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小區為何"飛線"不停?
跨區界河髒亂差 為何清淤工作進展緩慢?
鎮政府公開拍賣的房産莫名被收回?
培訓機構入校教學 退費為何這麼難?
9月14日上午,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新明帶領各縣市、區政府以及市各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走進《政風熱線·市長上線》全媒體直播節目,現場傾聽民聲,馬上就辦。
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新明
安置房小區為何"飛線"不停?
近年來,随着電瓶車的普及,如何充電也成了一道難題。尤其是對于住在高層的居民來說,電瓶車充電更成了一塊"心病"。
南通開發區竹行街道的世家花園是一個回遷小區,有100棟住宅樓,常住居民5700戶,人口約9千人,電瓶車有7千多輛。但是小區電瓶車停車位僅有2000個,充電樁也隻有750個,遠遠無法滿足居民充電的需求。
回應:堵疏管三結合加強管理
南通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保德林表示,世家花園是開發區最大的拆遷安置小區,去年以來他就居民停車難、充電難、充電亂問題進行了研究。
南通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保德林
關于充電難的問題,主要是以下原因,一是晚間高峰時段充電樁不夠用,二是一些老人不會使用充電樁,三是充電費用一塊錢4小時,收費比家裡稍貴。
他介紹,下一步,将采用堵疏管三結合的方式加強管理,嚴禁“飛線”充電,堵住安全漏洞,科學合理配置充電點位,方便群衆,同時加大對居民的宣傳力度,電瓶車回家充電容易引起火災事故,讓群衆自發杜絕“飛線”充電。
吳新明
南通市市長
我覺得作為政府部門,要真正把工作做得更實一些,了解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所需所思所想,隻有這樣才能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跨區界河髒亂差
為何清淤工作進展緩慢?
南通市興仁鎮興港佳苑小區居民反映稱,小區南側有一條白家橋河,河道全長1.8公裡。去年底,群衆就反映這條河河道坍塌、淤積嚴重、河水發臭,居民們都希望盡快整治,但卻遲遲看不到效果。
記者實地查看後了解到,白家橋河是一條界河,分屬通州區和崇川區兩個片區。當地居民反映,通州區已經進行過河道整治,但是崇川區還沒有開展整治。
回應:兩區年底前完成整治
南通市通州區區長王少勇表示,此前在監管上的确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已經讓鎮裡把這條河道納入到跨界河道綜合整治中。目前已經完成設計圖,下一步開始招标建設,年底前完成整治任務。
界河另一端是南通市崇川區,崇川區區長楊萬平表态,節目後将安排人員到現場勘察了解,力争在10月上旬全部到位。關于河道的後期整治和長效管護,将按照和通州區的責任分工,不折不扣落實好。
吳新明
南通市市長
涉及到跨區域、跨部門的,我覺得需要首問負責不推诿,凡是涉及到老百姓的都有責任。希望相關部門一定要高度負責,真正把老百姓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好,讓老百姓真切的感受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
鎮政府公開拍賣的房産
莫名被收回為哪般?
如臯市民顧女士向《政風熱線》反映:兩年多前,她參與競拍了當地吳窯鎮政府網上公開拍賣的一棟辦公樓,中标之後交了15萬元的定金。鎮政府還将鑰匙交給顧女士先自行裝修。
但是沒想到的是,等顧女士裝修好進入辦公後,同年7月,鎮政府突然反悔不肯賣這處辦公樓了,由鎮拆遷辦入住辦公,顧女士所交的15萬元定金到目前都還沒有退還。
吳窯鎮政府相關負責人給出的理由是,拍賣公告中要求中标企業每年在當地納稅不低于800萬元,最低年限10年。企業納稅達不到标準,所以政府決定不賣了。
而顧女士對這個說法不認可,她認為原因是吳窯鎮政府違規拍賣這棟辦公樓,該辦公樓是集體土地性質的小産權房,沒有産權證照手續。
記者到如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查詢後了解到,這處房産用地屬于集體土地,是不可以公開買賣的。
回應:市政府組織專人調查 10月底前處理好
如臯市市長王鳴昊表示,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不能辦理産權證,也不能做産權過戶,隻能轉讓建築物的使用權。
此事反映了基層工作人員工作合規性意識不強,明知道有問題還銷售,為民宗旨的意識淡化,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和溝通,工作作風漂浮。
直播後,市政府要組織專人到吳窯鎮了解情況,查明事實真相,在保護群衆合法權益的原則下,給予妥善解決。對基層政府工作的合規性要進一步加強要求,确保形成長效機制。他表态,争取10月底之前把事情妥善處理好。
培訓機構入校教學
退費為何這麼難?
有群衆反映,孩子在通州灣中學上高中,學校推薦了南通朗志藝術培訓機構入校教音樂,同屆有20個學生參加了培訓,說是可以彎道超車上本科。
家長在學校與機構簽了協議,每人交5萬塊錢左右,但這家機構原先承諾有資質的老師都沒來上課,過程中頻繁換老師。家長們要求退課退費,一直沒有說法。
據家長們了解,這家機構還曾有過注銷的行為,他們非常擔心機構關門,錢也要不回來。
回應:問題已解決
南通市教育局局長成賓表示,經過教育部門和通州灣政府的協調,目前此事已經解決。
南通市市長 吳新明:
我們要好好思考,我們的宗旨意識樹得牢不牢,工作抓得實不實,作風建設是不是很嚴,帶着這些思考,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人民城市人民建,我們始終希望人民群衆時刻跟政府保持密切溝通和聯系,我們将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
在這裡我們也真誠希望,和全市人民一起,我們繼續奮鬥,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
如果您覺得本期内容還不錯,
人人參與監督
共推優良政風
熱線:025-84658888
節目時間:周一至周日(上午9點—10點)
江蘇新聞廣播(南京FM93.7 蘇南FM95.3)
江蘇新聞綜合廣播(AM702)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