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剛進公司時,我就知道鐵姑娘的故事,那時孫琦大姐就是我們的偶像。”2022年婦女節,退休女工孫琦受邀參加巾帼建功主題宣講,再次近距離感受鐵姑娘的精神力量,一航局二公司檢測中心質量負責人女班長郭傑激動地說。
孫琦所在的“鐵姑娘”班,是中國上世紀70年代“三年大建港”期間的名片班組。在中國首座大型船塢青島紅星大塢的建設過程中,“鐵姑娘”班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承擔起巨大的體力勞動,在700多個日夜的奮鬥中,手工完成了塢首泵房、塢室底闆、塢牆以及廊道等4萬餘立方米鋼筋混凝土的澆築任務,并通過不斷優化橡皮桶分層振搗工藝,解決了施工頑疾,确保了澆築質量,創造了屬于那個年代的施工奇迹。
同樣是與混凝土打交道,同樣也是女工班組,打造新時期的“鐵姑娘”班,一直是一航局二公司檢測中心檢測女班的奮鬥目标。郭傑介紹:“2003年女班成立,那些年正是檢測中心快速發展的時候,檢測資質不斷升級,工作量和技術難度攀升,‘鐵姑娘’精神成為女班攻堅克難的法寶。”
2005年,青島膠州灣大橋建設,混凝土配合比試驗任務落在了女班頭上。“隻有找到最優配合比才能開工建設,壓力非常大。”試驗員郭雲霞回憶道。然而,當時試驗設備隻能3天出1組結果,上百項數據需要将近1年才能完成。不服輸的郭傑帶着大家一頭紮進試驗室,24小時輪軸轉,過程中采用并聯方式,成功将效率提高到3天出3組結果,僅用3個多月便完成了試驗。“那段時間很少回家,家裡人都說我們是鐵石心腸。”郭傑笑着說,“這就是老一輩築港人鐵打的精神。”
不怕苦、不服輸,是“鐵姑娘”精神特征;勤思考、敢創新,更是“鐵姑娘”班在艱苦年代的制勝法寶,也成為檢測女班勇于突破的精神動力。
在完成膠州灣大橋試驗任務後,女班接到了當時青島市内從未開展過的混凝土耐久性試驗。“國家規範剛出台,整個行業内連機器設備都不齊全,隻能想辦法自己創新。”郭傑說。當時,試驗電通量的設備市場稀缺,僅有厚厚3大摞國家标準,對照機器說明,女班從市場上購買了儀器、儀表、電壓表等元件,嘗試自主組裝。憑着這股愛鑽研的勁頭,在不斷創新和試驗下,女班逐漸掌握了混凝土耐久性檢測的核心方法,檢測中心一度成為諸多檢測機構慕名學習的基地。
精神需要發揚和傳承。在郭傑看來,教技能是基礎,以身作則才是關鍵。入職以來,徒弟楊海英始終耳濡目染着師父對工作的熱愛與專注,并在牙買加獨立完成了當地沒有機構能完成的樁基承載力試驗。
如今,檢測中心的女班正奮戰在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機組——山東華能石島灣核電站示範工程試驗一線。像楊海英這樣從女班走出的試驗花旦,也在廣西浦清高速公路、長春環線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用精湛的技藝展現着檢測女班的風采。“50年前,這裡有鐵姑娘的火紅青春,現在,我們要把鐵姑娘的精神文化傳承下去。”郭傑說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