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婦在月子中的身體恢複情況直接影響着她日後的身體健康。就像有些老人家所說的,如果在月子期間沒有注意到相關的事項,會給身體留下一些後遺症的。那麼,産婦剛生完寶寶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産後應喝蔬菜湯
很多媽媽産後馬上喝全湯催奶,導緻乳腺導管堵塞,乳房脹痛加劇,不利于下奶。産後進補要根據身體狀況,多數媽媽并不缺乏營養,最好先喝些清淡的蔬菜湯,5天以後再喝全湯。
推薦:原味蔬菜湯。将各類蔬菜主要是根莖花果不加任何調料煮湯,味道清香,可以當茶喝,在産後當天(剖腹産次日)即喝有極佳發奶作用。
原料:黃豆芽、西蘭花、菜椒(青椒、黃椒、紅椒均可)、紫甘藍、絲瓜、毛豆、西葫蘆,每次選擇4種以上即可。
制作:把各種蔬菜放入鍋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爛後取湯水飲用。
注意:喝原味蔬菜湯的同時喝豬蹄湯、鲫魚湯、雞湯等會影響發奶效果。
另外,産後最初幾天,産婦幾乎都有便秘的困擾。這是由于腸道和腹部肌肉松弛的緣故。所以,順産的産婦從分娩當天就可多補充液體和吃些青菜水果來加以改善。
誤區:傳統說産婦坐月不能吃青菜,否則寶寶拉肚子。
解釋:老人們擔心的拉肚子問題,很多時候指的是嬰兒的大便呈綠色。嬰兒偶爾會有墨綠色大便是因為食物殘渣經膽汁消化,而膽汁是黃色并使大便成為酸性,排出後與空氣接觸,偶爾會變成綠色。一般喂母乳的大便容易偏向酸性,有可能成為綠便排出。另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糞便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并與空氣接觸之後,就呈現為暗綠色。還有嬰兒未吃飽也可能拉綠色的稀大便,屬于饑餓性腹瀉。媽媽吃得太油膩,嬰兒也會消化不良,拉綠色大便。因此媽媽的飲食要均衡。
母乳喂養嬰兒,糞便一般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藥膏狀,或有種樣的顆粒,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呈酸性反應,有酸味但不臭。隻要寶寶的糞便符合上面所說的,并且無其他異常狀況,就不用過于擔心。因此寶寶某次綠色大便并不是媽媽吃了青菜,寶寶消化不良。
2、産後三天内可以喝清淡魚粥
産婦在生産完的三天内最好吃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古代醫家的建議是吃小魚粥,為了通便可以另加一盤清爽可口的炒青菜;另外,小米粥、大米粥、雞蛋湯、挂面也是好的選擇。二三天後,胃口漸增,才開始進食其他滋補品。但胃口差時不要吃得太油膩,根據個人身體狀況,早晚可喝熱牛奶,每天吃1—2個蛋,然後慢慢再酌加雞、魚、蝦、肉等,蔬菜與肉類要平均分配,均衡補充鐵質、鈣質、蛋白質等營養素和纖維,除了恢複體力外亦有助于乳汁的分泌。
注意:産後的一周内忌食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品。
3、分娩後數小時不要吃整個的雞蛋
雖然我國一直有吃雞蛋下奶的習慣,但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後數小時内産婦最好不要吃整個的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産婦體力消耗較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會下降。
4、什麼時候能活動
産後8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如分娩順利,産後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産後24小時可以随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
5、記得及早給寶寶吮吸乳頭
分娩後半小時内讓嬰兒吸吮乳頭,這樣可盡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于子宮收縮。第一次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産後第一天可以每1~3小時哺乳一次,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自由掌握。産後第一天,産婦身體虛弱、傷口疼痛,可選用側卧位學習喂奶。多數産婦分娩後頭兩天都還沒下奶,此時不用擔心自己是否有奶水,隻要身體健康,每個媽媽都有足夠的奶水。即使奶沒下來,媽媽也要堅持讓寶寶多吮吸,因為吮吸有利于乳汁分泌。
6、4-6小時産婦要排尿
自然分娩的産婦,在分娩後4小時即可排尿。少數産婦排尿困難,發生尿潴留,其原因可能與膀胱長期受壓及會陰部疼痛反射有關,應鼓勵産婦盡量起床解小便,實在有困難也可請醫生想辦法,如仍不能排尿,應進行導尿。
7、随時留意自己的情況
産後24小時内若感到會陰部,或肛門有下墜不适感、疼痛感,應請醫生診治,以防感染和血腫發生。惡露會發出新鮮的血腥味,但如果發出惡臭,應立即告知醫生,因為這表示可能感染了。另外,最好在惡露排出期間使用衛生棉或産婦衛生巾。
8、除了家人,親戚朋友不要過早探望産婦和嬰兒
由于剛分娩後的産婦需要靜養以恢複體力,親友最好不要在此時來探望。若來探望,時間也不宜超過半小時,要給産婦盡量多的時間休息。有慢性病或感冒的親友更是最好不要來探視産婦及新生兒,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