接連遭到媒體曝光。
據BRTV《生活這一刻》報道,今年1月底,記者卧底7-11亮馬橋店發現該店存在多項違規操作,包括将食材敞口放在垃圾桶上、食品包裝與蟑螂貼和其他雜物混放、超過13天應做下架處理的熱飲櫃飲品被更換新标簽後繼續售賣等。
另根據《新京報》報道,記者暗訪7-11通州新華聯家園店同樣發現後廚各種亂象,比如将過期的米飯、冷藏包子和飯團照常銷售、當天未賣出的食品未按規定進行廢棄處理等。
值得關注的是,被曝光的兩家店均為加盟店。
事件曝光後,北京7-Eleven便利在公衆号緻歉,并對涉事的亮馬橋店做出停業整改處理。同時,還将對北京全市的店鋪進行自查,待自查結果出台後會及時公布。
3月15日晚間,北京通州市場監管局也通報表示,對7-11通州新華聯家園店開展了調查,發現媒體反映情況基本屬實,目前該店已經停業并被立案調查。
商業那點事兒查詢過往報道發現,7-11便利店并非第一次栽在加盟店上。此前,7-11便利店多地門店都曾曝出廚師在餐具沖洗池洗頭、洗衣服、不戴手套切菜、落地食物直接用等問題。深圳一家7-11便利店内現活老鼠的視頻”也曾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
在微博和大衆點評等平台上,不少消費者也在吐槽7-11門店。其中的衛生問題、商品質量問題和店員态度不好的吐槽屢見不鮮。
7-11便利店食安問題頻發,是其瘋狂加盟留下的“隐疾”。
資料顯示,7-11于2004年進入北京市場,2012年,北京7-11先後放開委托加盟和特許加盟,委托加盟是将部分直營店轉化為加盟店,特許加盟則是實現門店擴張,兩者均為7-11低成本運營奠定了基礎。
近兩年來,跟随市場腳步,7-11也在布局下沉市場。2020年5月,7-11相繼在湖南、河南開出首店。此前,7-11相關負責人也曾提到,2022年,該品牌便利店在長沙開店總數将達100家。其中,加盟模式功不可沒。
不過,加盟方式對應的不僅僅是拓展速度快,還有相對直營店的管理松懈,各個行業因加盟店違規操作而使品牌受損的案例層出不窮。
此前,火鍋品牌小龍坎也因加盟店制售2噸地溝油登上微博熱搜。2020年央視“3·15”晚會中,知名餐企漢堡王在南昌市一家加盟店也被曝出使用過期食品、擅自修改食品原料有效期等問題,随後被立案調查。
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王思露表示,對于加盟店存在的食安問題,企業應該培養試點門店,以此制定獎懲機制,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大問題後的懲罰力度,降低食安事件的發生概率。市場主體提升食安監管設備的智能化水平,還要增加抽檢的概率,為食品安全把關。
一手把社區商業政策東風,一手搭便利店發展風口,7-11成長于國内便利店空窗期。而當下,便利店的藍海于7-11而言或許泛着些苦澀。
2020年7月,商務部發布《關于推動便利店的品牌化和連鎖化三年行動的通知》,提出力争到2022年,全國品牌連鎖便利店的門店總量達到30萬家。或受大環境的影響,不少品牌開始密集布局社區便利店業态。
随着便利蜂、好鄰居等本土便利店紛紛崛起,外資便利店的優勢不再凸顯。
去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了以門店數量為評判标準的“2021便利店TOP100”榜單。上榜企業中,門店數超過1000家的,達到24家。其中,中石化易捷便利長期居首,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門店數為27600個,緊随其後的二三名,分别是東莞美宜佳、中石油旗下昆侖好客。
明顯的變化,發生在“日資便利店三巨頭”的排位順序上。羅森便利在2021年的榜單上排名第五,門店數3256個,首次超過了全家便利的2967家,7-11的門店數為2387家。
在電商、社區市場競争中,便利店轉型需要提上日程。
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指出,便利店不僅是傳統的零售場所,更應該成長為消費者雲服務的終端,即承載社區商業的各類服務,呈現的一個特點就是零距離雲服務。便利店需要與更多生活服務業對接,再利用連鎖體系擴展能力,這是便利店未來發展的根本趨勢。
- END -
文字|王維祎 孔瑤瑤
編輯|孔瑤瑤
圖片來源|生活這一刻視頻截圖、視覺中國、大衆點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