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美邦旗下品牌有哪些

美邦旗下品牌有哪些

品牌 更新时间:2025-02-13 02:18:41

美邦旗下品牌有哪些?互聯網的浪潮下,有些品牌借勢而上,有些日薄西山,美特斯邦威(以下簡稱“美邦”)則在兩者中間不斷徘徊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美邦在經曆連續撤店、品牌老化等危機後,7月19日美邦在上海舉行品牌升級發布會,并發布五大全新系列品牌,欲嘗試打造新的品牌系列,休閑、潮流、街頭、極簡、森系等元素将一改美邦此前單一的休閑風格但美邦轉型之路能否順利、品牌升級能否獲得市場認可,這些仍将是曾經有過輝煌的美邦需要面臨的難題,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美邦旗下品牌有哪些?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美邦旗下品牌有哪些(美邦産品硬實力疲軟)1

美邦旗下品牌有哪些

互聯網的浪潮下,有些品牌借勢而上,有些日薄西山,美特斯邦威(以下簡稱“美邦”)則在兩者中間不斷徘徊。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美邦在經曆連續撤店、品牌老化等危機後,7月19日美邦在上海舉行品牌升級發布會,并發布五大全新系列品牌,欲嘗試打造新的品牌系列,休閑、潮流、街頭、極簡、森系等元素将一改美邦此前單一的休閑風格。但美邦轉型之路能否順利、品牌升級能否獲得市場認可,這些仍将是曾經有過輝煌的美邦需要面臨的難題。

品牌與門店求變

從一個可以作為約會穿出門的品牌,到被理解成“大街貨”,曆經坎坷的美邦,一直希望重回那段“不走尋常路”的光輝歲月。

從多年一成不變的休閑風格向多元風格轉變,是美邦此次最明顯的嘗試。主品牌将轉變為NEWear(休閑風-青春不凡)、HYSTYL(潮流範-弄潮為樂)、Nōvachic(都市輕商務-新鮮都市)、MTEE(街頭潮趣-不趣不型)、ASELF(森系-簡約森活)五大風格,并請來了關曉彤、任嘉倫等五位青春偶像做代言人。

美邦表示,品牌升級的方向是從傳統單一化的休閑風格服飾品牌,向表達多種态度和極緻體驗的多元生活方式品牌轉變。

與品牌風格一同轉變的還有美邦實體店的形象,美邦配合品牌風格的轉變,将五種風格混合組合,推出集合店、單風格店等多種形式,以購物中心為主要發力渠道。美邦服飾創始人周成建表示,2016年初,美邦已經開始上述轉變,在多個城市開設了數百家集合店和單風格店,并會加速開店,逐漸推廣至全國。

業内人士稱,美邦上述改變,既是受外界力量的被動壓迫,也是内部求變的主動轉型。從大環境來講,ZARA、H&M等快時尚品牌不斷蠶食中國市場,美邦等品牌昔日的輝煌已經成為曆史,逐漸被消費者和市場邊緣化,從内部來講,美邦壓力與日俱增,不好看的報表,一二線城市連續閉店,年輕消費者審美需求轉變。

美邦稱,即便都是年輕群體,“90後”、“95後”和“00後”不同消費世代的時尚眼光也差異巨大,并形成了明顯的圈層劃分。上述種種因素都促使美邦走向轉型求變之路。

産品硬實力疲軟

在此次的最新發布會上,周成建以“沖動、迷茫、錯位”來評價美邦近年來的互聯網轉型嘗試,認為是盲目的互聯網轉型和失敗的供應鍊管理導緻了美邦與當年的“年輕人時尚品牌”漸行漸遠。

對于美邦的未來走向,他這樣表示,“今後将喚醒自己、回歸主業,以國際優秀服裝品牌為對标,做一個好的品牌經營者”。回顧美邦的興衰曆程與既往彎路,大店策略、18-25歲的精準人群定位,以及憑借着音樂巨星周傑倫的代言,“不走尋常路”的美邦在短時間内火遍了大江南北。

随後,不甘于當時輝煌的美邦,開始了第一次嘗試轉型,将精準用戶群體擴大至“85後”與“90後”,“既要留住‘85後’,又要吸引‘90後’”成為美邦新的營銷策略,同時,美邦曾在2008年推出ME&CITY,定位為“都市”系列的中高端服飾品牌,這一品牌與原本的“校園”系列形成差異化和互補。

小試牛刀的美邦,在初嘗轉型後,并沒有收獲甜蜜的果實。定位為“都市”系列的ME&CITY受到了“快時尚”國際品牌ZARA和H&M的強大沖擊和挑戰,後者的款式、價格、風格、店鋪裝修、導購方式都更符合都市人群的消費習慣,也更傾向于消費者的内心訴求。

不過,ME&CITY在市場競争中随後處于弱勢地位,還沒有打開市場和獲取消費者認可度就開始陸續撤店,草草收場。

在門店嘗試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美邦瞄準了線上市場。2010年,美邦開始互聯網轉型,首先上線“邦購物”電商平台;2013年嘗試為消費者搭建情景式購物體驗,将線下直營體驗店急速擴張至1000多家。與此同時,美邦還将觸角延伸至童裝領域,先後推出MC kids和MOOMOO童裝。美邦在轉型的路上不斷前進,卻始終沒有重獲消費者認可。

一位不願具名的服裝設計師對北京商報記者稱,觸網、研發新品、設立直營店隻是美邦改變外在形象的手段,卻沒有對最本質的産品進行新的升級和變化,消費者眼光越來越挑剔,即使是面對同一個年齡段的消費群體,風格和審美早已發生改變,然而美邦一直對消費者需求的改變表現得較為遲鈍。

轉型門檻猶在

品牌老化、沒能抓住新一代年輕消費群體,是美邦節節敗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内服裝行業戰略專家、UTA時尚管理集團中國區總裁楊大筠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美邦發展高峰期的主要客群是“70後”、“80後”,如今,這類客群不再願意為美邦買單。

根據美邦财報數據顯示,2015年美邦營收跌至62.9億元,淨利潤虧損4.3億元高達396.57%,早在2011年,美邦的營收還是99.45億元,2015年是美邦上市後财報最為難看的一年。

随後,關于美邦的負面新聞接連被曝出,美邦業績的下滑速度遠遠快于當初創造輝煌的速度。即使美邦嘗試換帥、出售子公司,業績已然沒有恢複到美邦頂峰時期的輝煌。

對于美邦大刀闊斧嘗試改變風格,業内人士仍處于觀望的狀态。

一位接近美邦實際業務層面的業内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休閑一直是消費者對美邦最直接的概念,突然增加了潮流、街頭、極簡、森系等風格,消費者一時之間難以改變認知,也會抱有懷疑的态度,當然不排除願意試新的消費者,如果美邦無法把握住上述願意給美邦改變機會的消費人群,則意味着美邦會丢失重塑品牌形象的宣傳良機。

ZARA、優衣庫和無印良品等國際時尚大牌已經培養了中國的消費市場,美邦想逆勢而上,重新找回消費者、培養市場仍将是繞不過的門檻。

一位曾是美邦重度消費者的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美邦門店所售的服飾,看起來更适合中學生人群,這類消費群體多數需要長時間穿校服,對衣服并沒有過高的要求,同時,美邦常年都在打折,定價本就不高的産品在打折後價位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學生群體的父母在挑選衣服時,自然傾向美邦。

但是,上述人士表示,現在的學生群體已經更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更傾向選擇差異化、個性化、特色化的衣服,簡約和便宜不再是這類消費人群的核心需求,美邦開始逐漸淡出消費視野,上述消費者進一步解釋稱。

(原标題:品牌轉型再啟 美邦能否自我救贖 )

【原标題:美邦産品硬實力疲軟 品牌與門店求變能否成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