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順産 你符合條件嗎?
第二章:7種方法增加順産的機率
第三章:臨産前你吃什麼
順産在生完寶寶時沒有任何缺陷是對愛美女人最大的誘惑,順産的媽媽們回複快,更利于寶寶的各項器官發展,因此,大多準媽媽都希望可以順産。但是,你符合順産條件嗎?如何增加順産幾率?順産的好處還有哪些?
順産 你符合條件嗎?
随着腹中寶寶的漸漸長大,尤其到了孕後期,究竟采取什麼樣的分娩方式,“順”還是“剖”讓準媽媽一天天擔心起來。
懷孕是讓準媽媽既高興而又緊張的事情,尤其到了孕後期,随着腹中寶寶的漸漸長大,究竟采取什麼樣的分娩方式,準媽媽也一天天擔心起來。即使本身想順産的,到了臨近預産期也變得猶豫不決。她們開始查閱書本,并向有過生育經曆的朋友讨教。但多數人并沒有得到理想的回答,甚至會有反作用。有生過孩子的人說,“生孩子的時候,那個痛啊,像快死了一樣。”還有人說,“還是剖宮産好,用點麻藥,一會兒就生了,可聽說順産更有利于寶寶發育。”可見這些體會都是片面的,是根據個體的感受和理解得出的,缺乏科學性。
其實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人們都提倡回歸自然:分娩也如此。自然分娩能使孩子在分娩過程中通過産道的擠壓作用進一步刺激他們的腦和肺的發育,比剖宮産的孩子更健康聰明。但事物總是有兩個方面,自然分娩需要疼十幾個小時,盡管不會像有的産婦所說的那樣會痛的死去活來,但也需要準媽媽去忍受。
順産的條件
其實,生産是一個變化的過程,沒有任何一個醫生能保證哪個寶寶一定能順産。所以,我們隻能将是否能順産分成兩個階段來讨論。
第一階段:準媽媽的産檢期。
在這個過程中,産科醫生會對準媽媽做整體的評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準媽媽的一般情況:
主要包括準媽媽的年齡、疾病史及家族史。一般來說對于初産婦來說25-29歲無論從身體發育還是心理成熟度都是處于最佳的生育年齡階段。一旦超過35歲後再生第一個寶寶,順産對于準媽媽來說會增加一定的困難和風睑。其次,有些準媽媽懷孕前就有一些嚴重的内科并發症,比如心髒病、哮喘、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等,這些疾病都會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風險。有時由于疾病的危險:可能等不到寶寶足月,我們就需要剖宮産提早終止妊娠。另外,有些準媽媽在短期内有子宮手術史(子宮肌瘤剝除或剖宮産史),這些會增加順産時子宮破裂的可能,因此這些準媽媽要想順産需要冒很大的風險。
2、準媽媽的骨盆條件:
骨盆是寶寶從媽媽身體離開到看到這個世界的一個必經之處,它也是保證順産的先決條件。然而骨盆不是一個四壁光滑的垂直遣道,而是一個僅8-9厘米深、形态不規則的橢圓形彎曲管道,寶寶要從那鑽出來,必須不停地改變體位以便用自己頭部最小的面積通過媽媽骨盆的最大直徑。故而,如果準媽媽體格過于嬌小而緻骨盆大小受限,或者是準媽媽曾經骨盆骨折受傷,這些都會導緻順産困難。
3、寶寶的狀況:
有時準媽媽的骨盆徑線是正常的,但寶寶在媽媽肚子裡貪吃貪睡變成個小胖子(巨大兒),最終寶寶在分娩通過産道時,就可能會因為頭太大,身體太胖而不能通過媽媽固定的徑線。當然有些寶寶個子雖然很小,但在媽媽子宮裡躺的位置不對(正常位置的寶寶應該是頭向下,雙手緊緊抱在胸前,兩腿緊緊貼于胸部), 例如仰面朝天、屁股或腿朝下,或頭部不緊貼胸部等等,就不能在産道裡及時轉動來适應産道的形态,可能會被卡住而影響娩出。
4、胎盤羊水情況:
到了孕後期準媽媽都會被要求增加做B超的次數。這是因為,随着孕周的增加,尤其是超過了預産期,胎盤會逐漸老化,附着的位置也相對固定不再變化。如果這時産科醫生告訴你“胎盤位置過低,阻礙了寶寶的娩出”那麼可能就不适合順産了。同樣羊水也是順産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它是寶寶在準媽媽腹中賴以生存的環境,一旦當羊水的量随着孕周的增加減少到一定數值以下,就會增加寶寶在宮内缺氧的情況。這時,我們往往會通過人工破水或靜脈滴注催産素等手段來确認準媽媽是否能夠順産。
第二階段:臨産後産程進展
如果,你很順利地通過第一階段的評估,那麼你是否能順産就取決于臨産後産程的進展及寶寶對于分娩的适應能力了。
1、産程的進展:
正常的産程分為3個階段。分别是潛伏期(是指宮口擴張至3cm之前)、活躍期(是指宮口擴張從3cm到開全)和胎兒娩出期(是指宮口開全到寶寶娩出)。3個階段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如果準媽媽在任何一個階段所花時間超過這個标準,都會被建議改為剖宮産終止妊娠。
2、胎心、羊水情況:
有些寶寶在順産過程中會出現羊水污染或是胎心反複減慢,這些都是提示寶寶在宮内可能有缺氧的現象。這可能是因為有時寶寶過于頑皮,在媽媽肚子裡不停翻跟鬥,導緻臍帶過多圈纏繞在脖子上或者打成死結,一旦宮縮來臨,胎頭下降時會将臍帶繃爆而使寶寶出現室息的征兆。如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即使準媽媽産程進展很順利,也應當機立斷通過産鉗或是剖宮産來終止妊娠。
可見,順産的條件并非1+1那麼簡單的,它也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因此準備順産的準媽媽應該适當鍛煉身體為順産保證體力,同時還要合理控制飲食,避免寶寶過大而增加順産難度。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态,充分學習和了解分娩的知識,按時産檢,做好心理準備。準媽媽應該始終記着,你痛時你的寶寶也在努力沖刺,你并不是孤軍奮戰。當你看見孩子的微笑你會覺得你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7種方法增加順産的機率
方法1、選擇合适年齡分娩
滿35歲的分娩已經屬于高齡初産婦。随着年齡的增長。妊娠與分娩的危險系數升高。
首先,年齡過大,産道和會陰、骨盆的關節變硬,不易擴張,子宮的收縮力和陰道的伸張力也較差,以至于分娩時間延長,容易發生難産。其次孕婦年齡越大,發生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并發症的機會越多,因此不能順産、而需要剖宮産幹預的機會越多。
大多數醫學專家認為,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齡是25~29歲左右,處于這一年齡段的女性順産可能較大。
方法2、孕期合理營養,控制體重
寶寶的體重超過4000克(醫學上稱為巨大兒),母體的難産率會大大增加。如果在産前檢查中醫生預測胎兒體重超過4000克,一般就會建議産婦以剖宮産方式分娩。
正常大小的胎兒可以通過正常骨盆而順利分娩,但是巨大兒的頭比較大,胎頭就可能“擱淺”在骨盆入口處,難以通過骨盆而不得不作剖宮産。如果巨大兒身體比較胖,雖然能勉強通
順産過骨盆,但是産婦分娩時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最後可能不得不用産鉗或胎頭吸引器幫助胎兒分娩。如果胎兒的肩部脂肪較多,肩部特别寬,就可能發生肩難産。
巨大兒的産生與孕婦營養補充過多、脂肪攝入過多、身體鍛煉偏少有關。孕婦患有糖尿病,胎兒的血糖也會持續增高,并刺激胎兒胰腺分泌過多的胰島素,這就勢必造成脂肪、蛋白質和糖元在胎兒體内蓄積過多,從而導緻胎兒長得大而肥胖。
為了控制新生兒的體重,在妊娠期間,孕婦應适當參加活動,不要整天坐着、躺着。多吃新鮮蔬菜和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少吃含碳水化合物、脂肪量很高的食品,如甜品、油炸食品、甜飲料、水果等。最理想的懷孕體重在孕早期懷孕3個月以内增加2千克,中期懷孕3—6個月或末期懷孕7—9個月各增加5千克,前後共12千克左右為宜。如果整個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寶寶長得過大。
方法3、孕期體操
孕期體操不但有利于控制孕期體重,還有利于順利分娩,這是因為:
1、體操鍛煉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張力和彈性,使關節、韌帶松弛柔軟,
有助于分娩時肌肉放松,減少了産道的阻力,使胎兒能較快地通過産道。據有關研究結果顯示:堅持實施孕婦體操者,正常陰道産率顯着高于沒有做體操的産婦,産程也較後者短。
2、孕期體操可緩解準媽媽的疲勞和壓力,增強自然分娩的信心。
當然,懷孕畢竟是個特殊的生理過程,準媽媽在練體操時要注意運動時間、運動量、熱身準備,防止過度疲勞和避免宮縮。另外,有習慣性流産史、早産史、此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盤或嚴重内科合并症不宜進行孕期體操。
方法4、定時做産前檢查
孕婦定期做産前檢查的規定,是按照胎兒發育和母體生理變化特點制定的,其目的是為了查看胎兒發育和孕婦健康情況,以便于早期發現問題,及早糾正和治療。使孕婦和胎兒能順利地渡過妊娠期和分娩。
整個妊娠的産前檢查一般要求是9-13次。初次檢查一般在孕4個月,在懷孕4-7個月内每月檢查一次,孕8-9個月每兩周檢查一次,最後一個月每周檢查一次;如有異常情況,必須按照醫師約定複診的日期去檢查。
定期檢查能連續觀察各個階段胎兒發育和孕婦身體變化的情況,例如胎兒在子宮内生長發育是否正常,孕婦營養是否良好等;也可及時發現孕婦常見的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壓、糖尿病、貧血等疾病,以便及時得到治療,防止疾病向嚴重階段發展而影響經陰道分娩。在妊娠期間,胎位也可發生變化,如果及時發現,就能适時糾正。如果不定期做檢查或檢查過晚,即使發現不正常的情況,也會因為延誤而難于或無法糾正。因此,定期做産前檢查對順利分娩是十分必要的。
方法5、矯正胎位
胎位是指胎兒在子宮内的位置與骨盆的關系。正常的胎位應該是胎頭俯
曲,枕骨在前,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為“頭先露”,這種胎位分娩一般比較順利。除此以外的其他胎位,就是屬于胎位不正了,包括臀位、橫位及複合先露等。
通常,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隻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在妊娠30周前,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而且母親宮内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若在妊娠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就需要矯正了。下文為你介紹孕婦可自行在家進行的矯正方法:
膝胸卧位操糾正
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闆床上,俯撐,膝着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鐘,連續做1周。然後去醫院複查。這種姿勢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借助胎兒重心改變,使胎頭與胎背所形成的弧形順着宮底弧面滑動而完成胎位矯正。
方法6、做好分娩前的準備
預産期前一個月,準媽媽就應通過醫生或書本來了解有關分娩的知識,做好心理準備。預産期前2周,孕婦每天可能會感到有幾次不規則的子宮收縮,經過卧床休息,宮縮就會很快消失。這段時間,孕婦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為分娩準備充足的體力。臨産前,孕婦要保持心情的穩定,一旦宮縮開始,應堅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在醫生和助産士的幫助下會安全、順利地分娩。
方法7、導樂分娩
導樂是陪伴産婦分娩全過程的專業人員,她的工作是指導産婦進行順利自然的分娩。如果你請了一位導樂,分娩過程中,導樂每時每刻陪伴在産婦身邊,對産婦進行指導、觀察,進行“一對一”護理。通常當産婦子宮口開兩厘米時,導樂就要開始全程陪伴。整個産程中,導樂要指導産婦分娩的每個步驟,解釋宮縮陣痛的原因,為産婦打勁鼓氣,同時還需要為産婦進行心理疏導,幫助産婦克服恐懼心理。
經研究,有了導樂的全程陪護,産婦的心理壓力減輕,信心加強,醫院的自然分娩率大大提高,産後出血率、心髒缺氧率等明顯降低。目前許多婦幼保健院都提供助産“導樂”服務,收費在200元左右,雖然許多準媽媽對“導樂”并不是很熟悉,但住院後,會聽到經“導樂”陪護的産婦介紹,以及醫院的宣傳。此時,要求助産導樂還不遲。
臨産前你吃什麼
都說生孩子是女人生命中的一道坎。分娩過程非常辛苦,既要克服緊張情緒,又要忍受巨大的陣痛,因而需要極其充沛的體能,目前,大批準媽媽因為害怕痛苦或不夠自信而選擇剖宮産,使我國成為剖宮産率最高的國家;還有很多準媽媽知道自然分娩對母子雙方有益決心自己生寶寶,但堅持了幾個小時之後,因為體力不支,隻能順轉剖。
産前食物大比拼
一般建議——巧克力
産檢時,她向醫生提出了這個問題,醫生護士都建議她吃巧克力。理由是巧克力能量高,飽腹感強,能提高體力。可是悅悅覺得巧克力含糖高達50%,自己血糖控制不好,按理說不能吃。而且由于她沒有定到可以讓家人陪護的病房,隻能獨自生産,按點吃三餐顯然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但選什麼加餐又實在犯難。在猶豫不定中,她讓我給點建議。
巧克力不是最佳選擇
我對悅悅說:“除了醫院的三餐,自己要準備食品,陣痛間隙要及時吃幾口,産程可能很長,需要打持久戰,絕不能餓着。生孩子比跑馬拉松還要累呢,能量消耗太大,不吃東西怎麼有力氣生啊?
巧克力≈含糖咖啡
但是,吃巧克力并不是最為理想的食物。因為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大量脂肪和糖。巧克力裡的大量脂肪并不能起到幫助作用,因為自己身上的脂肪就很多,随時可以分解利用,完全無需從外界補充!巧克力中的糖分還是有用的,但是巧克力中B族維生素含量太低,而如果沒有B族維生素的幫助,糖就不能順暢地變成體能。巧克力裡面最有作用的成分是咖啡因,它能讓人忘記疲勞,在一定程度上有振奮精神的作用。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吃巧克力還不如喝點加糖咖啡。
魚肉蛋白質不如澱粉類食物
魚肉蛋白質暫耐不需要,因為蛋白質消化速度太慢,導緻供能速度慢,供能效率低,跟不上趟。隻有澱粉類食物是最快能變成能量給産婦能幫上忙的,而且消化吸收快,耗氧少,身體負擔最小。雖然悅悅血糖控制不太好,但隻要少量多次地吃容易消化的澱粉食物,吃了之後馬上能消耗掉,就不會造成血糖水平的波動。
B族維生素作用大
産婦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的産程,就像跑馬拉松的運動員一樣,需要用消化吸收最容易、身體代謝負擔最小的食物來提供能量。同時,産婦還難免會大量出汗,汗水會消耗電解質和可溶性維生素。分娩過程中的能量供應對B族維生素需求甚大,特别是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
我的最佳飲食方案
綜上分析,我們制定了一個産前最佳飲食方案。
時間 :産前幾天
食物:首先,提前幾天服用B族複合維生素,每餐1 -2片,以備分娩時的消耗。其次,食用消化慢的澱粉類食物,以充實肝糖原和肌糖原。如谷類、 根莖類。最後,多吃點富合鈣的食物.也能避免神經和肌肉過度緊張。如牛奶、豆類。
時間 :生産時
食物:分娩時應準備面包、八寶粥、藕粉、芝麻糊之類澱粉類食物,B族維生素片,再準備些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補充因為流汗損失的鉀和鈉。在陣痛間隙見縫插針地吃幾口,喝幾口,但不必一次吃得太猛。
後來,我把這個臨産飲食計劃傳給了幾位朋友,井建議她們在懷孕過程中加強鍛煉,保持肌肉力照,再加上健康飲食,她們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總結:順産不會因為麻醉劑而使孩子的神經受到傷害,對寶寶的健康十分有利。順産對于女人來說需要很大的能量,臨産前增加能量很重要,臨産前多吃能量豐富的食物。(文章原載于《健康準媽媽》,刊号:2012年3月号,作者:蔡蓓瑤、範志紅,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