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張從“詠物詩”中去窺測民族性,進而窺測哲學世界,并能因此而明白民族的價值觀。但這種主張的前提是:詩中的哲思必須已形成全民族的共識才行。
譬如中國人看雞,雞冠是文采,足距是武備,敢與敵人鬥是勇,呼喚母雞先食是仁,風雨雞鳴都能準時是信,雞有這五種德,在古人的詩裡時常被提及。譬如中國人看羊,羊能“群而不黨,跪乳有家”(《鄭氏婚禮谒文贊》),羊能“贽之不鳴,殺之不号”(何休說),生既知禮,死能知義,這些德行在古人的詩裡也時常被提及,十二生肖中屬雞、屬羊者,每逢雞年、羊年,此德性必被反複提醒,已經形成全民族的共識。
然而有些事物在詩人眼中仍停留在表面感官的層次,并不曾彙聚衆多的作者智慧而成為“形而上”的哲學境界,即使有人指出某些認知,沒人引起共鳴,也沒有形成共識,單是個人經驗而沒形成種族經驗,還未能變成普遍易解的象征。
譬如葡萄,是一種域外傳入的水果,曆來詩人對它的歌詠,都停留在“味覺”上,很少深入到“德性”去。即使明人嶽正指出葡萄的藤幹很瘦,是廉;有節很堅,是剛;枝須很弱,是謙;葉片多蔭,是仁;蔓而不亂附,是和;結實可嘗可釀酒,是才;味甜而能入藥,是用;根枝屈伸以時,是道。葡萄的德性被他說得如此完備,幾乎可以與梅花、竹子争先了(見《類博稿·畫葡萄說》)。
然而在嶽氏之前或之後,詩人很少在葡萄上産生類似的哲思,分析古今詩人對葡萄的吟詠,大抵側重在下列四點上發揮:
第一是說它滋味甘美,又像冰玉,可以媲美新鮮的荔枝。宋代的楊萬裡形容它是“甘露凍作紫水晶”“秋摘甘寒黑水晶”,元代鄧文原形容它是“入口甘香冰玉寒”,明代的李夢陽寫《葡萄》:
萬裡西風過雁時,綠雲玄玉影參差。
灑酣試取冰九嚼,不說天南有荔枝。
葡萄綠葉紫果,形容為綠雲玄玉,聯想起北方的西風,叫它做“冰丸”。古人沒見過葡萄的很多,陳昭就問:“葡萄吃起來像什麼?”徐君房便答:“有點像軟棗子。”庾信不以為然,便說:“你太不善于體察物品了,應該說像新鮮荔枝!”古人認為北土輸入了葡萄,就不讓南方的荔枝專美了。唯一能與荔枝匹敵的,就是葡萄。
第二是聯想為美酒,“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誰不曾聽過?葡萄美酒媲美承露金盤中的甘露呢!元人虞集《酬送葡萄》詩“灑酣舞劍傾一尊,不信金盤露如瀉”,明人馮琦的《葡萄》詩“詞臣消渴沾新釀,不羨金莖露一杯”,清人阮何親的《題水墨葡萄畫帳》詩:
偶從妙手得分甘,一樹垂垂生意含。
不見夜光傾美酒,黑甜鄉裡盡沈酣!(見《石友山房詩集》)
古人真吃過紫葡萄的不多,從水墨畫,從葡萄松鼠圖案中欣賞想象的居多。
第三是就外形,以明珠來形容它。元人傅若金《題松庵上人墨葡萄》詩:“夜來應值骊龍睡,探得明珠月下歸。”(《佩文齋詠物詩選》作丁鶴年句)明人徐渭的《葡萄》詩:“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抛閑擲野藤中。”從畫筆中欣賞都會從明珠的形象上去比拟。元人張雨的《溫日觀葡萄》詩也是題在一張畫上的:
日觀一飲西涼酒,解寫葡萄絕代無。
請師截斷葛藤路,還我黑月摩尼珠!
剪斷葛藤,才能取下黑珠樣的葡萄,張雨把這意思又雙關到佛家的明心見性上去,剪斷人生無數煩惱牽引的葛藤,才能取還這遺失在五陰中的黑月摩尼寶珠。寒山詩道“可貴天然無價寶,埋在五陰溺身軀”,這葡萄成了摩尼寶珠,正在有待尋回的天然無價寶呢!
明人金湜的《詠葡萄》:“寒藤慣學老龍蟠,涼葉如雲翠作團。一夜月明天似洗,露華生結水精丸。”(見《甬東詩括》引)除了說果實是水晶丸,兼寫出寒藤如老龍,涼葉如翠雲。至于葡萄幹,被楊萬裡形容為“玉骨瘦來無一把”,也是可愛可憐相。
第四是就蠻夷文化向漢文化臣服上着眼,“空見葡萄入漢家”的句子太有名了,葡萄聯想為黃沙萬裡的西域,貢入帝鄉,其中有多少辛酸血汗?多少是西域新奇?試看1988年甘肅靖遠出土的西域傳入的東羅馬鎏金銀盤,鑄有葡萄藤葉盤纏加小鳥紋,另大同出土東羅馬戲嬰葡萄銅杯,想見當時必奉為貴重的“名品”,而今出土武則天時代的“瑞獸葡萄鏡”、高宗時代的“葡萄蔓枝鏡”。以及唐長安西内苑殿址中挖掘到的海獸葡萄紋殘磚塊,便可推測唐人對葡萄的喜愛近乎狂熱。
元人傅若金《題墨葡萄》:“上苑根株少,風沙道路長,也知随漢節,終得薦君王。”種在上苑的葡萄産量少、不地道,畢竟比不上西域遠責而來的又多又大又甜美。元人歐陽元也說:“宛馬西來貢帝鄉,骊珠顆顆露凝光。”
葡萄總是牽惹起遠方的夢與異國的風情,所以特别美。清人阮何親另一首《題水墨葡萄》:“生绡剪處墨痕浮,露葉霜枝濕未收。半榻秋風數聲雨,送君幽夢到涼州!”葡萄聯想起秋風秋雨,聯想起涼州的塞上,雖有不少“題外遠神”,卻很少聯想為嶽氏所說的“德性”層次。
明人江盈科在《雪濤閣集》中的一首《葡萄》詩,幾乎涵蓋了上述四種意義:
引蔓牽帷四座涼,先秋結實賽蓮房。
乖龍未鬥須先奮,仙鼠将飛翼盡張。
亂挂明珠星并麗,飽含靈液露還香。
醉來把噉甘如醴,何必金莖出尚方。
全詩拿明珠來比喻形狀如星,拿甘醴來比喻滋味如靈液瓊漿,拿蓮子來比喻數量,拿帷幕來比喻蔭涼,更因葡萄的藤須聯想為龍鬥,葡萄又成了骊龍颔下的骊珠。
又因葡萄有掌狀六角的葉子,聯想為仙鼠奮飛。葡萄下又聯想出許多采食的松鼠,最後才說:這塞北的自然産物自有佳味,何必要宮内尚方所制的才是珍貴的食品呢?但這些聯想都從五官感受中着墨,很少進入思想的内層。所以分析詠物詩裡的民族性與價值觀,須先看看已形成哪些共識才行。
#原創詩詞##詩詞##唐詩宋詞##詩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