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幾十年來雖然生長在單位宿舍裡,但大多數時間住的單位宿舍在胡同兒裡,耳濡目染了北京的方言文化。雖然,北京籍的記者同行曾對我說:“郭老師,一聽您就是東城西城的,口音就是正!不像我們南城的口音這麼土!”其實,北京的南城——原崇文、宣武的口音,也說不上土不土,隻是老北京味兒濃;不過,那東城西城胡同兒裡的話,老北京味兒也差不到哪兒去!而且,我也會說那種所謂“胡同串子味兒”的北京方言,隻是平時說話不習慣而已,說話的語音比較靠近普通話,所以有時候竟然被外地人認為不是北京人。
對北京方言沒有深入了解的人,通常會把北京方言的語音特點歸結為“兒”化音多。其實,北京方言語音中的“兒”化音,遠沒有四川人多。而且,據我研究觀察,在北京的一些類似的地名中,就有的帶“兒”化音,而有的卻不帶“兒”化音;這無疑是一個很有趣的方言現象——
門與門兒
比如,老北京的标志性建築之一——城門,所謂“内九外七皇城四”,就是内城九座城門,外城七座城門、皇城四座城門,大多數都叫作“門”——包括元大都時的健德門(位于德勝門外小關兒)和安貞門(位于安定門外小關兒)、光熙門(北三環太陽宮橋以南);而在四川同事嘴裡說起來,就全成了“門兒”了,諸如“前門兒”、“崇文門兒”、“宣武門兒”、“朝陽門兒”、“東直門兒”等等。其實,在北京方言中,隻是在指某個具體建築或物體的門的時候,才說“前門兒”、“後門兒”;甚至連地安門俗稱都是“後門”,而不是“後門兒”。不過,也有例外,對于非正式的城門,“門”後邊一般會加“兒”化音,比如“西便門兒”、“東便門兒”以及“黃化門兒”等等,還有跟當年皇家禦苑“南海子”有關的如“大紅門兒”、“小紅門兒”、“西紅門兒”、“角門兒”等就是如此。
橋與橋兒
而對于以“橋”作為地名的地方,語音上也有分别。比如立交橋,一般都不帶“兒”化音,如“長虹橋”、“三元橋”、“航天橋”、“國貿橋”等等。其他如“盧溝橋”、“金水橋”、“銀錠橋”等至今仍保留有橋的地方,也都不帶“兒”化音;隻是在原來有橋而後來沒有橋了的地方,一般會帶“兒”化音,如“天橋兒”、“北新橋兒”、“洋橋兒”、“草橋兒”、“半步橋兒”、“雙橋兒”、“白石橋兒”、“廠橋兒”等等;而“後門橋”(雖然後來挖出橋來了!)、“東大橋”(不過,最近聽一位60多歲的老哥說,他家原住朝外,現在的藍島大廈以東原是一條河,上世紀50年代東大橋的橋還存在呢!)等卻不知為何又沒有遵循這個規律!(後來有人提出:“後門橋”實際上口語裡是“後門橋兒”,我們家就住在北皇城根兒附近,這個“後門橋兒”的說法不會有錯,可供研究參考。另有人指出:小轍音向上兼容大轍音的情況很普遍,故“後門橋”正讀也沒有問題。在下拙見,願與君交流)——雖然我們家也在“後門橋”附近的原“中央實驗歌劇院”院兒裡住過,但在此還是感謝這些朋友的指教!
園與園兒
再有就是以“園”為名的,在北京方言中大約與皇家園林及和皇家園林有關的,都不帶“兒”化音,如清代北京“三山五園”中的“暢春園”、“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和“清漪園(頤和園)”以及清華大學所在的“清華園”、北京大學所在的“燕園”等。而跟老百姓相關的則大都帶“兒”化音,如“木樨園兒”、“南菜園兒”、“齊家園兒”、“姚家園兒”、“道家園兒”、“潘家園兒”、“西羅園兒”、“甜水園兒”、“甘露園兒”等。
口與口兒
大多數以“口”作為地名的,在北京方言中大都帶“兒”化音,如東城區的“燈市口兒”、“蔣宅口兒”,西城區的“六部口兒”、“新街口兒”、“冰窖口兒”,宣武區的“珠市口兒”、“菜市口兒”、“校場口兒”(北京有多處,應與古代軍營有關)、“手帕口兒”,崇文區的“羊市口兒”、“小市口兒”、“磁器口兒”、“蒜市口兒”、“沙子口兒”、“鮮魚口兒”,石景山區的“模式口兒”等等。個别的不帶“兒”化音,如西城區的“宮門口”、石景山區的“衙門口”等,好像也大都跟皇家或者官家有關系。
樓與樓兒
大多數以“樓”作為地名的,在北京方言中都帶“兒”化音,如“騎河樓兒”、“呼家樓兒”、“安化樓兒”、“白家樓兒”(朝陽北路東五環處有立交橋)等,最有名的當屬“五四運動”時愛國學生火燒的那個“趙家樓兒”了。但與皇家或官府有關的則不帶“兒”化音,如“鼓樓”、“鐘樓”等。
街與街兒
一些以“街”作為地名的,在北京方言中都帶“兒”化音,如“小街兒”(有東直門和朝陽門的南北“小街兒”)、“順城街兒”(北京的每個城門根兒底下一般都有)、“寬街兒”、“煤市街兒”等;而“長安街”、“石驸馬大街”、“柳蔭街”、“定阜大街”、“豬市大街”(現東四西大街,又稱“五四大街”)、“騾馬市大街”、“錦什坊街”、“李鐵拐斜街”、“煙袋斜街”等則不帶“兒”化音,也不知是遵循了什麼規律!
廟與廟兒
一些以“廟”作為地名的,在北京方言中都不帶“兒”化音,如“皂君廟”、“真武廟”、“馬神廟”、“火神廟”、“老虎廟”、“牛王廟”(現三元橋一帶)、“城隍廟”等。但有些在北京方言中則帶“兒”化音,如“娘娘廟兒”(“水立方”以南有個“北頂娘娘廟兒”,曾長期住過的東四七條也有條小胡同叫“娘娘廟兒”)、“紅廟兒”、“宏廟”(西城的“紅廟”,可能是為了怕混淆,故改為““宏廟””)、“白廟兒”、“高廟兒”(豐台區蒲黃榆附近和朝陽區星火路附近都有該地名)等。
以上陋見,還望對此有研究者多加指點,共同探讨之!
( 作者:郭大誌)
閱讀往期内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