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的人喜歡宅在家裡,有的人卻對運動有着極大的熱情。前者每天宅家不運動,後者每天都堅持運動,甚至會出現運動過量的現象,其實運動過量和運動不足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研究表明,人體每周的時間不要超過14小時,否則就會導緻運動過量。那麼,運動過量的危害有哪些?
運動過程中,身體經常會出現渴、餓、困、乏、冷、熱、脹、痛、麻等現象,如果發生運動過度,我們就會感到惡心、胸悶、氣短、心慌、非常疲勞。這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的信号,在運動過程中千萬不能忽略這些警告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視。
1.口渴惡心
運動後常感到口渴,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喝水多,仍然還覺得口渴,小便過多,這就屬于異常現象,是運動過度的先兆,應立刻停止運動,如果休息後還不能緩解應該檢查胰腺功能。
2.饑餓難耐
劇烈運動後,暫時沒胃口,休息後食欲好,這是正常現象。如果長時間不想吃飯而且厭食則屬不正常。應去檢查消化功能。運動後食欲增加,屬正常生理現象。但若食量劇增且持續,應去内分泌科檢查胰腺分泌功能。
3.頭暈目眩
在健身活動中,除開始練習某些旋轉動作外,一般都不會出現頭暈的感覺。若發生持久或短暫的頭暈,這是心、腦供血不良的信号,還要注意心血管系統和頸椎方面檢查。
4.頭痛心慌
在所有的體育活動中或活動後都不應該有頭痛感。發生頭痛時,應馬上停止活動,側重于神經、心腦血管系統的檢查。
5.精神疲憊
這是腎虛的表現,也有可能是肝髒受損。中醫認為,肝為“罷極之本”,因此肝病患 者應減少運動量,如果減輕活動量之後,仍感到疲乏,應去檢查肝髒和循環系統。
6.四肢無力
健身活動後沒有力氣是正常現象,一般在活動後休息15分鐘左右就會恢複。如果持續數日不能恢複,則表明脾受到損傷,因為脾主四肢肌肉,如伴有胃脹不食就更應減少運動量。
7.喘息氣粗
喘氣在運動中是一種正常現象,随着運動的強度不同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喘氣,經休息可恢複正常,這屬正常生理現象。如稍微一活動就喘,且休息時間很長還不能恢複,有可能是肺受損,因為肺主氣、司呼吸,肺氣受損則氣粗,肺氣虛則喘息無制。出現這種情況時應停止活動,側重呼吸系統檢查,診療。
8.胸部大汗
運動一般都會出汗,如果運動過度,前胸大汗,同時伴有氣短,則可能是心髒受到影響的信号,因為汗為心之液,此時應立即停止劇烈運動。
9.關節疼痛
若發生在關節或關節附近疼痛并有關節功能障礙,有可能是韌帶拉傷。此外,由于女性身體力量較弱,做運動時也很容易發生膝關節半月闆受傷。而時下流行的“暴走族”,則可能産生一種“行軍骨折”的後遺症,即筋骨出現疲勞性骨折或骨膜炎,導緻暴走後腳疼痛不已。同時還要注意麻、腫等異常感覺。
10.肌肉酸痛
剛開始活動、長久停止活動而又恢複活動的人或變換新的活動内容,都會引起某部位肌肉的酸痛,這屬正常現象。這種肌肉酸疼會在運動次日後出現,一般2~3天左右會消失。如果肌肉長時間酸痛,則要有可能是多度運動導緻肌肉軟組織是受到損害。
以上就是有關運動過量的十個危害,沒想到運動過量也是會對人體造成如此多的傷害,所以熱愛運動的朋友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在運動的時候要把握量,不要運動過度。不要讓運動保持健康成為運動造成傷害,堅持運動原則最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