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已經進入了尾聲,好多人都在感慨:又要進入那該死的冬天了!不過,當下已經有很多人感受到了那一陣一陣的涼意,衣櫃裡的厚衣服已經被試了一通,誓與那惱人的寒冷天氣拼個“你死我活”。但是,你知道嗎?這樣對身體嚴加保護,或許對身體是一種傷害,而這種傷害是慢慢積累,潛移默化的。
大家或許都知道“春捂秋凍”,之所以人所共知,也是因為幾千年來人類智慧的結晶,總結如何維護身體健康的經驗,所以說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秋凍”的真正内涵到底是什麼呢?事實上,就是說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因為,對身體過多的保護,身體的機能和對外界的抵抗能力都會下降,身體漸漸處于“生鏽”的狀态,這肯定不利于身體的健康。
而适宜的涼爽刺激,有助于鍛煉人的耐寒能力,同時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産熱,提高對低溫的适應力。
你是不是聽了之後也有躍躍欲試的沖動?總而言之,秋凍對人體的健康是有一定的作用,就像冬泳一樣,而冬泳并不是每個人适合,這種情況也同樣适用于秋凍。到底哪些人不适合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糖尿病人
顧名思義,糖尿病人中的糖分含量是比較高的。而秋末的溫差變化将會更大,本來糖尿病患者就“先天不足”,身體局部供血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收到冷空氣的刺激,後果會不堪設想。
一方面很容易發生血管痙攣,使血量進一步減少,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等并發症;另一方面,在這種情況下,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常常伴發,冷空氣刺激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導緻心肌梗等後果。
而且天氣轉涼之後,身體需要更多的熱量來抵禦寒冷,這就導緻人體内代謝相對比較旺盛,人們的進食量也會有所增加,這時對于糖尿病人來說血糖本身很難控制。如果再去“秋凍”,很容易導緻血糖波動幅度增大或加重并發症等後果。
要避免“秋凍“帶來的諸多危害,生活習慣也要有所變化。糖尿病患者應該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加減衣服,以感覺不過于寒冷為準。特别是在中午,雖然氣溫有時仍然會很高,但是一早一晚的溫度已經較低了,所以糖尿病患者還應該根據外出時間來調整衣物。
心血管病人
心腦血管疾病現已成為人類生命的重要威脅之一,而且一旦擁有,還會伴随着一些“并發症”。比如,人的身體調節功能就會慢慢減弱,而這些情況大都出現在一些中老年身上。
作為受保護的一些年老體衰者,他們是肯定不适宜“秋凍”的。這是因為深秋季節氣溫變化大,溫差、風速、大氣壓都處于較大的波動狀态,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會讓本來就身體虛弱的他們更是“雪上加霜”。
一旦處于秋凍的環境下,人的身體會發生各種應激的反應。人的皮膚、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緻血壓升高,也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嚴重時還會導緻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狀,甚至還會使血管脆裂發生中風,引起偏癱,危及生命。所以要遠離“秋凍”!
支氣管炎病人
對于一些有慢性支氣管炎的人來說,秋凍對于他們簡直是當頭一棒。本來自己的氣道的防禦功能相對而言就較差,一旦着涼,身體的抵抗力就大大下降,被病菌病毒入侵後引起感冒、咳嗽,還會引起扁桃腺炎和肺炎。
另外,尤其是哮喘病人,對季節氣溫、濕度的變化極為敏感,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哮喘。食物和空氣中的過敏物質大量增加也是該病易發的重要原因。
有哮喘和支氣管炎的病人,主要的一點就是不能感冒,因此保暖對他們很重要,要及時地增減衣物;同時還要要注意多補充維生素,多吃補肺和補腎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可以把黃芪當便茶飲用。在此提醒有哮喘、支氣管炎的病人一定要注意預防感冒。遠離秋凍,珍惜自身健康。
結語:秋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對各個器官的鍛煉也是頗有成效。但是,僅僅是針對正常的健康人而言,對于一些自身有一些異常的人,還是要小心謹慎,養好自己的身體為首要目标,不可盲目秋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