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的身高和體重一定要控制好,尤其是體重,因為肥胖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飲食減肥對孩子是非常有利的。而身高過低也會引起孩子的自卑感,也要有所注意。那麼孩子身高體重标準表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合理控制寶寶的身高和體重
嬰幼兒體重标準測量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嬰幼兒身高标準的增長規律
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厘米,孩子在出生後第一年大約會長25厘米,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厘米,如果矮了要注意了。
以後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厘米,因此2—12歲以後小兒身長(厘米)=年齡×5+75(厘米)。凡身高超過标準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影響寶寶身高的因素
1、營養
身長是頭、脊柱和下肢的總和,是反應骨骼,特别是長骨生長的重要标志。當寶寶營養不能滿足骨骼生長需要時,身長增長的速度就會減慢。與骨骼生長關系密切的營養素有維生素D、鈣和磷。碘和鋅不足,也會造成寶寶個子矮小。
2、睡眠
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能有效刺激寶寶的長高,并且人體的生長激素分泌在24小時内是不平衡的,在睡眠的時候要高于覺醒時。
睡眠不足會影響寶寶長個兒,一般初生兒每晝夜睡眠要求20小時,2-6月,為15-18小時;6-18月,13-15小時;18月-3歲,12-13小時;3歲-7歲,11-12小時。
寶寶每天所需睡眠時間,個體差異較大,如果有的寶寶睡眠時間較少,但精神、情緒和生長發育正常,也不必強求。
3、運動
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緻密,促進身長的增長。3-4個月前的寶寶,每天應俯卧數次,以促進全身活動,并應随着月齡的增長,及時培養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
寶寶不應過久地抱着或坐着,寶寶抱着不便于活動全身,久坐會影響下肢發育。同時,寶寶學會坐後,常常不願學翻身和爬。
4、疾病
很多疾病都會影響寶寶身長的增長,一般急性病僅影響體重,慢性病則能影響身長。如經長期測量觀察,寶寶的身長始終低于同年齡小兒平均身長的10%以上,則稱為生長遲緩;低于30%以上,則屬異常,都應及時診治。
5、遺傳和性别
據報道相當一部分寶寶的身長受遺傳影響。在性别方面,男孩一般高于同齡女孩。
6、生活環境、社會文化、氣候地區
據調查,我國北方寶寶比南方寶寶要高些。生活環境、社會文化水平高的地區,寶寶也長得較高。
如何調整飲食控制孩子體重
二、飲食管理
1、限制食量時必須照顧小兒的基本營養及生長發育所需,僅使體重逐步降低。最初,隻要求制止體重速增。以後,可使體重漸降,至超過正常體重範圍10%左右時,即不需要再限制飲食。
2、設法滿足小兒食欲,避免饑餓感。故應選熱能少而體積大的食物,如芹菜、筍、蘿蔔等。必要時可在兩餐之間供給熱能少的點心如不加糖的果凍、魚幹、話梅等。
3、蛋白質食物能滿足食欲,又其特殊動力作用較高,且為生長發育所必需,故供應量不宜少于2g/kg/d。
4、碳水化合物體積較大,對體内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皆有幫助,可作為主要食品。但應減少糖量。
5、脂肪供給熱能特别多,應予限制。如油煎食物、厚味油汁及各種甜食脂肪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6、總熱能必須減少。對10~14歲肥胖兒一般可供熱量5020焦耳(1,200卡)左右,具體供應可依個别小兒實際情況而決定辦法。
7、維生素及礦物質應當保證供給。常曬太陽屬必要。
8、根據以上原則,食品應以蔬菜、水果、麥食,米飯為主,外加适量的蛋白質食物如瘦肉、魚、雞蛋、豆及其制品。飲食管理必須取得家長和孩子的長期合作,經常鼓勵患兒堅持治療,才能獲得滿意效果。
結語:讀了上文相信大家對于如何合理控制寶寶的身高和體重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生活中如果寶寶出現超重的現象,那麼就要适當的改善他的飲食,用飲食來幫助寶寶減肥,升高偏矮也要及時補充寶寶所需的營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