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的時候很多的女性朋友們懷孕以後還是不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是去做一些對于自己的身體不健康的事情,那麼就會導緻血壓低的情況,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懷孕後血壓低的原因。
主要原因:
理論上低于140/90,高于90/60毫米汞柱為正常,但是有不少健康女性的血壓都挺低的。妊娠早期及中期,因為血液稀釋、血管擴張、動靜脈短路等原因,血壓有所下降,到了後期則上升,血壓偏高。
由于青年婦女高血壓的發病率較低,所以平時很少有人關心自己的血壓情況。殊不知,婦女懷孕後因生理上的一些變化,血壓往往容易波動,甚至發生低血壓綜合征或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給孕婦和胎兒的健康構成威脅,因此孕婦應特别重視血壓。
低血壓綜合征常見于妊娠後期。由于外周血管的擴張,胎盤靜脈“短路”循環的形成,下腔靜脈的血流量、回心血量及心髒搏出量均有增加,到妊娠28~32周時達到高峰,以後逐漸下降。在妊娠28~32周,當孕婦仰卧位時,由于增大的子宮壓迫了下腔靜脈,回心血量在短時間内突然減少,導緻血壓下降,腦部供血不足。有些孕婦就會出現頭暈,心悸,出冷汗,惡心嘔吐,眼前發黑等症狀,這些現象醫學上稱為“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此時孕婦隻要轉向健側,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立即解除,上述症狀也随之消失。症狀嚴重時,除上述表現外,還可引起蛻膜動脈破裂出血,而導緻胎盤早期剝離,因此,為了防止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的發生,孕期應盡量避免仰卧位。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前面已述,是妊娠婦女的特有病症。由于妊娠中毒時,神經、内分泌功能失調,血管運動機能障礙,引起全身小動脈痙攣,外周阻力增大,使血壓升高。此外,在全身小動脈痙攣的同時,腎小動脈痙攣導緻腎缺血,使腎素分泌和血管緊張素形成增多,又可加重全身小動脈痙攣,促使血壓升高。而蛋白尿則是由于腎小動脈痙攣,腎缺血缺氧,引起腎小球的管壁通透性增強,血漿中的蛋白進入原尿所緻。
妊高征分輕度、中度和重度。但不論哪一類都要進行治療和處理。因此,妊娠20周的婦女,必須每兩周化驗一次尿蛋白和測量血壓。30周以後每周檢查一次,直至分娩為止。此外,定期化驗尿蛋白和測量血壓,不但對妊娠前已患高血壓或腎髒病的婦女有好處,也是妊娠期必須采取監護的主要措施。
以上這篇文章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了一下懷孕後血壓低的原因,相信大家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初步的認識了,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的時候,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的話,及時的去醫院做檢查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