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如何處理寶寶入園後的分離焦慮

如何處理寶寶入園後的分離焦慮

母嬰 更新时间:2024-12-18 15:02:24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别焦慮。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反抗階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鬧;失望階段——仍然哭泣,繼繼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超脫階段。

  分離焦慮的危害

  分離焦慮會引起孩子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剛入園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發燒、肚子疼等等,因此很多孩子進入幼兒園一周左右會生病。

  患兒整日纏住父母,不斷要父母注意自己,有時擔心父母發生意外,或擔心意外災難會使自己與父母失散。害怕自己離開父母會被拐走。

  患兒因而不願上學或入托,到校或入托兒所後哭鬧,不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表現出頭痛、腹痛、惡心等軀體症狀,病程可持續數年。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早期的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的話,會降低孩子智力活動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其将來的創造力以及對社會的适應能力。因此,在早期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對他能力的發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義。

  專家指出,生活上的過分嬌慣會影響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活動上的過多限制會影響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的發展;“填鴨式”的教育方法會影響孩子主動探索和積極創造能力的發展,而這些能力上的欠缺,又直接影響孩子自信心的發展,使他們在面對一個新環境時,比别的孩子産生更大的心理恐懼和分離焦慮。

  如何化解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的出現,與孩子的不安全感有關。它會促使孩子去尋找他所親近的人,或者發出信号,呼喚媽媽的出現。因此,父母要盡量讓寶寶感受到爸媽的愛,滿足他對安全感的需求,等到大概兩歲以後,寶寶的分離焦慮就會逐漸減輕,借着探索環境的方式發展自我獨立的能力。

  如何化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培養寶寶獨處的能力

  在喂過奶、換過尿片之後,把孩子安頓在媽媽的房間裡,或客廳中,讓他自己玩。隻要他能專注于自己的活動,父母都不要去打攪他。萬一孩子遭遇挫折,也盡量讓他自己面對。

  給寶寶适當的協助

  對孩子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情境進行知識性的教育,用漸進式的引導,協助他們認識了解陌生的事物,引起寶寶的好奇心,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嘗試。

  給寶寶立即的回應

  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随時做出回應,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存在,沒有消失;當你在浴室洗澡,或是上廁所時,你可以将寶寶放在門口,他會先看你是不是在那邊,然後再去玩自己的遊戲。

  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直到他确認媽媽一直都在的事實之後,你就可以關上門,但記得要跟保持寶寶溝通哦!

  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

  離開時要告訴寶寶:“媽媽等一下就回來,寶寶要等等哦!”并且一面走一面跟他說話,堅定寶寶等待的決心。

  給予認同和擁抱

  當孩子有分離焦慮症哭得很傷心時,接替者可采取擁抱的方式,抱着孩子、拍拍他的背,和他說說話,讓他了解你知道他很傷心,你可以陪他、幫他打電話給媽媽,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轉移寶寶的目标

  當寶寶有分離焦慮症出現時,接替者可采取轉移目标或進行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轉移對父母的思念,如抱他去找他喜歡的動物,外出散步,進行遊戲等等,總之要讓寶寶轉移目标。

  值得提醒的是,媽媽自己也要放松心情。嬰幼兒會模仿好的行為,也會模仿不好的行為,因此如果爸爸媽媽常有焦慮的情緒,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孩子跟着仿效。

  例如:媽媽經常擔心爸爸怎麼還沒回家?到底出了什麼事情?這種緊張的氣氛,也容易反應在寶寶的身上,大人必須先調整自己的情緒。

  母子分離的後果

  “母子分離”對幼兒的影響主要如下:

  阻礙幼兒的正常成長發育

  母子分離,若從幼兒1歲開始持續3年以上,那麼,一般說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較為嚴重的智能、語言以及人格障礙。

  造成難以恢複的人格障礙

  對于2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母子分離時孩子的年齡越小,分離的時間越短,則各種發展障礙的恢複越具有可能性。1歲以後,母子分離時孩子的年齡越大,分離時的痛苦體驗程度越輕,孩子身心障礙越容易消失。

  但是,在剛剛确立起依戀關系的特殊時期——生後第二年母子分離的話,則可能導孩子人格障礙,且難以恢複。

  給幼兒帶來不可複原創傷

  隻是因短暫的母子分離而導緻的孩子身心障礙,會在良好的環境條件的作用下較快地消失。但若在母子分離的時間内,孩子經曆了極度的痛苦體驗,那麼,即使終止母子分離,也難以恢複原狀。

  如何讓孩子适應“母子分離”

  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

  媽媽要盡量多陪孩子玩耍,讓寶寶感到自己在媽媽身邊是安全和快樂的,對媽媽充滿了愛、依戀和信任。重逢時,親昵的接觸和遊戲會印證媽媽愛我,媽媽要他。

  讓孩子看着媽媽走

  在媽媽外出時,一定要讓孩子看着媽媽走,千萬不要不告而别,否則孩子會覺得:媽媽消失了,媽媽不要我了。一定要當面和孩子告别,告訴他媽媽幹什麼去,别忘了強調一會兒媽媽就會回來。

  讓孩子逐漸适應分離

  在媽媽準備上班前,可以自己創造分離的機會,讓孩子逐漸适應分離。比如開始媽媽可以用一兩分鐘外出買東西,走前告訴孩子:“媽媽出去買點東西,一分鐘就回來,寶貝等一會兒。”一分鐘後,準時回來,寶寶相信了媽媽的話。

  讓孩子熟悉新環境

  在媽媽上班以前,要讓寶寶熟悉新的環境和新的照料人,如果孩子對環境和照料人都很陌生,就充溢産生嚴重的分離焦慮。如果要請保姆照料孩子的生活,和孩子一起遊戲,慢慢延長和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待寶寶熟悉信任保姆後,媽媽再去上班;

  如果想直接将寶寶送入托兒所或幼兒園,媽媽一定要提前帶着孩子去那裡參觀、參加活動、和老師和小朋友們交往,讓孩子熟悉并喜愛上那裡,并逐漸延長在幼兒園的時間。

  讓孩子帶上一個心愛的玩具

  如果将孩子送到幼兒園或不很熟悉的人家(如保姆家),可以讓孩子自己帶上一個最喜歡的玩具,如娃娃、小熊等,在陌生的環境中,可以給寶寶一種安慰和溫暖,讓孩子感到家的氣息。

  體驗重聚的快樂

  媽媽下班後,要盡量多帶孩子玩玩、抱抱他、親親他、和他們進行交流,滿足他愛的需要,讓他充分釋放壓抑了一天的情感,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态。讓他體會到:媽媽是愛他的,媽媽是因為要上班才暫時離開他。

  讓孩子多交朋友

  從寶寶出生開始,媽媽就盡量要讓寶寶結交認識更多的人,讓孩子信任别人,克服認生。

  避免不良的暗示

  當孩子頑皮、不聽話的時候,千萬不要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或就把你送到幼兒園等等。這些話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并讓他對幼兒園産生一種恐懼心理,往往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