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人墨客為什麼喜歡去蘇杭

文人墨客為什麼喜歡去蘇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3:29:08

文人墨客為什麼喜歡去蘇杭(人文史話姑蘇)1

下津橋橫跨上塘河

下津橋亦名通津橋。跨蘇州城阊門外上塘河。南連楓橋路,北接西園弄。橋在上津橋之西。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文人墨客為什麼喜歡去蘇杭(人文史話姑蘇)2

明代将領曾在此處打敗倭寇

《吳縣志》載:“通津橋,俗名下津橋,在上津橋西,跨運河。”其處原為古運河重要渡口。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明代下津橋南堍設有敵樓,俗稱“白虎關”,防禦倭寇入侵。明末,任環将軍曾在此處打敗倭寇,史稱“下津橋大捷”。

文人墨客為什麼喜歡去蘇杭(人文史話姑蘇)3

古橋在清代經曆三次重修

清康熙四年(1665年)、道光二年(1822年)、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古橋相繼重修。其中清光緒年間的重修,是由金阊永善堂出資。永善堂最初是盛宣懷的父親盛康宅邸的堂号。之後,永善堂成為施衣粥、施棺葬的民間慈善社團。辛亥革命期間,同盟會蘇州支部在阊門外永善堂設立事務分所。永善堂舊址現在留園路上的蘇州園林檔案館。

文人墨客為什麼喜歡去蘇杭(人文史話姑蘇)4

橋柱刻有“金阊永善堂重修”

1984年蘇州市人民政府撥款再修。如今的下津橋為單孔弧形石拱橋,南北走向,長36.7米,寬4.8米,跨度12.2米,矢高6.3米,青石拱券分節并列砌置,石雕實腹橋欄,欄闆中書寫“下津橋”額。橋面石刻輪回。橋堍南、北分别寬6米和6.5米,南面踏步26級,北面踏步29級。橋柱上刻有“金阊永善堂重修”“光緒三十二年秋立”字樣。

文人墨客為什麼喜歡去蘇杭(人文史話姑蘇)5

橋面石刻

或許是因為遠離主幹道,平日裡的下津橋格外安靜。踏上石階,俯視上塘河的潺潺流水,能夠感受到悠悠古意。

文人墨客為什麼喜歡去蘇杭(人文史話姑蘇)6

來到下津橋,感受古意

分享來源:“姑蘇古城”微信公衆号

#知識#​#曆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