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大便不通,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次數減少,或便意頻而排出困難的一種病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可見于任何年齡的小兒。由于小孩年齡、飲食、精神狀态、排便習慣等不同,排便次數亦可不同。在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在生後24小時内初次排出胎糞,2-3天後逐漸過渡為普通嬰兒糞便,母乳喂養兒未加輔食時,每日排便2-4次,按月齡添加輔食後,大便次數可減少,人工喂養兒每日排便1-2次,如添加澱粉類食物或增加糖量,大便次數可增多,混合喂養兒其大便次數基本與人工喂養兒相似,随着年齡的增長,1歲以後一般每日1次大便。如果平時2-3天解大便一次,能自己解出,無腹脹,無嘔吐,失于仍好的小孩,應視作正常;如4-5天甚至一周以上解大便一次,大便硬如羊屎,排出困難,伴有腹脹,哭鬧不安,厭食,甚至嘔吐者,為便秘。
中醫一般把便秘分為虛證和實證兩大類型。實證便秘常分為燥熱内結,如實積滞,氣機郁滞3個證型。虛證便秘則由氣虛、血虛所緻。
實證便秘 大便幹結,排出困難。腹脹痛,口臭,胃口不佳,舌紅苔膩。
虛證便秘 大便幹燥,努力難下,面色蒼白,形體消瘦,神疲乏力,舌淡苔白。
便秘的治療,以潤腸通便為基本原則。但宜針對病因,采用消積。增液潤燥、理肺、健脾、疏肝、益腎等治本之法。藥治、食治并舉,通下法隻可暫用,不可攻伐太過,以免損傷正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