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副主任說,皮膚是人體的天然外衣,皮膚最外層是角質層,角質層對于皮膚屏障功能的完整起較重要的作用。角質層上面有一層皮脂膜,是由皮脂、汗液和表皮細胞分泌物乳化而形成的半透明乳狀薄膜,皮脂膜中的遊離脂肪酸、乳酸鹽、尿素和尿酸為天然的保濕因子,對皮膚起保濕作用。角質層和皮脂膜可以防止皮膚水分的丢失。
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瘙癢常見
皮膚瘙癢症主要是在看似正常的皮膚上出現瘙癢,可以是全身皮膚廣泛的瘙癢,也有的是局部、位置不固定的痛癢,以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常見。有的人由于情緒激動,飲酒或食用辛辣食物後瘙癢加重。
瘙癢可為持續性或陣發性,程度輕重不一,一般晚上較重。輕者可以忍耐,重者劇癢難忍,一旦發生難以遏止,常不停地猛烈搔抓,難以入睡。搔抓使皮膚出現抓痕、血痂、皲裂、色素沉着甚至出現苔藓樣變或濕疹樣改變,導緻皮膚變厚、粗糙,抓破後引起繼發皮膚感染。
還有一種是局限性瘙癢症,多發生在身體的某一部位,如肛門,多由痔瘡、寄生蟲以及辛辣刺激品等引起;另一種是陰囊瘙癢症,也發生于相應部位,由于出汗、潮濕引起;女性下體也常發生瘙癢,皮膚出現肥厚、浸漬、紅腫、糜爛。患者常存在白帶異常、衛生護墊過敏等;頭皮瘙癢,也是較常見的局限性瘙癢病。
熱水浸泡搓洗過度引起瘙癢
很多内外因素都可以引起瘙癢,主要有:環境因素如季節、溫度、濕度等;生活習慣如洗浴習慣、皂類、清潔護膚品、穿着衣物等;個體皮膚性狀如老化情況、幹燥度等;神經精神因素如情緒緊張、焦慮、激動、抑郁等也與皮膚瘙癢有關;此外,系統性疾病如肝腎疾病、血液病、内分泌和代謝病等,以及藥物副作用、食物過敏等都可引起皮膚瘙癢。
預防皮膚瘙癢症,首先要保證皮膚角質層及皮脂膜的完整。角質層正常情況下,由5-20層已經死亡的扁平細胞構成。随着表皮的新陳代謝,最上層的角質細胞不斷脫落,就是脫衣服時常見到的白色細鱗屑。皮膚在被水浸泡後,角質層含水量增加,會變得松散,此時用力搓洗就可以變成人們常說的“泥”。熱水浸泡、搓洗過度導緻正常角質細胞的過多脫落及皮脂膜的變薄,使皮膚屏障破壞,這是引起皮膚幹燥瘙癢的最常見誘因。
冷天老年人可減少洗浴次數
正确的皮膚清潔方法應該根據季節氣候及個人的皮膚狀況随時調整。如夏季皮膚新陳代謝旺盛,皮脂及汗液分泌較多,可以天天洗浴。秋冬季節,就要減少洗浴次數,每周可以洗1至2次。老年人不必天天洗澡,洗澡時間也不要過長,水溫應保持在40攝氏度以下。不要使勁搓澡,以防皮膚角質層完整性被人為破壞、皮膚幹燥。冬季應選用含有滋潤成分的沐浴露,并減少沐浴露的使用次數,浴後全身塗抹有滋潤保濕功能的潤膚劑。
搔抓使感覺神經更加興奮敏感
熱刺激可以抑制癢感,所以瘙癢病患者大多喜歡用溫度高的水“燙洗”,這樣做當時會感到舒服,但是“燙洗”會嚴重破壞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皮膚更幹燥,瘙癢更嚴重。所以千萬不要用鹽水或花椒水燙洗。盡量不要搔抓,搔抓可使局部的感覺神經因反複刺激而更加興奮、敏感,使瘙癢進一步加重,患者會越癢越抓、越抓越癢,形成惡性循環。可以使用含有薄荷、冰片的止癢藥膏,但不要随意使用含激素的外用藥。
穿着寬松純棉的貼身衣服
洗澡時選用中性或弱酸性、不含香精、防腐劑、皂基等化學刺激成分的沐浴液,最好選用醫學護膚品。醫學護膚品是在藥店出售、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的護膚品,可在不影響皮膚功能的前提下修複損傷的皮膚,幫助皮膚抵禦外界的刺激。醫學護膚品與普通護膚品的主要區别就是成分明确、安全且針對性更強。
穿着寬松純棉的貼身衣服,衣服上不要殘留洗滌液等化學成分;秋冬季室内采暖溫度不宜過高,可以用加濕器或種植花草等方法來保持室内适宜的濕度,以減少皮膚水分的蒸發。
勤喝水 人體缺水會從皮膚奪水
冬天也要多喝水,如果總等到口渴時才喝水,人體就會處于缺水狀态,而人體一旦缺水,就會從皮膚中奪取水分。皮膚幹燥的人還可以适當增加食物中脂肪的攝入。如果瘙癢嚴重,要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做相應的檢查,排除身體内部潛在的器官、系統病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