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早産兒,大家一般都會想到那還是個未足月的孩子,身體都還非常的柔弱,需要在保溫箱中待上很長時間。早産兒需要媽媽更多的精心照顧,掌握早産兒的護理與喂養的五大原則,就可以讓他們盡快趕上足月的孩子。
早産兒的護理與喂養應遵循的5大原則
1、防止感染
對于早産兒來說,他們的身體抵抗力非常的弱,平時除了需要專人護理以外,其他的人就最好不要進入早産兒的房間,更不要把孩子頻頻抱給親友們看。給孩子喂奶時要換上幹淨的消毒罩衣,洗淨自己的雙手。如果母親患感冒,應該戴口罩進行哺乳,哺乳之前用肥皂及熱水洗手。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勤換尿布或尿不濕。大小便後用清水來沖洗,保持寶寶臀部皮膚的幹燥,預防尿布疹的發生。
2、注意保暖
早産兒對體溫的調節是極差的,所以在他們出生以後基本上都需要在保溫箱中待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就算後面不用待在保溫箱以後,家中的室内溫度也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對濕度55%—65%之間,如果溫度達不到可考慮用暖水袋保溫,但不要貼身放置熱水袋,避免燙傷嬰兒。嬰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測1次。如最高體溫和最低體溫相差1℃時,應采取措施保證體溫穩定。體重低于2.5千克的低體重兒洗澡要慎重,注意保暖和水溫。
3、精心喂養
由于早産兒出生時還沒有足月,所以他們身體内所儲存的營養物質是不夠的,而且在住院的時候又因為各種疾病消耗大,更是加重了營養債,其營養需求較普通足月兒要高得多。因此,早産兒需要特别強化的營養支持。雖然母乳有很多營養、免疫和代謝方面的優勢,但一些營養素(如蛋白質、鈣、磷等)的水平明顯低于早産兒的營養需求水平。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定期營養監測和生長評價,來選用早産兒配方奶粉或早産兒出院後配方混合喂養奶粉,作為營養補充。吃不到母乳的早産兒更需要早産兒配方奶粉、早産兒出院後配方奶粉。另外,早産兒發育不成熟,奶粉沖調濃度應嚴格按照說明,過濃過稀都會影響寶寶的生長。
4、嬰兒撫觸
針對早産兒,爸爸媽媽應該經常對寶寶進行撫摸,因為這樣做可以在寶寶的體内形成一種反射,促進其智力的發育。而且還可以減少孩子夜間的哭鬧,保證其睡眠質量。而且,腹部的按摩也可以增強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更好地促進生長。
5、出院随訪
當早産兒出院以後,還需要做好寶寶的監測和預防合并症的發生,特别是在早産兒出生以後的第一年裡。生後第一年是嬰幼兒生長速率最快的時期,同時也是早産兒追趕性生長的最重要的時期。矯正月齡6個月以内是發現神經系統損害(如運動發育遲緩、腦癱、聽力障礙等)的關鍵時期,矯正胎齡在36周左右是視網膜病(嚴重時可緻盲)發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早期發現、正确評估、及時幹預,這幾項原則是減少早産兒上述合并症的關鍵。因此,家長要定期帶早産兒進行生長發育相關的監測,進一步指導個體化的科學喂養、疾病預防與治療,即随訪。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想大家對早産兒的護理與喂養的原則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早産兒是新生兒中的特殊群體,其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意味着他們一出生就應該得到特有的關愛和照顧。早産兒的媽媽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來照顧自己的寶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