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幽門螺杆菌是一種會傳染的病菌,一般來說,被胃幽門螺杆菌感染的人會有口臭的症狀,而且會引發一系列的腸胃疾病,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會發生癌變。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胃幽門螺杆菌的傳播,胃幽門螺杆菌的傳播途徑有很多,那究竟胃幽門螺杆菌是通過什麼傳播的呢?
一、“糞—口”傳播
“糞—口”傳播的根據是胃粘膜上皮更新脫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門螺杆菌必然随之脫落,通過胃腸道從糞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傳播感染。已從胃液中分離培養出幽門螺杆菌,從腹瀉和胃酸缺乏的病人糞便中培養幽門螺杆菌。從自然環境中分離培養幽門螺杆菌亦是糞—口傳播的證據,有報告從南美國家溝渠水中分離幽門螺杆菌成功。但也有研究顯示幽門螺杆菌在牛奶和自來水中不能繁殖,但可存活10天和4天左右,并轉為球形菌。正常人體十二指腸液對幽門螺杆菌有很強的殺菌作用,一般情況下幽門螺杆菌不可能通過這一屏障在糞便中存活。
二、“口—口”和“胃—口”傳播
“口—口”和“胃—口”傳播的根據是随胃上皮細胞脫落的幽門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過胃—食道反流可進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過唾液傳播感染。已有報告從唾液、反流嘔吐物、牙菌斑中檢測發現幽門螺杆菌,多數是采用多聚酶鍊反應(PCR)法,亦有個别報告用細胞學培養成功,但尚未能重複而得到認可。西非一組報告母親通過咀嚼食物後喂養的幼兒,與非咀嚼喂養的對照比較,幽門螺杆菌感染的危險系數為2.9倍。總結上述内容,在自然條件下,幽門螺杆菌通過人—人傳播,而通過動物、寵物、蒼蠅、昆蟲傳播未被證實,即使有也是個别現象。
研究表明,胃幽門螺杆菌傳染的途徑是通過糞—口”傳播還有口—口”和“胃—口”傳播的,所以這告訴我們平時口腔的衛生清潔很重要,還有不要随地大小便,這樣污染了環境還增加了胃幽門螺杆菌傳播的分享。還有一點就是,不要生吃食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